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内在关系

2018-09-18 09:44郭桦楠
现代交际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创新

郭桦楠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是文化自信的牢固根基,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历史是文化自信的坚实依据,因此要树立文化自信,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和辉煌历史的同时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0-0209-02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不竭源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等,可以为人们提供有益启迪。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是文化自信的牢固根基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其优秀的内涵:中华传统的道德规范,如仁、义、礼、智、信等仍然是当今道德评价的标准;儒家为主,道家为辅,达则济世匡天下、穷则隐逸善其身的精神面貌也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和”文化主张和谐共生,是一种大国文化,符合世界合作发展的潮流;爱国主义的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在凝聚着中华民族,在艰难险阻面前历久弥新。

1.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仍符合当代道德评价

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规范是一项核心内涵。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的“五常”是对个体的最基本道德规范,而忠、孝、悌、恕、谦等是对待上级、家长以及他人的要求。仁即仁爱,是孔子一生追求的道德准则,要求人要仁慈、悲悯、友善,对于弱势群体更要体恤和扶助,充满了人文关怀。义则是道义、正义,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和人们行为的价值标准”。义利之辨于先秦诸子一直是一个重要命题:孔子认为,君子应遵循义,而小人可以趋利。孟子认为若“二者不可得兼”,则要“舍生而取义者也”。诸子的义利观已经成为传统道德规范的重要部分,深深影响后世的中国人,去利而存义,践行作为君子的规范。礼则是礼让,遵循礼教,礼最初是指周礼,对于当时社会的僭越和不仁,孔子一生奔走就为了恢复周礼——“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后世的“礼”又和孝悌、谦逊、辞让等道德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宽泛的伦理教化秩序。智即智慧,理智,要明辨黑白,通晓是非。孔子认为要实现仁,首先要获得“智”。信,指的是诚信,恪守诺言。“言必信,行必果”“民无信不立”,都在体现着传统道德规范对于诚信的要求。这些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经历数千年的传承,历久弥新,仍然符合今天的道德评价和要求。

2.儒家道家相辅相成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人受儒家影响关心政治,热衷政治,各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往往最初渴望积极出仕,施展抱负,又受道家影响,当前路碰壁、晦暗无光时,往往能够积极调整心态,从山水之间得到心灵的宽慰与平衡。因此,儒家道家相辅相成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人骨子里既拥有儒家的进取,又有道家的旷达,遇到艰难阻碍善于及时改变心境,不致逼仄而郁郁寡欢。

3.传统文化的和文化是一种符合世界潮流的大国文化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与民族人民生存状态各异,自古以来便形成了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的和文化。和文化是一种大国文化,狭隘的民族和国家无法孕育和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内部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对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最大的诚意与其他国家维持睦邻友好关系,积极承担国际责任。近年来,发起“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与周边国家通力合作;建设亚投行,帮助亚洲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国际上收获一致赞誉。因此,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作为一种涵养了中华民族精神气度的大国文化,在今天依然符合世界潮流。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历史是文化自信的坚实依据

从时间、范围、地域与民族等维度回顾存续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发现其具有延续性长,生命力强,包容力强,兼收并蓄,辐射各国,影响多民族,崇尚仁爱与和平的特点,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存续的辉煌历史是文化自信的坚定依据。

1.从长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持续性长,生命力强

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的历史已经断流,只有中国依靠中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存续至今,且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极强,何故?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质。周易里指出,“穷则变,變则通”,古人认为万事万物寓于发展之中,前途晦暗则积极转变,转变就会通达顺畅,峰回路转。在无数个历史的转折点,基于这个道理,中国人作出了勇敢的选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道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力取得长足发展;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发展的生命力,使得中华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焕发生机。

2.从广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包容力强,兼收并蓄

百家争鸣时期,中国各家学说蓬勃发展,儒家、道家、墨家等门徒众多的学派,也没有拥有过绝对的权威,到了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文帝景帝时期也是凭借道家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百姓恢复生产,国家始得兴盛,而墨家的兼爱、尚俭,继续成为小手工业者和农民遵循的传统,事实上,各家学说仍然在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而东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被我们的先辈以豁达的胸襟接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我们对佛教开明接纳最好的证明。自宋代以后,程朱理学完成了三教合流,儒释道三家的思辨精神与修明内心提高境界的追求被有机结合,可见我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强,兼收并蓄。

3.从深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多民族,辐射各国

在中国历史上,对内,以华夏族文明为主的儒家思想,农耕文明,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等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如北魏的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进行汉化,并通过迁都来巩固改革成果。元世祖忽必烈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康熙帝为孔庙题“万世师表”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吸引并影响多民族的有力佐证。对外,中国文化吸引日本来学习,日本的遣隋使、遣唐使与唐代的高僧鉴真,都为日本学习中国文字、茶道、农业、艺术、佛教起到了文化传播与辐射的作用。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多民族,辐射各国。

4.从高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仁爱尚和,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需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呈现,是中国的政策表达,旨在回答中国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从文明的高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仁爱,崇尚和平,墨家有“兼爱、非攻”的和平观,中国自西汉的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与沿线各国进行友好交往。秦汉时期,中国军事实力强大,但也仅限于防守游牧民族的骚扰。在明代,郑和下西洋,将先进的中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政教文化远播海外,谱写了人类航海史上的新篇章,稳定了当时的东南亚国际秩序,只是和平地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传播,“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与同时期西方进行的航海与殖民掠夺相比,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平的文明高度。而当今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最基本的要求是讲求仁爱,崇尚和平。

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要实现真正的文化自信,必须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精神,包括汲取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还要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

通过网络,如今有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发掘和汲取,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播;鼓励文化创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举办各种文化节,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下,要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将优秀传统文化寓于人们熟悉的现实情景中,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作品中迸发活力。鼓励文艺创作者进行文化创新实践。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创新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