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静
摘 要:《金陵文化》教材是由南京市教研室编写供全市所有小学高年级学生使用的地方教材。课堂缘起学生学习《金陵文化》一书时对生活中的南京城市现象产生的疑问,执教者有效地捕捉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基于学情挖掘素材、整合素材、善用素材,对文本进行开发和重构。这一过程,不是教师一意孤行地思考与实施,而应该是学生绽放思维之花,行动之光的成长过程,让学生成为主角,课堂才会愈加灵动。
关键词:文本开发与重构;挖掘素材;整合素材;以生为主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人杰地灵,历史悠悠,文韵浓厚。《金陵文化》教材正是由南京市教研室编写供全市所有小学高年级学生使用的地方教材。因为此教材中的教学资源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们在熟悉的氛围中感受到浓浓的故乡情。而作为乡土教材,编者最终的目的也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了解南京,以南京为傲,最终激起孩子们热爱家乡、立志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情感,这正是这本教材的“根”。
一、文本开发——以疑促学
一次课间,学生若有所思地找到我:“老师,本学期学习了《金陵文化》,我更加喜欢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了,我觉得书本上的很多素材就在我的身边,特别有亲近感。但是最近在上学的路上我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北京东路上有座小学叫北京东路小学,中央路上有座小学叫中央路小学,为什么咱们学校在太平北路上却不叫太平北路小学而叫成贤街小学呢?成贤街到底与我们学校有什么联系呢?”学生的质疑让我又惊又喜,下班走在路上,思绪油然而生:行走在南京,仿佛就像品读一本厚厚的藏书,那一条条道路便是这页页书中的字符。感慨于此,我想:为什么不能和孩子们一起去探讨南京的路呢?于是我大胆地做出决定:和学生一起开发并重构身边的素材!既然主题缘起学生质疑,那么就应该以此为突破口,解决学生心中疑惑。
二、挖掘素材——施于躬行
(一)寻访成贤街
一个学生的个性问题随后成为班级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在充分激發学生解决疑问的兴趣下,随后,我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了距离校园不远处的成贤街。通过实地探究寻访,学生解决了心中的疑惑。这种提出问题,实地探究,解决疑惑,最终获得收获的学习过程是一种非常好的探究方法。
(二)寻访身边路
基于成贤街的寻访经历,于是,我为孩子们设计了一张《我的寻访笔记》,(如下表所示)并号召家长陪孩子一起走进自己所感兴趣的道路,进行实地寻访。这种带着问题,实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大大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生活实践的探究中,孩子们改变了被动接收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在课堂上自信地与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发现,每一份调查表格,每一个课堂发言都深深地印刻下了孩子最独特的痕迹。
三、整合素材——紧扣“根系”
新课标指出:“教材给我们呈现的是范例和话题,教材中的图和文字只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收的对象和内容,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和人格建构的一种示范,也是师生对话的‘话题。”这不仅仅是对既成的教材而言,也是对自主开发的新生素材而言。开发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并不是漫无目的、包罗万象的,需要有行动的指南针,需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地走进生活场景,教师要充分对素材进行解读,找出每一课教材的“根系”,紧紧扣住“根”来教学。
“根”作为教学目标,犹如课堂的指南针,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是评判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备课、磨课过程中,我认真钻研,充分研究了学生的《寻访笔记》,在学生分享交流时,引导他们对班级全体学生的寻访结果进行了归类和提升,归纳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几类道路,例如反映古今生活的路:湖南路、鱼市街、珠江路、太平南路、小百花巷等等;如反映城市变迁的路:箍桶巷、奥体大街等;反映城市名片的景观路:中山东路、鸡鸣寺路、颐和路、石像路等;反映城市政治建设的道路:广州路、上海路、北京西路、山西路等。一切从学生中来,一切又归于学生。最终确定了围绕道路象征意义的目标,即道路是城市的名片,城市的记忆,也见证着城市的变迁。
四、善用素材——激发思辨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基于课前走访调查,孩子们对道路有了一定的认识。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的遗痕。每一条道路或许都附载着一个古老的动人故事,或许镌刻着一件不凡的历史,或许彪举着一个杰出人物,或许蕴含着某种意义,或表现着某种民俗史实。”概而言之,无数的南京路,承载了故都千年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究中发现: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南京越来越大,道路也越来越多,有的路变宽了,有的路消失了,离人们越来越远……针对这一现象,课堂上孩子们侃侃而谈,有的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描述了道路变迁所带来的利弊影响;有的结合道路背后的文化底蕴阐述了保护道路的必要性……思辨过程中孩子清晰地认识到这些道路不仅仅是一条路,它的背后,有故事、有记忆。留住它们,就是留住那段历史;有些道路早已不堪破落,为了人们更好地生活,更便利地交通,需要去改造,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依然沿用老路名记录着城市的变迁和记忆。孩子们思辨的过程,也是培养他们辩证看待问题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力的提升。
五、反思素材——以生为主
(一)有疑才有趣
纵观整节课的始末,不难发现,学生一直是课内外的主角,无论是教材的选择还是实地走访,都始终尊重学生的认知和实践。课堂缘起学生学习《金陵文化》一书时对生活中的南京城市现象产生的疑问。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情绪表现,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各种感官包括大脑都会处于一种最活跃的状态,就会乐意入主课堂,成为课堂的主角。
(二)有趣才有行
叶圣陶先生有言:“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地讲解。”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尽量地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要从一个单纯的播音机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前,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结合《寻访笔记》的要求有目的性地探究身边感兴趣的道路,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分享与交流寻访笔记”的个性化小组活动,让学生将课前探究转化为内知,传递于同伴。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的行为有了指导性,有了内在的动力,走进大社会,探究真知识,反馈小课堂,获得真体验!
(三)有行才有思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诚如是,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有行动才会有思路。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堂,教材的呈现都是源自于学生的探究行动,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交流与分享过程中,学生能迅速地捕捉到一个个独立探究活动的共性,从而归纳出南京的路背后隐藏的深层涵义:道路是城市的记忆,是城市的名片,更象征着城市的变迁。这种思维的提升缘于兴趣,缘于行动,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让整个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个性思维的提升在交流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同伴的思维迸发,小小的脑袋产生出很多令人欣喜的思辨火花。
综上所述,教材的开发与重构不是教师一意孤行地思考与实施,而应该是学生绽放思维之花,行动之光的成长过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材便会愈发鲜活,学习也会愈发富有魅力!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精选[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82.
[2]王佩平.巧用插图让思品课堂更具有吸引力[J].小学教学参考,2007(6).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