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贵在用心

2018-09-17 06:23刘丽
考试周刊 2018年68期
关键词:二项分布同课异构教育教学

摘要:2017年12月26~28日,应邀到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第一中学参加第三届“中国好教育联盟联合体”2017年度“同课异构”全国冠军总决赛暨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论坛活动并担任数学学科评委。在这次活动中,我有幸认识了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许多领导、专家、老师,见识了各省市选手的优秀教学风采,收获颇丰,感受很深。这次同课异构活动,我的总体感受是优秀——组织有序,参与积极,用心用情在做教育;同时也有问题反思。此次数学同课异构的课题是“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结合活动的实际情况和我的教育教学实践,简单谈谈观摩感受。

关键词:教育教学;同课异构;二项分布

一、 数学赛场亮点

(一) 赛场教师素质高,团队合作意识强

这次参赛的选手都是一路过关斩将、激烈角逐、远道而来的。参赛教师整体表现很好,普通话水平高,专业知识过硬,教学基本功扎实,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运用熟练。参赛的先生们帅气、大气;女士们优雅、聪慧;听课的领导和老师敬业、专业,整个活动自始至终认真参与,没有人随意走動、没有人交头接耳,有的只是尊重、学习、倾听和评价。一个月内,参赛教师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要设计两个不同的课题,还要考虑与众不同,必需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完成。一个人可能飞得较高,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让我不禁感叹一个优秀的教师,身后必有一个优秀的团队,他们帮着设计、帮着修改,不断精心打磨,只为呈现最好的自己。

(二) 课前准备充分,导课精彩纷呈

这次赛课,各省代表选手现场借班上课,其真实性毋庸置疑。为让大家观摩到更完美的课堂,参赛选手从教学设计、学案编辑到多媒体应用,都是做好精心准备的。尤其是别出心裁的课堂引入,充分体现了教师们的睿智。在课堂展示前,都与学生亲密接触,了解学情,将导学案发给学生预习,并把个人教学要求和风格与学生交流,以期达到更好的融合,呈现更加完美的课堂。有的选手在开课前十分钟还在与学生友善地交流,有的教师尽力展示自己的多才多艺,拉近师生距离,学生的学习激情高涨,课中参与度更广。有的教师以大自然的生长规律为例进行引入,充分印证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美。有的老师引用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特定的条件中开启探究之路……

(三) 目标设置准确,教学流程清晰

参赛教师都能认真研读教材,紧扣教材内容设定合理目标,多数老师能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展示,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课堂教学流程清晰,有的还在教学设计中画出流程图或框图,让学习流程一目了然,增强了课堂的可操控性,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四) 具备课改理念,注重以学生为本

参赛选手给我们展示的课堂,都体现了“以生为本、以效为本”的课改理念。课堂有温度,很多老师能面带微笑倾听、激情鼓励、深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对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都有所体现。课堂有深度,很多老师能根据目标充分挖掘信息,以问题为引领,通过精心设问,逐步解决知识的难点,从而对二项分布的模型有深刻认识,达成预设目标。课堂有广度,教师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拓展运用,让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有所升华。有的老师对数学文化的关注(对伯努力的介绍)、传统文化的渗透(中国梦、对联)、俗语研究,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的老师对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展示都给予了及时评价;有的老师对解题规范指导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疑问,在师生互动中有收获,在合作学习中有成长(兵教兵的过程体验,让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易遗忘)。如果每堂课我们的老师都能以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进行课堂教学,那中国学生就有福了,爱上数学,素质教育也就自然实现了。

(五) 学案使用恰当,教学效果良好

很多老师的导学案的设计详实,问题设置逐层深入,习题选择紧扣课题,对二项分布知识的运用起到巩固的作用。教师教法使用恰当,注重学法指导,能根据学情进行教学调整,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提升,尽量做到让多数人有更多的收获,教学效果、目标达成良好。

