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五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2018-09-18 07:34龙剑
世界家苑 2018年9期
关键词:方法策略新课标阅读教学

龙剑

摘 要:语文阅读是对学生知识的一种补充与丰富,其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但应该如何展开新课标下五六年级的阅读教学呢?下面,文章则就此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六年级;阅读教学;方法策略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许多内容都做了适当地调整与修改,不仅加入了大量与时俱进的文学元素,还加入了很多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的精品文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五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时,一定要抓住文本的实质内涵,以另辟蹊径地为学生讲解其中的知识与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与新型教育观念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以生为本。这是新课标下十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一个的教育理念。而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方式,我认为让学引思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方法。让学引思,是通过“自主探究、引发思考、促进教学”的“三步走”流程来实现阅读教学的全面发展的,这一流程的主体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让学引思的教学观既是对教师“全程教授”的一种解脱,又是对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的一种解放,是一个两全的教学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让学引思教学法时,要从自己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以做到有序引导,有序教学,进而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二、与压扣设悬念策略相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

扣子,我们在生活中都见过,也是小学生能够经常见到的东西。衣服上的扣子是一粒一粒地往下扣,我们要想让学生对文本阅读也有这样的效果——一点一点地往下读,那就要将学生的胃口吊起来,用悬念激发学生还想知道后续的欲望。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老师以谈话引入,让学生初读课文。“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然后,老师再设计一个又一个“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的实践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是什么?对于苗苗天真而真诚的提问,季老是如何解答的呢?”这样悬念式的问题,黏贴式地抓住了学生的思绪。学生们要想一个一个地揭开问题的谜底,解开紧扣文本的扣子,那就要带着问题和欲望地读下去。如此,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意识和兴趣。

三、与猜读推理策略相结合,增加学生阅读的连贯性

小学生在语文阅读中使用猜读推理技巧时,只需要找出证据所在的语境,并保证符合阅读文本。这从侧面也就避免了很多学生“瞎猜测、乱推理”的情况,大大地降低了阅读中预设的错误率,从而达到了为提高文本阅读流畅性添砖加瓦的目的。

我们知道语文阅读是一种需要输出知识、输出语言的教学环节,其中知识和语言是否得到正确的输出对阅读质量的高低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不仅影响着语篇结构,还影响着老师们最看重的语篇逻辑关系。但是,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却发现,学生最大的阅读问题竟然就是语篇逻辑混乱、意思不连贯。所以,要想使语篇结构具有连贯性,教师和学生就都要注重猜读推理策略在文本阅读中的有效运用,如此,才能使学生读起阅读来具有连贯性。

例如:在学习《草原》的时候,学生对其中的地毯、马蹄、风土人情等就十分有兴趣,在老舍的“旅行”进行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有部分学生就已经窃窃私语的在猜测草原风景以及“蒙汉情”了。一开始,学生的猜测是依靠自己脱离文本内容的想象。但后来,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下,学生开始根据“一碧千里”、“羊群”、“小丘”景色等来猜测问题,推理情节了。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展示自己的推理依据,要说出自己的猜想。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阅读的同时,也在沐浴着推理的阳光和雨露,进而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和学生阅读的连贯性。

四、与讨论分享策略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虽然听懂了小学语文教师所讲述的阅读知识,但是,在课下却是怎么回想课堂上的知识都做不到“首尾相连”。究其原因,是因为语文课堂上的“教”与“学”不是一种表面教学,而是一门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究的深度教学。由于一个人的力量和思想是有限的,一个人的学习方式和能力发展也是有所区别的。所以,为了学生之间的思想可以互相交流,为了学生可以习得更多的阅读方法和思路,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与分享学习的方式来进行知识探讨,进行学生心中疑问的解答和阅读知识的进一步挖掘,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们整体上的阅读水平。

以简单的《为人民服务》为例,在学生听完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知识的讲解之后,我让学生做了几道课后练习题,根据我的“课堂巡视”发现,部分学生已经抓耳挠腮,他们不知如何运用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们难以完成“生”和“死”之间的思维转换。但是,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就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学生的思维和方式为其他对知识点模糊的同学进行讲解,最终完成“生死观”的转换,并通过这一转换在习题中的运用,寻找到适合学生思维的解题方式,以达到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提升学习水平的目的。

五、总结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方法的教学。如此,才能将文中所提及的四种方法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融合,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升五六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玉英.浅谈如何打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门[J].学周刊.2015(04):172-173.

[2]郑建和.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问题导学”教学[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09):151.

(作者單位:贵州铜仁市松桃苗族自诒县正大镇完小)

猜你喜欢
方法策略新课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