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民办院校医学专业新生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调查

2018-09-18 09:44马怀芬李晓明朱凤霞
现代交际 2018年10期
关键词:手机依赖影响因素

马怀芬 李晓明 朱凤霞

摘要:目的:了解某民办院校医学类新生手机依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和干预人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10—11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陕西省某民办院校医学类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1075名医学类新生中,手机依赖者309人(28.7%),手机不依赖者766人(71.3%)。调查结果显示,周内熬夜>2次的学生发生手机依赖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周内熬夜<2次者(P<0.01);每周体育锻炼<2次的学生发生手机依赖的可能性高于天天进行体育锻炼者(P<0.05);本科学生较专科学生发生手机依赖的可能性高(P<0.05);对前途较迷茫的学生发生手机依赖的可能性高于对前途充满希望的学生(P<0.05)。 结论:大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前途较迷茫的医学类新生更容易发生手机依赖,此外,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本科学生的关爱和宣教。

关键词:医学专业新生 手机依赖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0-0034-02

随着科技的發展,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与此伴随的现象是手机依赖在大学校园越来越普遍。[1]手机依赖的界定依据主要包括:不该用时频繁使用;过度使用对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未随身携带手机时会产生心理和生理的不适。已有研究发现,手机依赖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会威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个体出现生理、心理问题及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障碍[2],而且对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探讨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帮助教育工作者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正确引导。本研究对某民办院校医学类新生手机依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该人群手机依赖的因素。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对某民办院校医学类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93份,回收有效问卷1075份,有效率为98.4% 。

(二)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施测的问卷为自制的大学生健康生活习惯调查表,该调查表包括以下内容:(1)一般人口学调查,包括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现状等;(2)健康生活行为调查及主观感受等,包括睡眠,体育运动,吸烟,专业满意度、容貌满意度、对前途的看法等内容;(3)手机依赖情况调查:采用Leung等修订的《手机依赖量表》中的3,4,5,6,8,9,14,15共8道题,该8道题是手机依赖筛选题,其中若有5个及以上选“是”,则被鉴定为手机依赖。

(三)统计分析

采用Epidita3.1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一般情况

调查的1075名医学类新生中,本科生478人(44.5%),专科生597人(55.5%);男生194人(18.1%),女生879人(81.9%);父母现婚980人(91.4%),非现婚92人(8.6%);家庭居住在大中城市246人(23.4%),城镇360人(34.2%),农村447人(42.5%);独生子女249人(23.2%),非独生子女825人(76.8%)。

(二)医学专业新生手机依赖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调查的1075名医学类新生中,手机依赖者309人(28.7%),手机不依赖者766人(7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机依赖者中本科生有155人,占手机依赖总人数的50.2%,专科生有154人,占手机依赖总人数的4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机依赖者中周内熬夜次数≥2次的学生有258人,占手机依赖总人数的83.8%,熬夜次数少于2次的学生有50人,占手机依赖总人数的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机依赖者中每周体育运动次数<2次的学生有286人,占手机依赖总人数的93.2%,几乎天天运动的学生有8人,占手机依赖总人数的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机依赖者中对前途较迷茫者的学生有178人,占手机依赖总人数的58.2%,对前途充满希望的学生有128人,占手机依赖总人数的4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三)医学专业新生手机依赖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医学专业新生是否手机依赖为因变量(0=否,1=是),以专业、不同生活方式(周内熬夜情况、每周体育锻炼次数)、不同满意度及对前途的不同态度(容貌满意度、身材满意度、学校满意度、专业满意度、对前途的态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科学生判定为手机依赖的可能性是本科学生的0.72倍(P=0.021,95%CI=0.55~0.95);周内经常熬夜的学生判定为手机依赖的可能性是偶尔熬夜学生的2.209倍(P<0.001,95%CI=1.55~3.14);几乎天天体育锻炼的学生判定为手机依赖的可能性是每周体育运动<2次学生的0.407倍(P=0.023,95%CI=0.19~0.89);对前途较迷茫的学生判定为手机依赖的可能性是对前途充满希望学生的1.444倍(P=0.014,95%CI=1.08~1.93)。

三、讨论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手机依赖在校园中发生。黄时华[3]等对广州8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的调查中,手机依赖的检出率为26.1%。刘勇[4]等以哈尔滨市6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研究发现,手机成瘾的检出率为19.1%。本次调查结果医学类新生的手机依赖检出率为28.7%。由此可见,手机依赖的发生应引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调查结果显示,周内熬夜>2次的学生发生手机依赖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周内熬夜<2次者(P<0.01);每周体育锻炼<2次的学生发生手机依赖的可能性高于天天进行体育锻炼者(P<0.05)。根据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修订版[5],经常熬夜和每周运动次数<5次都属于大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能导致手机依赖,还是多种疾病尤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6]。因而,高校应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基础上,加强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早睡早起,尽量少熬夜,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加强体育锻炼,充分调动学生从事健康生活方式的积极性。调查结果表明本科学生较专科学生发生手机依赖的可能性高(P<0.05),鉴于此调查结果,应加强对本科生的关爱和对手机依赖危害的宣教。May认为,通过手机这种虚拟介质所建立和维持的人际圈,使用得当有助于消除青少年暂时的孤独感,但使用过度则会使得他们逐渐疏远现实生活中的家庭和朋友。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对前途较迷茫的学生发生手机依赖的可能性高于对前途充满希望的学生(P<0.05)。有研究表明,民办院校与普遍大学生相比整体水平低;对一些理论问题认识不清;对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对前途渺茫。由此可见,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尤其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对于民办高校的辅导老师来说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洪艳萍,肖小琴.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其与人格特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4):626-628.

[2]姜永志,白晓丽.大学生手机互联网依赖对疏离感的影响: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5):540-549.

[3]黄时华,余丹.广州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J].卫生软科学,2010,24(3):252-254.

[4]刘勇,陈健芷,赵建芳.哈尔滨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手机使用及成瘾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7):995-1000.

[5]焦建鹏,王冬.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的修订[J].中国卫生统计,2013,30(5):654-657..

[6] 李英华,聂雪琼,杨宠等.2009年我国六省(市、区)五类城市职业人群生活方式与自测健康状况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3):214-219.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手机依赖影响因素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手机依赖影响下的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新途径
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及干预分析
芜湖市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