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图书“走出去”的现状、困境与出路研究

2018-09-18 10:03吴迪
出版参考 2018年4期
关键词:走出去传统文化

吴迪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2015-2017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版权输出奖励计划等四个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走出去”工程中获得资助奖励的艺术图书项目,从一个侧面归纳出我国艺术图书“走出去”的现状、特点,对目前艺术图书“走出去”的困境进行了剖析,并对艺术图书“走出去”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探索性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艺术图书 传统文化 走出去 版权输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尤其是陆路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先后开通后,作为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国艺术及其精神,随之传至世界各地,对世界文化和艺术的发展贡献着东方智慧。在当代世界格局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自己的优秀文化艺术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就要花大力气进行传播。艺术图书是传播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具有形象美观、轻巧方便、传播范围广、普及率高的特点,它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家文化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一、中国艺术图书“走出去”的现状

中国传统艺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涵盖书法、绘画、篆刻、戏曲、音乐、服饰、建筑、雕刻、瓷器杂件等诸多领域。限于收集手段的局限,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两个项目的资助情况在公开的资料中查询不到,而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项目不属于本文研究的范围,故笔者统计了2015-2017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版权输出奖励计划(2017年的尚未公布)等四个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走出去”工程中获得资助奖励的艺术图书项目,从中可以一窥我国艺术图书“走出去”的现状。

据笔者统计,艺术类出版机构中新疆文化出版社(原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在艺术方面获得的资助奖励项目最多,共有20项。其次是浙江摄影出版社,有11項。荣宝斋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各有7项居第三位。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各有5项并列第四。

非艺术类出版机构中主攻外宣图书出版的五洲传播出版社在艺术图书“走出去”方面获得的资助奖励项目最多,共有30.5项(其中一项与辽宁人民出版社联合申报)。其次是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有15项。北京求是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居第三位,有14项。北京教育出版社以13项位列第四。

输出语种最多的艺术图书有2种,都是分别输出了6种语言,一本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茶的故事》(王旭峰著),输出的语种是英文、日文、俄文、塞尔维亚文、阿尔巴尼亚文、罗马尼亚文;另一本是北京求是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图说中国书法篆刻艺术》,输出的语种是英语、俄罗斯语、马来语、泰语、印度尼西亚语、越南语。其次是三联书店的《图像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和五洲传播出版社的《中国文化·艺术》(刘谦功著),都输出了5个语种,分别是哈萨克文、乌尔都文、乌兹别克文、土耳其文、乌克兰文和波斯文、塞尔维亚文、土耳其文、俄文、乌尔都文。位列第三的是五洲传播出版社的《中国文化·工艺》(郭秋惠、王丽丹著)和《中国文化·建筑》(王岳川、蔡燕歆、毛靖淞、马健著),都输出了4个语种,为波斯文、塞尔维亚文、土耳其文、俄文。

由输出语种我们可以看出,近两年我国在巩固保持对英文、韩文、法文、日文等文种版权输出规模的同时,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语种、小语种艺术图书翻译出版的数量在逐步增加,我国出版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机构合作在不断加深。

从资助的艺术类图书目录来看,介绍性、通俗性、普及性的艺术类读物输出较多,如:《中国书法》《小顾聊绘画》《图说中华传统绝艺丛书——中华年画绝艺》《唐诗与唐画》《维吾尔族手工艺图典集》等。专业性较强的艺术图书输出也在逐年增多,《图像中国建筑史》《中国艺术意境论》《百年中国美术史(1900-2000)》《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等是其中的重要代表。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扶持,我国政府层面和出版社层面都不满足于“走出去”的数量了,对“走出去”的文化深度要求也在提高。

从输出的艺术类别来看,绘画、书法、建筑这三个类别是最多的,其次是服饰、戏剧、音乐和舞蹈等。这与我国的传统书画、建筑、服饰等的历史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独特的美学效果和观赏性,是传承和表达中国文化精神最形象、最有审美感染力的载体,在世界上的传播广度大和国外民众的接受程度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非常值得欣喜的是,笔者在资助的书目中看到了4本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图书:《毛泽东时代的美术》《798与当代艺术》《他们在创作:25位中国新锐艺术家》(阿尔巴尼亚语)、《当代中国建筑师》(土耳其语),他们从一个侧面说明国外民众在逐步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艺术的同时,开始关注当代中国艺术的现状、发展和走向。

二、中国艺术图书“走出去”的困境

从上面的统计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艺术图书在文化“走出去”工程中的占比并不算高,在4.36%~12.13%之间,也就是10%左右。这与艺术类图书在整个出版业中占有的比例较小,不是图书出版的主流有一定关系。目前,国内的出版业主要分专业出版、教育出版和大众出版三大板块,专业出版中,又以政治、哲学、法律、历史、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等为主体,在整个出版业里,艺术类图书占据的比重很小。除此之外,中国艺术图书“走出去”难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缺乏同时具备艺术学背景和语言背景的高质量译者。翻译一直是沟通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的重要桥梁。在中学西传中,翻译始终是制约中国文化和出版“走出去”的瓶颈之一。因为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一般来讲,相对比较薄弱,所以进入翻译领域的人才相当少。而学语言的人才要进入有相当专业背景的艺术领域,也非常困难。所以翻译更是制约这类图书“走出去”的瓶颈。

2.艺术门类专业术语多,翻译周期长。跨文化传播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知识结构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说不同语言的读者对中国艺术的欣赏口味各不一样,有时甚至还会有民族观、价值观的碰撞。再加上艺术门类很多,艺术图书有比较强的专业性,术语很难翻译,使得译者需要翻阅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投入时间、精力、经费多,工作量大,从翻译到出版发行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周期比较长。

