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民间鼓吹乐浅探

2018-09-17 05:32邱高超
考试周刊 2018年80期
关键词:渊源现代发展

摘 要:汉乐府民歌的体裁形式之一——鼓吹乐,是中国音乐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乐种。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特别是在民间已经逐步成为民间音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广阔的民间土壤中不断获得滋养和发展。本文通过对鼓吹乐的渊源和发展的叙述,让人们对现代民间鼓吹乐有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鼓吹乐;渊源;发展;现代;民俗活动

“鼓吹乐,是一种由唢呐、笙管、打击乐等乐器组成的一种器乐形式。”[1]“喇叭呱呱叫,笛子花音俏,捧笙来搅和,锣鼓凑热闹”这种流传于民间的说法,不仅概括了各种乐器的演奏特点,其中也蕴含了各种乐器的作用,也从侧面反映了鼓吹乐是民间音乐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传统的民间习俗在中国许多城镇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在各种场合演奏的鼓吹乐,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鼓吹乐既是群眾婚丧嫁娶中必不可少的礼仪音乐,也是人们文化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音乐欣赏的一部分。鼓吹乐之所以能够在群众的心里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力,这与它的产生渊源和发展进程是密不可分的。

一、 现代民间鼓吹乐的渊源

“以财雄边,出入狩猎,旌旗鼓吹”,这是关于鼓吹乐的早期记载,也反映了这一乐种的起源。秦汉之际,北方边区的匈奴、鲜卑、吐谷浑等少数民族称为北狄,这些民族以游牧为主,常在马上吹奏笳、角之类的乐器,以铙、鼓、排箫等乐器作为伴奏歌唱史称北狄乐,后来传入中原地区,与汉族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各种风格的鼓吹乐。“鼓吹乐是在汉代发展起来的,是以打击乐器和吹管乐器为主,并兼有歌唱的一种乐器合奏形式”[2]。从鼓吹乐的艺术特点来讲,由于多在室外演奏,且曲调的整体性效果较强,音乐气势粗犷、雄厚,充满了反映时代精神的英雄威武的音乐气概,给人一种活跃于仪仗行进的原野大道之上的感觉,这种音乐气概是征服的主题,生动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精神,因此鼓吹乐在汉代兴起和广大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当时的时代精神相符合的。

鼓吹乐自从在汉代兴起最初只是在军队中作为军乐演奏,到汉武帝时期,已经被宫廷广泛应用于仪仗、宴请、军队等场合中,在不同的场合作不同的乐器组合。“鼓吹乐根据其应用场合,以及乐队的配编的不同,可以分为黄门鼓吹、骑吹、横吹和短箫铙歌等不同类别”。其中黄门鼓吹和骑吹是鼓吹乐的主要演奏形式。黄门鼓吹就是宫廷专设的为皇帝宴乐、饮膳时列于殿廷演奏的仪仗音乐,乐器以箫、笳为主;骑吹主要用于皇帝贵族的车驾从行等场合,是在马上演奏的音乐,乐器用排箫和胡笳。横吹是指军中马上演奏的鼓吹乐,乐器用鼓、角等。它同殿廷宴会中坐定演奏形式的鼓吹乐有所不同。李延年据此创作的“新声二十八解”,成为横吹乐中最重要的曲目。短箫铙歌主要用于军队凯旋等盛大典礼活动中,以建威扬德,风敌劝士,乐器用排箫、铙、笳,它既有骑吹的形式,也有殿堂演奏的形式。

“鼓吹乐来自于民间,所以和相和歌、清商乐等民间歌曲的关系非常密切,其歌词采用了大量的乐府民歌”。早期的鼓吹乐大都保持民族特色,内容以言情、游猎、相思之类居多,如表现纯真爱情的情歌《上邪》《有所思》;也有描写战争苦难的,如反抗战争,揭露战争的《战城南》;也有描写边塞战事的,如《出塞》《入塞》,颇有一种战士的激昂豪情。这些作品都是西汉的上乘之作,被后世称为诗中佳品。这些歌曲能够在鼓吹乐中得到运用和保存,是值得庆幸的,因为自东汉以后,乐府民歌都被改填为歌颂统治者文德武功的歌词,这些歌曲不利于在军队中建威扬德,起不到鼓舞士气的作用,显然不符合统治者的口味,但是也被选入了军用作品之中,足以说明鼓吹乐和民间音乐联系的紧密性,同时也体现了统治者对民间音乐的利用。

