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燕飞,何彦谚,童新华
(1.广西师范学院 国土资源与测绘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师范学院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建国以来就十分重视反贫困事业[1],自十八大以来的这5年,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了3.1%,我国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目前我国的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仍要加大精准脱贫力度。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成为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完成好这项任务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齐心协力,国土扶贫就是脱贫攻坚的一把“金钥匙”[2]。然而,在土地资源日益匮乏的当今[3],国土扶贫必须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禀赋约束下科学合理开展,这就要求在开展扶贫工作中要注重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杜绝“摊大饼”式发展。由此,研究贫困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分异特征与发展演变关联性,掌握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关系,对促进提高国土扶贫工作成效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从现有研究看,学者们对土地利用演变与贫困发展关系方面展开了较多的探索,胡业翠等[4]对广西石漠化与贫困化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开展了研究,吴义泉等[5]对土地退化与贫困关系进行了探讨,孙丕苓等[6]对贫困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效应进行了分析,姚树荣等[7]研究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解决精准扶贫土地困境的方法措施,刘新卫[8]研究了土地整治如何有效助力扶贫攻坚。在重心模型研究方面,学者们利用重心模型研究了要素空间动态变化,周启刚[9]、黄娉婷[10]等研究了土地利用的重心迁移过程与工业重心的时空变动轨迹,牛海鹏[11]通过构建耕地数量生态位重心模型研究了耕地数量空间格局变化规律,郭丽英等[12]研究了城镇化进程中耕地面积的重心转移格局。总体来说,区域贫困化水平与土地利用变化存在相互影响,重心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要素发展动态变化规律及要素间发展的关联性,而目前尚未见报道借助重心模型对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开展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以广西为研究对象,以县级为研究单元,采用重心模型对广西各个区县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重心偏移方向和距离进行了考察,揭示了两者间的演变规律及其关联性,研究结果为政府在开展扶贫工作过程中如何因地制宜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供决策参考,以期助力于建立长期有效的国土扶贫机制。
广西壮族自治区(本文简称广西,图1)地处中国西南部,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相邻,南濒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毗邻,介于104°26′ E~112°04′ E,20°54′ N~26°24′ N之间,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年均温17~22 ℃,年均降水量为1250~2000 mm。广西辖14个地级市,截至2016年耕地面积439.7万hm2,林地面积1330.64万hm2,建成区面积13.33万hm2,常住人口为483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7%,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最多的地区。地形特征为山地多平地少,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是主要喀斯特石山地区,石漠化现象十分普遍,全区石漠化土地面积约有237.9万 hm2,占总面积的10.05%,潜在石漠化土地约有186.7万 hm2,占总面积的7.89%,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且不稳定,易发生水土流失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石漠化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与导致区域贫困的主要因素。
本文以县级为研究单元,研究了2008~2016年广西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重心演变与其间的关联性关系。当前,学者们对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方法已有较为丰富的进展[13-17],从本质上看,决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关键因素包括土地的投入、产出和承载三方面,考虑到县级数据的可获得性与方法的科学合理性,本文将土地利用绩效矢量方法应用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中[18],采用李广东等[19]提出的国土空间集约利用测度模型测度广西各区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模型以立体空间矢量代表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别用这一空间矢量的3个分矢量代表决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三要素,其中,采用地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衡量土地投入,采用地均区域生产总值来表征土地产出,采用人口密度来解释土地承载。贫困化测度采用目前普遍运用的计算方式,即区域内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衡量。本文研究区间界定为2008~2016年,由于研究时段内发生有广西区县行政区域的调整,为保证数据的可获得性与完整性,结合调整各个区县间的相关性,对数据进行归并整合,将福绵区合并至玉州区,将平桂区合并至八步区,将龙圩区合并至苍梧县,将蝶山区合并至万秀区,最终划定108个研究单元。本研究涉及的社会经济数据主要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2008~2016年),对于统计年鉴内缺失的个别数据,主要通过查阅地方政府官方门户网站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数据进行补充。重心模型研究中涉及的经纬度坐标使用AcrGIS 10.2软件计算出广西各区县的几何中心坐标,提高本研究的精确性。
重心是牛顿力学原理中的物理性概念[20],将这一概念引入到区域重心中构建重心模型,其在研究要素空间动态变化方面具备独特优势[21],可分析要素重心位置偏离几何重心的方向与距离,各时期重心相连接,可直观地反映出要素在时间序列上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演变特征。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22],构建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重心模型,研究近9年来广西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重心的动态演变特征与空间关联性关系。