3.艺术图书“走出去”成本高,宣传推广手段和渠道单一。艺术图书具有美观、生动、形象的特点,绝大多数都是彩色印刷,与其他类别的图书相比较,出版社出版艺术图书投入更多,直接成本更高,所以国外出版机构在引进艺术图书时,除了对内容进行判断之外,会更多地关注投资回报的问题,研判也会更加谨慎,从而加大了我国艺术图书“走出去”的难度。

艺术图书目前和其他类型的图书差不多,主要是借助各大国际书展及国际书展上“中国主宾国”活动等平台,对已经出版的图书进行成果展示和宣传推介,相比较而言,利用现在最流行的社交新媒体、融媒体、相关国家的主流网络渠道,进行宣传推广的手段不多。

4.以输出艺术普及读物为主,专业艺术图书输出量不大。很多艺术类图书并不能通过读图而跨越语言的障碍。因为知识背景、兴趣点不同,不少艺术图书虽然实现了“走出去”,但还仅仅局限在宣传品模式,除了少数研究者外,大多数外国读者还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中国的文化艺术。当前我国艺术类图书的输出种类是介绍性、普及性的艺术类读物占有较大比例,专业性较强的艺术图书输出的绝对数量少,所占的份额也相对较小。可见国外读者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我们的优秀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篆刻、戏曲等还没有真正进入国外的主流艺术欣赏领域。

三、中国艺术图书“走出去”的出路

1.尽快形成高质量的译者群。翻译是中国传统艺术“走出去”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与方式之一。翻译质量的高低、翻译思维的创新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要解决艺术图书翻译难问题,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对外传播的战略高度去考虑翻译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的问题,建立跨学科、跨文化的翻译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大力扶持、加强跨界、跨学科交流,打通语言、翻译与艺术之间的壁垒。同时通过特聘、外聘、提高翻译费用等方式,资助海外中国艺术研究人才和中国艺术传播项目,吸引在国外生活的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的学者或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感兴趣、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国外友人充实到艺术类出版物的译者队伍中来,尽快形成高质量的、相对稳定的艺术图书译者群。

2.有艺术知识专业背景的版权工作者要尽力承担起艺术图书推广的职责,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动用多种渠道和手段进行艺术图书的推广,加大中国艺术图书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比如通过举办海外专题艺术图书推荐会,在海外艺术类普及或专业期刊上发表书评、书讯等,开展艺术图书展示、营销和版权推介活动。

3.充分利用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已知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和当地的语言、人才、资源优势,在当地举办展览、学术研究等活动后,趁热打铁,资助纸质成果的出版,让中国艺术以最简单快速、无缝对接的方式在当地进行传播,融入当地的主流文化圈,产生持续有效的影响。

4.积极与跨国主流营销机构,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拍卖公司、剧院、音乐厅等合作,充分利用外方资源,实现对国外主流读者群体的覆盖。采取合资、独资或者收购私人美术馆、画廊、剧院、音乐厅等方式,在海外建立中国对外艺术出版的发行网络和基地。

5.在输出艺术类图书版权时,不能局限于已有平面出版物中單纯艺术形态的表现,可以着力促进传统艺术图书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走出去”,针对数字出版传播的规律和特点,聚集传统优势出版资源,考虑如何在二维空间内,通过扫描二维码,拓展阅读空间等形式,反映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如:什么年代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如何流传的,至今保留在什么地方,它的三维立体图是怎样的,相关艺术品的拍卖市场价是多少等,使得中国优秀的艺术图书既能“走出去”,更能“走进去”。

6.将以外文形式出版的艺术图书纳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各部委办公室和各省市新闻办公室、相关管理部门办公室对外出访的赠书目录,政府优先采购。还可以借鉴国务院新闻办自2006年起实施的“中国之窗”赠书项目的做法,利用国际上通行的馆际交流渠道,构建包括国家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等在内的分层次对口赠书体系,向各国国家图书馆,设有艺术院系的大学图书馆、设有艺术研究所的科研院所图书馆赠送艺术图书,为外国读者、研究者学习、研究中国文化艺术提供便利,增进他们对中国文化艺术的了解。

7.我国有英文出版资质的出版社可以与艺术类出版社联合起来翻译艺术图书,如果有在相关国家主流渠道实现销售的,国家有关方面对这种方式也给予认可和扶持奖励。

中文艺术图书是“中国梦”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推向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相对其他类别而言,艺术图书能更好地集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于一体,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更能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在反映中国人的审美追求上更有其自身的特殊优势。同时,我们的艺术图书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走下去”,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构建我们的“文化自信”,彰显大国应有的文化魅力,这也是我国艺术图书走向全球市场的最终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颜培大.美术图书国际贸易现状评析[N].中国美术报,2016-10-08.

2.房毅,吕健泳.“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情况综述(2013-2017年)[J].出版参考,2017(8).

3.王珺.加强顶层设计 推动出版走出去——新闻出版走出去政策、项目情况综述[J].出版参考,2017(8).

4.吴洪亮.利用国际艺术资源讲好中国故事[N].中国艺术报,2018-03-12.

5.关于申报2017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项目的通知 http://www.sapprft.gov.cn/sapprft/contents/6588/313328.shtml.

6.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公告http://www.npopss-cn.gov.cn/n1/2017/0803/c219469-29447973.html.

(作者单位系上海书画出版社)

猜你喜欢
走出去传统文化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