随着鼓吹乐的不断发展,被广泛用于宫廷的各种礼仪中,历朝历代都有规模不同、种类不同的鼓吹乐队。后来鼓吹乐又在民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各种鼓乐、吹打乐,用于民间的各种婚丧嫁娶及各种法事中,明清盛行一时的西安鼓乐、十番锣鼓、十番鼓、苏南吹打等民间乐种和鼓吹乐都有着一定的联系。鼓吹乐自民间传入宫廷,最终又由宫廷返回了民间。

二、 现代民间鼓吹乐的发展现状

“民间性和群众性是现代民间鼓吹乐的一个重要特色”[3],它虽然被宫廷和官府引入过,但农村仍旧是其最广大的覆盖面,它是在广大的农民群众中获得滋养和发展起来的。现代的民间鼓吹乐是专用于民俗活动的一种乐型,并流传于我国东西南北中各地,普遍在民间各种活动中演奏,如婚丧、庙会、乡会、寿诞中,都可以看到。在全国的各处城镇乡村,到处都有职业或半职业的“鼓乐房”“鼓乐班”或是“鼓乐棚”,它们多以农民为主,常年活跃在婚丧喜庆及各种民俗活动中,倍受广大群众的青睐,有一些才华横溢的民间乐手,丰富多彩的传统曲目已是信手拈来,在此基础上还能够汲取各种民间小调和丰富的群众歌曲的素材,加工改编成新的曲目,这样就丰富了鼓吹乐的曲目。随着现代民间鼓吹乐曲目的不断更新,还出现了新的演出内容和演出形式,如端公、道情、孝歌、哭嫁、咔戏等,这就更加丰富了现代民间鼓吹乐。

现代民间鼓吹乐往往是在当代的文化沃土中孕育和成长的,而且与地方民间音乐相结合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在我国享有“唢呐之乡”盛誉的山东鼓吹乐中的“鲁西南鼓吹”乐派,是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就从它的乐队组合,演奏曲目及演奏形式,结构形态等方面的分析来总结出现代民间鼓吹乐曲的艺术特点。

1. “鲁西南”鼓吹乐主要使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两种,其中管乐器有唢呐、笛子、笙等,打击乐器有小钹、梆子、云锣、小锣、乐鼓等。如演奏“咔戏”,则加上皮鼓、简板、中钹、大锣、小锣等,有的地方也使用上了拉弦乐器或弹拨乐器,如二胡、板胡、京胡、三弦、扬琴等,更有甚者已经使用上了架子鼓、电子琴等西洋乐器。灵活多样的乐队组合形式,常有“紧七慢八,五六人乱抓”之说,即乐队有八个人的最为合适,若五六个人演奏则需要有人同时操奏几件乐器,这在“咔戏”时最为多见。常见的乐队组合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独奏与乐队,以一个唢呐为主奏,笙、笛、打击乐器为伴奏;第二种是对奏与乐队,多是两只唢呐对奏,打击乐器作为伴奏(有用的也有不用的);而笙、笛对奏是另一种,采用打击乐器伴奏;还有就是笛子对奏,用笙和打击乐器伴奏。第三是乐器可多可少、组合伸缩性大的咔戏乐队,一般有唢呐、笙、咔碗加上打击乐器伴奏,也有加上弹拨乐器及拉弦乐器的。

