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探索

2018-09-18 10:05耿聪慧
考试周刊 2018年69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管理工作过程当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对于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其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由于班主任往往身兼数职,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只有不断对其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才能不断满足现阶段教育发展对于班主任工作的具体要求,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就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展开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路径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对于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不仅如此,班主任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小学阶段。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阶段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因此,如何优化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也成了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笔者认为,要想实现对小学阶段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化,应从以下几个路径出发,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一、 实行人性化班级管理模式

在现阶段我国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尽管已经对相关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依然沿袭了传统的班级管理办法,这种管理办法相对来说,并未发挥出学生作为班级主体这一重要基础,随着现阶段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学生的培养也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教师也应不断转变班级管理观念,将学生作为班级主体来实行人性化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班主任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成绩不好这种现象,在对这一情况进行管理时,应委婉地将学生的实际成绩进行告知,并对其予以鼓励,使其自尊心不受伤害;同时,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还应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对于日常表现较好、学生成绩较好以及进步较大的同学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此来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营造一个良性互助以及温暖和谐的班级氛围,以此为基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二、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来说非常之少,这样一来,就很难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认知,久而久之,就会严重影响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并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与学生沟通交流水平。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以及情绪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不仅可以取得学生的信任,还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整个班级管理状况的看法,对于做好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此为基础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 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培养

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作为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具体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也应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通过开展各类班级活动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以锻炼。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还可以增加整个班级的荣誉感以及使命感,此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互助意识培养均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想将活动的积极作用得以发挥,应从以下几点出发,做好相应的活动开展工作。首先,班主任在活动开展之前,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严密的活动计划,并保证其安全性;其次,在进行活动计划制定时,还应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且可行性较强,以此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再次,班主任在进行活动制订时,还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锻炼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不断提升自己自我管理水平;最后,班主任还应做好相应的活动后续工作,待活动结束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對于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通过书面或者口头描述的形式对活动感受进行表达,班主任在听取学生的感受之后,自己在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找出其中的优势以及不足,为下次活动开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四、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偏小,仅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会在无形中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增加更大的压力,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化改革产生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想从真正意义上优化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除了做好相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外,还应从家庭角度出发,不断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的整体水平。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作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要想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班主任应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以及基本情况,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班主任可以通过电话以及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并通过建立家长群这种方式,使家长对于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对于优化班级管理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将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家长进行告知,以此来防止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体罚学生等不良教育现象的出现。只有不断加强两者之间的结合,才能不断对班主任班级管理路径进行优化,最终实现我国小学阶段教育事业的长期有效发展。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优化其管理路径,才能从根本上满足现阶段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现阶段的小学班级管理水平,最终实现我国现阶段小学教育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和突破[J].中华少年,2017(28):250.

[2]辛斌.探究小学班主任怎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中华少年,2017(03):276-277.

[3]孙娜.探究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J].新校园(中旬),2016(09):175.

作者简介:

耿聪慧,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家庄市合作路小学。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