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倾听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与素养,是最好的沟通通道,也是最好的一种习惯。与母语相比较,学生的英语学习大多获取于英语课堂,在英语课堂上所有学生在大多数时间内处于听的状态,听老师讲话、听同学讲话,倾听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因此我们英语老师要善于关注学生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关键词:英语学习;有效听课;关注学生;思维
据专家统计,在人类的各种交际中,一般人花在听、说、读、写的时间所占比例大约是:听占40%,说占35%,读占16%,写占9%。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学生正是通过对语言信息的输入——储存——提取——输出这一心理过程不断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而与母语相比较,学生的英语学习大多获取于英语课堂,而英语课堂上以数学方法来计算就可以知道,所有学生在大多数时间内处于听的状态,听老师讲话、听同学讲话,因此有效的听课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学生学会了听课,英语课堂会多一份和谐,也会让学生多一份智慧、多一笔财富。
一、 静心“听”
“Look at the person, and stop other things that you are doing.”这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该如何让学生做好听的准备,要让学生会听课,先要教会学生怎样听。
由于小学生他们的自主能力、自控能力较弱,自我纠错能力也较差,因此当需要学生认真听课时,教师不能只对学生说“认真听。”经常空洞地说教,会让一些学生不知所措,也会让学生产生听觉疲劳而不会及时做出正确地反应。如果教师说“认真听”不管用的时候,不妨试一下“同学们请放下你们的书本,将笔放在桌子上,将练习纸放进书本里,眼睛看黑板(老师)……”通过试验会发现第二种方法明显优于第一种方法,学生在完成一个个指令的时候自觉地集中了听的注意力。在完成指令的过程中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一些听的技巧,如听别人讲话时要停下自己手中正在做的事情,也会在听的时候通过眼神、表情、坐姿等动作来提高听的效果。
会听课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英语课上教师要舍得花时间稳定学生的情绪,关注到每位学生,不能因为要赶教学进度而忽视了个别动作较慢的学生。课上我们要关注到这两种学生:一种学生因为学习习惯不好、好动而要我们多花时间去引导他们,另一种学生确实由于动作较慢而需要我们花时间去等待他们。在课堂学习效果反馈中,他们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而处于“弱势”状态。如果我们教师经常忽视了这些学生,总让他们赶不上上课的节奏,久而久之,课堂上他们会做出“抗议”:如有些学生因为跟不上而不愿听课了;课上也会出现一些“捣蛋分子”,因为他们体验到了被忽视的滋味而希望引起关注。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舍得在“听”的准备上花时间,通过语言的激励、榜样的作用、方法的指导等来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和听的效率。只有所有的学生都做好了听的准备,我们的英语课堂才会和谐、轻松。
二、 专心“听”
“Be sincerely interested in what the other person is talking about.”静心听只是有效听课的开始,要让学生专心听,那必须要让学生维持对所听的内容的兴趣,提高听的持久性。
小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很短,很容易分心,因此在听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开小差”;小学生又好表现,因此在听的过程中会忍不住插嘴、打断别人的说话。我们在平时或公开课上都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甚至嘴里还要喊出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或不时地插上自己的见解或者只等待着下一次发言机会,有的学生甚至会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 根本不会认真去听发言的学生。
为了保证学生都能专心地听、持久地听,首先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上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让他们明白听别人讲话时绝不能随便打断别人说话,让“倾听”成为学生的习惯、学生的特质。当然光说教收效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爱表扬的“虛荣心”,时不时地观察学生并随时评价“你听得最认真。”“听的时候,你的眼睛最亮。”“你坐得最神气。”等鼓励性的语句来“煽动”学生坚持听下去。有时也来一些“物质”的奖励,如一个“红苹果”、一颗“红星”,或者画一个会听课的耳朵等。往往通过一系列激励性的评价和奖励,一些“跑神”的学生也会自觉地回过神来、回到听的内容上来。
三、 用心“听”
“Be aware of your own feelings and strong opinions.”静心听与专心听只是“听”最基本的要求。但要真正内化学生“听”的习惯并不是说教、表扬、情境的创设所能做到的。表扬、情境只能唤起学生短暂的直接兴趣,是浅层次的兴趣。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有兴趣。
互动的“听”、动脑的“听”是学生习惯养成的最好老师。因此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创造机会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互动,让所有学生体验成功。例如我们会发现当让一位学生朗读课文时,一些好学生会自以为是不认真听,好动的学生不能自制也会不认真听。此时教师如果让听的学生做“小老师”,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关注这位学生朗读的优点,评价优点。做了“小老师”的学生们这时就会一本正经地认真听了,听完过后,他们会想着法子去评价“他读得声音响亮”,“发音准确”,“朗读流利”,“……单词读得最好”。其实做“小老师”既保持了学生“听”的注意力,也通过不同学生的评价、比较纠正了一些学生的朗读缺点,也让读者和听者都能体验到参与的喜悦。
“互动”实现了信息的沟通、情感的共鸣。例如在学生学会了自我介绍的表达方式时,让一些学生进行自我介绍,但听过之后,让其他学生用“she/he”进行复述。学生为了能复述往往是全神贯注地听,思维活跃,不断地进行信息的消化和处理。通过检查很多学生都能准确地复述出来,个别学生至少也能复述出相关的句子或者说出关键词,可见在听的过程中学生都能实现内化。
为了强化学生的“倾听”习惯,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如让学生考考老师听得如何,让学生对老师进行提问,或者让学生分小组对所听内容进行提问式比赛。考老师和比赛这些项目会让每位学生兴致高涨,在听的过程中自然会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积极思维,提出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慢慢地让学生从单一、浅层的“听”向综合、深层次的“听”发展。
作者简介:
戴建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