2. 《百鸟朝凤》和《一枝花》是“鲁西南”鼓吹乐的代表曲目,除此二首曲之外还有《海丽花》《抬花轿》《小开门》和《婚礼曲》等。其中《百鸟朝凤》是家喻户晓的吹打曲,开始热烈;欢快的乐段结束后,在固定的伴奏音型的衬托下,高亢明亮的唢呐细腻的模拟各种飞鸟啼鸣,这些形象竭尽变化的模仿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民间艺人在生活中提取艺术灵性的趣味。而《一枝花》则展示出“唢呐”另一面的性格,它采用了梆子“哭腔”的特点,演奏出了凄楚悲切的音调,最后引用了以曲牌《小桃红》为素材的快板乐段,充分发挥了紧板慢吹(类似于紧拉慢唱)的“穗子”手法,使乐曲渐次逐一拉一串长音。

3. “鲁西南”鼓吹乐的演奏形式:一是历代传下来的古老乐曲,如《滚绣球》;二是艺人们以民间音调为素材加工创作的曲子如《开门》《笛搅》;三是根据民歌小调改编的而成的乐曲,如《对花》《小放牛》;四是戏曲和曲艺的唱腔,曲牌变奏移植类,如柳琴、山东琴书、坠子等。

4. “鲁西南”鼓吹乐的结构形态主要有三种:一是鼓吹曲目中数量较多的一种,是比较单纯短小的单曲,这部分曲子多用变奏手法,一般都演奏起来一气呵成。二是采用“穗子”手法在单曲的后面进行即兴发挥演奏的单曲挂穗,根据演奏者的情绪,其时间可长可短、技巧可多可少。“穗子”的手法也最能反映出一个艺人的实际演奏水平。三是有大套和小套之分的套曲:大套由三首以上乐曲构成,有的多至二十几首,小套由二、三首乐曲连缀演奏。

由上我们可以得出现代民间鼓吹乐曲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主要使用了严格变奏、板腔式变奏、移调指法变奏等手法进行一曲多变,变化丰富、集中。二是富于特点的展开部分“穗子”手法:采用丰富的节奏音型以及多种演奏技巧,围绕中心音进行变化,采用音型细碎让旋律不断变换,自由展开,具有极大的即兴性。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传统鼓吹乐在民间的蓬勃发展。其内容丰富至极,除了详细介绍的“鲁西南”鼓吹樂以外,还有“吉林鼓吹乐”“山西八大套”,以及大家熟知的“冀中管乐”“辽宁鼓吹乐”等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现代民间鼓吹乐。

三、 我对鼓吹乐发展前景的认识

由上面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民间鼓吹乐在民间音乐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它可以在各种场合演奏,是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音乐欣赏的一部分。它是中国劳动人民经过长久积淀后的历史创作,是历代劳动人民和民间艺人智慧的集体结晶,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宝贵遗产。在鼓吹乐新的发展阶段中,我们应该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现代民间鼓吹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新的作品;在各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流派支系上创造出更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同时,我们应该对那些在音乐领域中占有持久地位的优秀曲目,给予发扬光大;而那些新创作的作品,一定要使自身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使其艺术成就在新的音乐形式中得以延续。因此鼓吹乐在自身不断地发展进程中,总是能够不断地汲取各方面的音乐元素,经过不断融合,化为自己特有的风格,从而实现它的周期性更新,生生不息的延绵发展。

注释:

[1]李璐彤.论丧葬礼俗中杨小班鼓吹乐棚的符号象征性[J].当代音乐,2017(9):80-81.

[2]苗建华,鸿昀.《汗魏鼓吹乐》,《中国音乐初步》.广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3]修海林,李吉提.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参考文献:

[1]夏野.中国音乐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冯光钰.鼓吹乐的传播与文化生态环境[J].人民音乐,1996(1):20-21.

[3]牛玉新.山东鼓吹乐及其在民间风俗仪式中的作用[J].中国音乐,2003(3):83-87.

作者简介:

邱高超,江苏省常熟市,常熟国际学校。

猜你喜欢
渊源现代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西夏“城主”及其渊源考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STAR FLOWER WATER 百年“明星”两岸渊源 1929年产量超过1000万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解放军,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