肖玉慧 李佩珠
摘 要: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广。同時,这样的文化交流也为中西方艺术交流奠定了基础。中西艺术交流的过程中曾出现过诸多的文化流派和思想流派,在文化交流中探索了多条道路,其中林风眠的中西艺术观是成功的。林风眠以一生的艺术实践走出了一条个性鲜明的中国画之路,为中国画走向现代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中西艺术;林风眠;融合;艺术思想
中西艺术的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绘画的衰落急需要革新而自身又不具备这种实力的时候,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打开了枷锁,因此,传统中国画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来自西方艺术的挤压。林风眠是受到西方艺术思想影响的青年,他通过研究中西绘画艺术提出了中西融合的艺术观点。林风眠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方构图”、“色彩和水墨相结合”、“静物画的出现”等方面的特点,他开启了中国艺术发展的新阶段。
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思想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他根据自己对中西艺术的研究提出了中西艺术的和谐。林风眠的中西艺术和谐价值观和思想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分别是:中西艺术的探索过程、岭南画派的影响作用和对色彩和水墨的兼容并包等三个阶段。
一、中西艺术的探索过程
林风眠他一开始就临摹《芥子园画谱》。他受到了梁伯聪器重,跟着他学做人,学绘画,并且在绘画方面还渉及到了岭南画派。他逐渐的了解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些规律。后来,由于受外来绘画的影响,渐渐的喜欢起了西方绘画。他来到了国立巴黎美术学院最有名的柯罗蒙画室学习油画。他对西洋绘画中的写实的东西很感兴趣,并且素描画的很细致,所以他在学习油画的同时还在不断的研究中国的绘画、雕塑等。领悟到中国绘画的丰富,并对中国的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他对西方的印象派画家,现代派的马蒂斯,毕加索以及莫迪里阿尼的艺术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这使得他对中西方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艺术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他的第一幅油画作品《摸索》,这也是他早年的成名代表作。同一时期的作品还有《平静》《生之欲》这一阶段对他以后艺术探索奠定了基础。他回国后在艺术方面正式提出中西和谐艺术观的设想,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林风眠感到 “在此种恶劣势力的范围下,艺术运动万难有重新建筑起来的可能,只能一决然的态度,向新的方向,继续努力。”[1]于是产生了《民间》《人道》《悲哀》等作品表现灾难沉重的中国人民,人间地狱一样的社会,充满了杀戮和暴力的画面。这一阶段是他的现实主义艺术探索期,这一时期是他艺术中最短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主要以油画的形式表现社会的现实。
二、岭南画派的影响作用
以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为代表的岭南画派引进西方绘画中的透视学,素描等技法。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抛开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情趣表现,不重视所谓的用笔和线条的意味。在当时没有一个画派与岭南画派相比,而林风眠看到风华正茂的岭南画派,因此,他对岭南画派有了热切的向往,后来的艺术创作道路上受到了岭南画派的影响,特别是高剑父提出的“折衷中外,融合古今”的艺术思想深深的刻入他的脑中,不断地影响着他的艺术思想。高剑父在他的文章《我的现代画(新绘画)观》中道:“我之艺术思想,手段,不是要打倒古人。推翻古人,消灭古人是欲取古人之长,舍古人之短,所谓师长舍短,弃其不适合现代的,不合理的东西。是一历史的遗传与世界现代学术合一之研究,更吸收各国古今绘画之特长,作为自己之营养,使成为自己之血肉,造就我国现代绘画之新生命。”高剑父的这种思想对林风眠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岭南画派的影响下,林风眠开始对古典写实主义绘画的学习体现了他科学的眼光,使他能够更客观,更自由的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绘画艺术,看待自然,提高他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加深对艺术的理解,这样才有利于他对传统中国绘画艺术精髓的把握,为以后中西艺术的融合做准备。
三、色彩和水墨的兼容并蓄
林风眠进行中西融合艺术创新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墨与色的关系,所以他认为:“中国的绘画,在时代上,历史上所经历的情形,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图案为代表的绘画,二是以曲线美为代表的绘画,三是以物体的单纯化和时间变化之迅速化的倾向为代表”。虽然传统山水画的出现比西洋风景画早,但传统绘画并不是从复杂的意象中体现它的性格,质量和综合的色彩表现,而只是对大自然某一时间变化的表现,因此,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只限于风雨雪雾和春夏秋冬的表现,所以这就是传统绘画中的不足,必须要以自然为对象作为创造的基础,打破原有的传统水墨画,从自然中重新寻找色彩。林风眠在中西艺术和谐的探索中打破了绘画的笔墨,采用别的色彩进行描绘,因此他的大多数画都是色彩和水墨相结合。彩墨画是他艺术道路的必然选择。他在艺术创作中还大量引进西方绘画艺术中的色彩,所以在他的笔下出现了色彩艳丽,光彩照人的绘画。在用色上他不同于传统的中国画家,他采用水粉厚墨,色中掺墨,墨上压色等从中寻找他的色彩表现,他打破了传统中国画的技法样式,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图式。
林风眠抱着一颗对艺术的赤忱之心,用他的人生经历在为我们诠释艺术文化的精髓。同时,他对艺术的执着和大胆的创新精神,顺应了新时代文化的发展步伐,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擦出了一道耀眼的艺术火花,点燃了他的艺术思想。他从各种因素中吸收了适合自己的艺术风格,吸收西方各大学派的绘画艺术,突破了传统绘画的笔墨形式,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色彩语言的选择,这些因素决定了他的绘画艺术不同与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也有不同与西方的绘画艺术。通过中西艺术的融合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兼收并蓄”的艺术思想,对中西艺术的融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朱朴 编著《现代美术家林风眠》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1月.
[2] 谷流 彭飞 编著《林风眠读艺录》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10月.
[3] 顾森 李树生 主编《百年中国美术经典文库》深圳 海天出版社.1998年12月.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