(六) 组织严谨有序,参会一路暖心

不论是主办单位、协办单位、承办单位还是指导单位都高度重视,热情服务,阳新县第一中学的老师热情引领,学生彬彬有礼。校园里“老师好”声声入耳,让我们出入如家,一路风雨一路暖情。学生课堂表现非常不错,一方面是得力于赛课老师的调动,另一方面也展示了阳新中学的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多方通力合作,让“思想共鸣、经验共享、和谐共处、发展共进”的协作精神得到充分彰显。

二、 数学教学反思与探讨

正如人无完人一样,课也无完课。如此精心打造的课堂,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通过两天的观摩,学到了很多好的东西,也反思了平常教学中容易犯的一些问题。

(一) 数学的严谨性需要强化

一是数学符号的使用。很多选手不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学案设置,都存在符号使用不严谨的问题。有心的数学教育者会发现,数学教科书有一个符号不会出现。什么符号?那就是“。”,凡是一句话结束,用的都是“.”;有的选手教学设计条理非常清晰,用表格呈现出来,但标点使用也成问题,数字后的“、”号使用也难免有问题;又比如分段函数的表示,很多老师都不注意细节,上课的时候随心所欲,所以,学生也是依样画葫芦,到高中学习结束都不知道写准确没有。

二是语言描述要准确。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如果对知识、方法的叙述存在问题,需要及时纠正。比如核心素养具体包含什么(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数学方法与它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如果概括不准或归类不明,容易适得其反,影响效果。上课和说课有差异,给学生说核心素养,多半是徒劳,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课堂培养的核心素养在目标中体现呢。还有的老师,明明是想鼓励学生的,结果话一出口,就变调了。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说的“预习的同学是不是都错了。”话音一落,感觉是以后不要预习了,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及时纠正错误的初衷就背道而驰了。所以,教师要想让学生爱学习、主动学习,语言艺术还是很重要的。

三是逻辑推理要服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如何解惑,关键在于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如何引领。在一堂课中,学生在回答“图钉针尖向上的概率是多少?”全班学生得出二分之一的结果。教师只说了要高点,但没解释为什么。为什么不是二分之一?与之前学的抛硬币实验为什么有差别?我想学生是不明白的。如果老师对这个问题能加以更详细的解释,学生对质地均匀这个条件的认识就更深刻,对独立重复实验的条件掌握就更透彻。

(二) 数学的概念教学需要深度

“数学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的。”数学新授课教学中往往都会接触到概念,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就需要从概念的理解、应用中摸索研究那些易错、易混的地方,以期达成目标。有的选手通过问题分解、语言录入,逐步完成二项分布的教学;有的选手通过投影、改良算法,让学生加深对二项分布的印象;有的选手通过观察研究找规律,达成预设目标等,各师各教,只要符合学情就是好的教法。也有选手的课堂导入很唯美、震撼,引人入胜,教学过程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遗憾的是导入内容对本节概念的理解存在干扰信息,影响了整堂课的效果,所以导入一定要符号课题内容,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探究欲望的目的,为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奠定基础。

(三) 把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度

为了突出学生活动充分,有的老师探究内容还没有呈现就让学生开始讨论了,有的老师遇到问题就让学生开始讨论了,有的老师在學生刚站起来题都没咋理解就让学生开始展示了,有的老师评价标准不明就开始量化了……数学是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任何极端都会出问题,不能一味地讲究合作学习,而忘了深层次的思维探究。所以,在课堂中教师把握好几个环节时间的分配,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自主合作探究之后生成的高度都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完善。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四) 板书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注重板书对教学目标达成的作用了。如何让现代信息教学辅助手段与传统教学工具的衔接做得更好?除教学内容以外,恰到好处的板书也是助力教学目标达成的途径之一。教师板书重要知识,能让学生每节课都能很好地梳理知识,建构知识,日积月累形成知识体系,就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做个臭皮匠,教好普通人,就是不普通。只有用心、用情做事,才能把教育做得更完美,才能让教育人变平凡为优秀,以至卓越。

作者简介:

刘丽,四川省资阳市,四川省资阳中学。

猜你喜欢
二项分布同课异构教育教学
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深度剖析超几何分布和二项分布
概率与统计(1)——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
二项分布参数的E-Bayes估计及其应用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