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8-09-17 07:26吕品硕杨玲段继瑛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18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

吕品硕 杨玲 段继瑛

【摘要】目的 对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从而找出更适合于临床中应用的有效手段。方法 选择近期前来我院接受检查的104名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采用肝脏增强CT和肝脏MRI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为便于直观的分析和对比,将患者按照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1组(肝脏增强CT)和研究2组(肝脏MRI),并在分别检测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精准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的诊断过程中呈现不同的检测效果,肝脏增强CT的诊断率为78.54%,肝脏MRI的诊断率为95.32%。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与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肝脏MRI检测方式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更为精准的检测出肝癌的存在,同时通过此种方式进行检测的患者满意度较高。因此肝脏MRI检测方式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在医疗中推广并广泛应用。

【关键词】肝脏增强CT;肝脏MRI;肝癌诊断;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8..01

肝癌是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1],和胃癌、肺癌并稱为三大高发性恶性肿瘤,且该疾病的死亡率较高,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困扰与负担。早期的检查和诊断是有效遏制和缓解病情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肝癌检测中采用肝脏CT与肝脏MRI诊断的不同检测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更利于肝癌检测的有效方法,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合理看法。以下是笔者的研究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基础资料

选择近期前来我院接受检查的104名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为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所有患者经相关诊断均证实符合抗癌协会制定的相关标准。在手术开始前分别行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进行检测。为便于直观的对比研究,将不同检测手段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1组(肝脏增强CT)和研究2组(肝脏MRI),每组患者均为52人。在研究1组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人,女性患者22人,年龄均在40~76岁之间,平均年龄(59.18±5.26)岁,病程(8.31±2.08)个月。肿瘤直径小于3 cm的患者32人,大于3 cm的患者20人。在研究2组的患者中,男性患者31人,女性患者21人,年龄均在42~75岁之间,平均年龄(58.62±5.21)岁,病程(8.29±2.13)个月。肿瘤直径小于3 cm的患者33人,大于3 cm的患者19人。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四肢无力、低烧、腹部胀痛以及肝部疼痛等症状。在对两组患者的年龄范围、性别比例、患病疗程以及肿瘤发展情况的进行对比后未发现显著的差异化特点,因此可以开展研究。

1.2 研究方法

研究1组患者采用肝脏增强CT进行检测,扫描参数:周期0.7 s,管电压为125~145 Kv,管电流为240~200 Ma,矩阵设定为510×510。患者在检测开始前需服用适量的泛影葡胺[2],服用结束半小时后方可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先行平扫,扫描位置为全部肝脏位置,接着将造影剂注入,注射速度控制为2.5~3.0 ml/s,在注射结束1分钟后进行肝脏增强扫描。

研究2组患者采用肝脏MRI进行诊断,仪器选用美国生产的signa0.2T[3]。扫描参数:梯度场50 mt/m,层间距2 mm,层厚8~10 mm,视野为45 cm乘35 cm,在完成T2W1和T1W1常规扫描后再次进行DW1序列扫描,最后进行增强扫描,从患者的膈顶部位扫描至至右肾下极。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20.0进行检验,其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对比用t和x2进行检验,检验中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评价标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检测率对比

在分别采用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进行检测后发现,肝脏增强CT的诊断率为78.54%,肝脏MRI的诊断率为95.32%,两组患者间的检测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与统计学价值(P<0.05)。同时在肝脏增强CT检测中,动脉期:42名患者病灶强化较为显著,密度比正常肝组织高,7名等密度强化,3名未发现明显强化现象。门脉期:646名患者的病灶出现等密度形态,6名患者呈现高密度或较高密度形态;延迟期:52名患者强化情形均有下降趋势,病灶多呈现低密度和较低密度的形态。在肝脏MRI检测过程中,平扫T1W1上以低信号或较低信号为主,T2W1上48名患者呈现高信号或较高高信号且回声不均匀,4例呈现等信号状态;在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时发现,动脉期的强化现象较为显著,多以高信号形态呈现。门脉期47名患者为等信号状态,5例以较低信号形式呈现;延迟期 50名患者呈现低信号或较低信号,2名患者为等信号。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在分别采用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进行检测后发现,肝脏增强CT的满意度为82.69%,肝脏MRI的满意度为96.15 %,两组患者间的检测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与统计学价值(P<0.05)

3 结 论

通过上述的研究可以看出,肝脏CT与肝脏MRI在检测中存在明显的差异化特性,其中肝脏MRI检测具有更高的检测率与患者满意度,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情况,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因此该种检测手段值得在医疗中大力推广并广泛使用。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浅谈公共管理在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