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铁兵
摘 要: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者权威不断被消解,课堂组织教学难度日益增大,学生新媒体依赖症日趋严重。搭建、运营新媒体平台,提升思想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师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思政团队在上述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教学;教学改革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97.5%,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达到30.0%。规模庞大、最为活跃的是大学生群体。新媒体在提供信息交流、娱乐消遣,赋予表达权利和言说空间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如何应对挑战、拥抱新媒体时代,拓宽大学生思想教育渠道,富有成效地开展思政课教学工作,成为摆在高校思政教师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命题。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民办高职院校。近些年来,在学院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下,思政团队进行了新媒体模式下的思政课教学实践探索。
一、新媒体对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挑战
新媒体是借助于计算机传播信息的载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新媒体利用搜索引擎、各类网站、博客、微博、微信、APP等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其中,对思政课堂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消解权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谁来说”“说什么”的思想教育传统模式被彻底颠覆。
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即时获取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海量信息,一改以往由教师、教材垄断知识的局面,在万能的互联网面前,教育者传道、受业、解惑的权威形象受到强有力的挑战。
另一方面,新媒体“互动性”的特性使人人都是自媒体,信息的传播与流通获得极大的自由空间。大学生更加注重个性表达与价值体现,使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时更加积极主动。在多元化思潮侵袭下,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以及西方所谓“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致使核心价值观念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2、增大课堂教学组织难度。在一些高职院校思政课堂上,部分大学生明目张胆地看视频、打游戏、浏览网页、刷朋友圈,严重扰乱了课堂教学秩序,触碰思想政治教育底线。
3、导致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过度沉溺于新媒体,荒废学业、弱化社会交往、甚至出现身心健康问题。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实践探索
1、通过新媒体设置议题,提升思想意识形态话语权。
学校把新媒体这一具有高度便捷性、互动性的传播媒介,全过程、全方位地嵌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隐性传播”方式巧妙地把议题植入思想教育活动中,于润物无声处实现价值引领和政治认同的目的。
以2018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例:7月份,学院启动“寻梦中国”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项目,包括“青春万向支教行”(分为省内和贵州两个支教队伍)、万向杭港大学生航天科技考察、“丝路传奇复兴行”等活动。院团委微信公众号“青春万向”每天及时推送文章,图文并茂地报道当天开展的活动,记录学生所见所闻所悟。学生采写、老师编辑的微文比起传统媒体报道,更加及时、准确、生动、接地气。通过朋友圈分享、评论,传播可以以几何级速度扩散出去。8月份启动“万里追梦”国际交流项目,将选派80名杰出在校学生参加美国、英国、新加坡境外研习班,团委也会跟进报道。学院还承办“十万人留学中国”这一项目,万向学院对来华交流学习的美国学生提供生活、学习、参观交流一系列服务。学院交流合作部门也及时在微信公众号里进行了报道,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2、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创新思政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方法。
2.1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根據高职学生手不离机、主动性差、注意力易转移等特点,采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改革。蓝墨云班课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辅助工具,方便师生、生生讨论并获得即时反馈,便于学生获取大量学习资源,教师通过该平台实施资源管理、学生管理和课堂活动管理。
思政团队一共选取4个班级进行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改革。教师提前把云教材、PPT课件、案例分析、视频、试题、讨论主题等教学资源,上传到“ 蓝墨云班课”移动云平台,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课中教师根据教学活动需要,灵活安排小组讨论、辩论、抢答、头脑风暴以及测试答疑等环节辅助教学。课后教师依据平台数据及时与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反馈。
期末课程结束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组发放16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47份,回收率为91.9%。有77.1%的学生对蓝墨云班课总体效果感到满意,说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已经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79%的学生反映由最初时的不适应到激发了学习兴趣,67%的学生认为蓝墨云班课模式下的课堂学习,学习内容丰富、课程容量大、形式活泼新颖,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加强了师生、生生互动,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创新思维,最为重要的乐于接受教科书理论观点了。
2.2 拓宽社会实践途径。除了思政社会实践活动原有途径外,思政团队创新社会实践新模式。2017年10月思政团队组织开展学院第一届《青春正能量》微视频大赛,形式分为剧情类、纪实类、广告(公益性)类,主题是“寻找身边的正能量”。活动从报名、拍摄到海选、评选历时二个月。全校一共收到视频作品210件。评选第一阶段,把视频发送到《万向思政微语》微信公众号上由微友投票进行海选,得票高的30部作品进入复赛。决赛由选手陈述内容、现场播放视频、教师评委投票、学生评委投票等环节组成,最终评选出《校园网贷说》、《反代跑,真运动》等十部优秀作品。后期利用学校网络平台、省级精品课程平台展示获奖作品。广大师生通力合作,从选题、拍摄、制作、到海选以及成果展示,广泛使用新媒体技术。学生自始至终抱着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在发现、挖掘、追寻美的过程中道德情操得到了陶冶。
3、加强学习新媒体技术,不断提升教师教育能力。首先加强对新媒体工具的学习、应用,努力寻找思政教学的切入点,把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其次,教师应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借助新媒体进行解读、讨论,引导舆论导向,解决新问题。再次,夯实理论功底,提高教师思政教学中议题设置能力。
思政教学团队采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有些做法还需要不断改进、完善,还需进一步教学实践来验证成效。
参考文献
[1]钟瑛.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7)[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 11
[2]匡文波.新媒体舆论模型、实证、热点及展望[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3
[3]洪旺元 张玉荣 林巧华..新媒体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析[J] 职教论坛 2017 20
(作者单位: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