1.3.1 重心计算公式
式中,n为研究单元个数,本文为广西108个区县,Ai(i=1,2,3,…,n)表示第i评价单元土地集约度;D(xi,yi)为该评价单元的地理中心坐标,G(Xi,Yi)为土地集约利用的重心坐标。
1.3.2 重心移动方向计算公式
1.3.3 重心移动距离计算公式
式中,c为常数(c=111.11),是地球表面经纬坐标转为平面距离的转换参数[20]。d为重心偏移距离,相邻两年(Tl,Tk)的重心坐标分别为(XTl,XTk)、(YTl,YTk)。
1.3.4 关联性检验 为深入揭示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耦合关系,根据两要素属性重心的偏移方向,定义cos(△θ)来测度两者的空间关联性。研究区域两要素的重心第t+1期相对于t期移动的夹角分别为θt+1和θt,两要素重心年际偏移角度差的余弦值cos(θt+1-θt)为关联性指标,取值范围为[1,-1],值越大表明两者发展方向一致性越强。当cos(△θ)=1时,偏移方向一致,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一致,当cos(△θ)=-1时,偏移方向相反,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相反。
利用贫困发生率表征各区县贫困化程度,采用土地集约利用测度模型测算了各区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得到了广西及各区县2008~2016年的贫困化综合指数与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图2),绘制贫困化与土地集约综合指数区际差异图(图3)。
从时间演变看,2008~2016年广西贫困化综合指数呈逐年减小态势,由2008年的0.1822减至2016年的0.0604,平均值为0.1152,年平均降低了0.0135。贫困化程度逐年降低,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予的政策支持,也是广西近年来减贫脱贫的工作成效。2008~2016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由2008年的0.0660上升到2016年的0.5078,平均值为0.1937,年平均增长了0.0491,其中,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2014~2016年期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土地资源的紧缺形势越来越严峻,土地集约利用的优势越发显现,广西十分重视土地集约利用,通过优化土地空间布局、盘活存量土地与闲置土地、强化考核土地利用效率、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推进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由此,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得到逐年的提升并在近年来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上述过程体现了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发展总体呈现反向作用,即贫困化程度随着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升逐渐降低。
从空间分布看,广西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地区差异较为显著,贫困化水平总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贫困化水平较高的区县主要集中在桂西北地区,该地区地形主要以喀斯特石山为主,海拔高、地势严峻、生态脆弱是导致区域贫困的主要因素。土地集约利用总体呈西北低东南高的态势,西北地区地势险峻,土地资源条件恶劣,给土地的开发利用带来较大难度,南部沿海地区地势平坦,东部城市二三产业发展较为发达,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集约利用与贫困化水平空间分布存在反向吻合格局,具有较强的空间负相关性,即贫困化水平较高的区县,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可见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的贫困水平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区域土地的集约利用较高,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土地产出效益有所提高,减缓区域贫困程度,相反,较为贫困的地区对土地的投入也会较少,土地的利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也会较低,由此,关注贫困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升,成为减贫脱贫的一个重要内容。
图2 2008~2016年广西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年际变化
图3 2008~2016年广西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区际差异
运用重心计算公式测算出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重心坐标结果,绘制了2008~2016年广西贫困化重心与土地集约利用重心的转移轨迹图(图4)。
由图4显示,贫困化重心偏移轨迹方面,2008年广西贫困化重心位于来宾市忻城县,2008~2010年持续缓慢向西北方向移动,2010~2014年急剧向东南转西北再转东南方向移动,2014~2016年快速由西北转西南方向移动,至2016年整体向东南方向移动,重心仍位于来宾市忻城县。土地集约利用重心偏移轨迹方面,2008年广西土地集约利用重心位于来宾市兴宾区,2008~2019年快速向西北方向移动,2009~2013年缓慢向西北、东北、西南、东北方向移动,2013~2016年快速向西南转东北方向移动,至2016年整体向东北方向移动至来宾市象州县。
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广西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重心变动呈现2个特点:(1)贫困化重心移动轨迹主要在西北—东南方向波动,体现贫困化差距扩大方向主要在西北—东南方向展开,土地集约利用重心移动轨迹主要在南北方向波动,说明土地集约利用差距扩大方向主要在南北方向展开。(2)贫困化重心和土地集约利用重心的演变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移动方向与移动速度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贫困化在近几年的移动速度较快,说明近年来广西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扶贫工作在近几年取得较快的进展,土地集约利用重心近3年均快速向东北移动,说明近几年广西东北部土地集约水平有较大的提升。
图4 2008~2016年广西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重心变化轨迹
运用重心移动方向和距离测度式,对广西2008~2016年贫困化重心与土地集约利用重心移动方向与距离进行测算,结果如表1。
从移动方向上看,贫困化重心往西北移动的有2次,西南方向2次,东北方向4次,整体向东南方向偏移38.4580°。生态环境重心往西北方向移动的有5次,东南方向2次,西南方向1次,整体向东北方向偏移68.3821°。说明广西土地集约利用对贫困化在纬度上影响减弱,经度上影响增强,即在东西方向上贫困化受土地集约利用影响较大,而在南北方向上影响相对较小。从移动距离上看,贫困化重心移动距离在2010~2011年、2011~2012年移动距离较大,分别占到总移动距离的39.18%、36.18%,说明这两个时间段内区域贫困化对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动。土地集约重心的移动距离显示,2014~2015年重心变动较为剧烈,年移动距离为总距离的35.49%,说明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在此时间段内差距加大。
从变化幅度看,贫困化年平均移动距离离散系数为1.2935(标准差为11.6205,均值为8.9837),土地集约利用重心年平均移动距离离散系数为0.9621(标准差为5.0967,均值为5.2977),贫困化重心较土地集约利用重心变动较为剧烈。
表1 2008~2016年广西贫困化重心、土地集约利用重心移动距离与方向
依据表1的贫困化重心与土地集约利用重心的移动方向和距离,运用重心方向关联性检验公式,分析了广西近9年来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重心移动的关联性(图5)。
根据检验公式的内涵与意义,关联性水平大于0表明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发展态势相同,即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贫困化也高,说明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并没有使区域贫困水平降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对扶贫工作成效提高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关联性水平小于0表明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发展态势相反,即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贫困化低,说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扶贫工作的开展。由图可知,2008~2016年间广西贫困化重心与土地集约利用重心关联性大于0的有4年,其中有1年接近于0,小于0的有4年,平均为-0.0078。从演变轨迹看,整体呈“W”型走势,其中2008~2011年,由-0.7495降至-0.8447而后增至0.9898;2011~2014年变化趋势出现第一个“U”型,在2011~2013年连续跌至谷底-0.0989,2014年增高至0.6569;2014~2016年变化呈现第二个“U”型,跌至谷底-0.9683后增至0.9321。
广西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影响与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模式、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支持与倾向等方面有关,具体特征如下:(1)总体上,土地集约利用与反贫困的关联性呈现促进作用,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升有助于降低区域贫困化水平。(2)不同时期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关联性存在较大差异,波动幅度较大,原因可能是土地回报效益的滞后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高需要投入一定的经济资本,但产出回报并不能够立即显现,资金的投入反而还加重了贫困化程度,此时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对反贫困促进作用不明显,但回报的滞后性会使经济效益在未来一年或几年内逐渐显现,贫困程度得以缓解,土地集约利用对反贫困产生促进作用。
图5 2008~2016年广西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重心关联性变化态势
本文采用重心模型,从时序维度就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重心演变方向进行考察,以此判别两者间的发展关联性,研究成果为国土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有利于广西因地制宜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以此为动力促进扶贫工作有序推进。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2008~2016年间,广西贫困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区际差异显著,贫困化程度随着土地利用水平的提升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异格局具有吻合性,“凹”“凸”相致,逆向明显。
(2)广西贫困化重心和土地集约利用重心的演变具有阶段性特征,移动速度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总体上,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重心移动轨迹主要在西北—东南方向与南北方向波动,体现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差距扩大方向主要在西北—东南方向与南北方向展开,贫困化重心较土地集约利用重心变动较为剧烈。
(3)土地集约利用与反贫困的关联性总体呈现促进作用,表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升有助于降低区域贫困化水平。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支持政策倾向、土地的产出效益滞后性等原因,不同时期土地集约利用与反贫困关联性存在较大差异,呈现“W”型波动趋势,个别时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未对反贫困产生明显促进作用。
根据广西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发展的阶段特征、时空演变规律、关联性关系以及原因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贫困化程度较高的西北地区,地形地貌条件相对恶劣,土地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土地资源匮乏是导致贫困的一大原因。由此,提升可利用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土地的经济效益提高,土地扶贫政策对特困地区有所倾向,将会有效改善贫困人们的生活、生产条件。
(2)土地集约利用变化方向主要在南北方向展开,近年来广西西江经济区的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升速度较快,使得土地集约利用重心逐渐向北迁移,由此,南部的城市可积极学习借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城市的实践经验,充分发挥南部地势平坦、海口港湾、边境贸易等优势,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发展地区经济,促进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
(3)虽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在个别时期并未对反贫困起到促进作用,但长远上看,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升有助于降低区域贫困化水平。因此,在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避免片面关注脱贫任务的完成,而忽略土地集约利用要求的盲目脱贫现象的发生。例如:农村地区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以提高收入水平,造成农用地闲置、土地浪费等;为吸引外资企业入驻产业园区,而降低项目入园用地标准;为追求经济增长而无序扩张建设用地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