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的策略与方法

2018-09-17 06:42李恒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工作创新新常态

李恒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日趋平稳,经济结构逐年优化。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被普及,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日趋严峻的就业市场、高校自身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的提升,都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中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然而在面临诸多问题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机遇,这些问题和机遇需要负责高校就业管理的工作人员引起高度重视,并改变就业管理方式,以实现就业管理工作的创新。

关键词 新常态 高校毕业生 就业管理 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不管对于哪个国家,就业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相当关注的,并且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来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习近平曾经就说过:就业是民生的根本,要想解决国家就业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发展。始终相信,国家发展的主要目的更多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高学历的劳动群体,其就业情况更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作为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认清新常态给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深入分析原有就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多层面,多角度推进就业管理工作,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的不断提升。

1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虽然大部分高校如今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就业管理制度,学校就业相关管理人员也逐渐专职化,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就业管理工作中也被广泛使用。但由于高等教育被普及,高校招生人数增多等各种因素,如今每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都相当严峻,致使高校就业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也日益力不从心。在新常态下,高校的就业服务模式还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1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理念落后

当前大部分高校就业管理相关人员的管理理念落后,且缺乏就业工作内在推动力,就业仅重视部门内的工作,没有考虑到高校就业工作的全局性,从而影响了就业工作的参与面。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关键要素是就业竞争力,然而部分高校就业管理相关人员在就业工作中运用的管理方法都比较传统,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如零散的讲座和咨询等形式都显得过于单薄,根本不能为学生提供适当而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从而导致毕业生就业工作误区很大,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局限性。

1.2高校在就业管理工作中分工不清

我国许多高校在就业管理工作中都存在分工不清的现象,并且就业管理工作的权责都被集中在就业主管部门,缺乏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横向交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就业主管部门并不能完全满足就业管理工作的总体需要。就业工作体系中的分工不明确,且任务重叠现象较多,一定程度上则分散了就业工作系统的有效性,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管理工作的效率。

1.3高校就业管理服务模式满足不了毕业生就业的需求

当前多数高校就业管理服务模式落后,无法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需求。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就业管理部门没有充分获取由于社会变化带来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新的要求信息,就业指导服务的内容大多数停留在如收集就业信息、讲解就业政策以及分析就业形势等理论方面,缺乏整体性、实践性以及全局性的考虑,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相违背,对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创业能力造成了阻碍,从而致使高校毕业生陷入就业误区。

2对新常态下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提出的策略与方法

2.1高校要建立合作互动机制

对于高校而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高校的长久发展密切相关,高校每个部门都不能对自身的职责相互推脱。所以学校要针对就业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合作互动机制,让在高校中的每个成员都参与进来,并且可以将学生管理、就业管理以及教学融合在一起进行相互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学生个人能力情况的体现,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出高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就业管理工作的效率。高校应该加强对就业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所有学科的教师都参与进来,重视毕业生就业这个问题,从而督促各学科教师为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而尽职尽责,全体教师在平时的专业教学过程当中能更多为大学生毕业后的顺利就业考虑,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理念,注意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和锻炼,从而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造就复合型人才。

2.2对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相关人员明确分工

高校想要做好就业管理工作,并在就业管理工作中得到创新,那么就要对学校就业管理工作相关的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做到权责分明,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就业工作体系也能进一步得到完善。高校应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全校所有工作的进行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切身利益为主,高校相关负责人为了整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具备全局观,充分调动学校各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实行正确而有效地监督,促进就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加强高校就业信息化服务建设,实现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

在新常态背景下,信息化技术逐渐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运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托互联网技术搭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不仅有利于学校与企业,更是为拓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有效之举。通过搭建开放式的网络共享信息平台,通过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用户信息管理、招聘信息管理、毕业生就业动态跟踪管理,使平台信息资源不断累积,实现人(下转第51页)(上接第48页)才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和无缝对接。通过运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能为就业管理部门、学生及用人单位三方,提供精准个性的信息分析及推荐服务。高校就业管理信息化服务功能的加强,有助于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进行有效连接,有助于就业工作向精细化、高效化转变,从而促使高校就业管理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2.4推进精准就业,完善高校就业管理体系

对高校就业管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提升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质量,规范高校就业管理队伍。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校、企、人才”沟通交流机制,推进精准就业。选派辅导员赴重点用人单位挂职锻炼,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人才的需求,形成领导走访、辅导员挂职、学生实习交流的校企互动体制。通过走访、交流,了解毕业生工作前后的心理变化及就业后的走向,听取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及时掌握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现状,根据获得的信息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同时也为学校今后的招生、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调整作参考依据,以便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更好的结合。此外,要进一步优化学校院级单位就业工作考评机制,量化就业工作评价体系,制定就业工作激励措施,开展就业评选表彰等活动,促使学校上下形成较好的就业管理工作氛围。

3结语

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是高等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新常态下,要转变观念,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目的”的指导思想,完善就业管理机制,让高校中的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及就业管理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创新,形成科学合理、高效便捷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构建符合“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标准的更加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任会明.对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提高学生工作绩效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03):172-173.

[2] 刘亚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05):66-67.

[3] 陳旭,周琳.新常态下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的策略与方法[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29-30.

[4] 苏日塔拉图.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管理育人工作的创新策略及方法[J].内蒙古教育,2018(02):20-21.

猜你喜欢
高校毕业生工作创新新常态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媒体融合下广播电台编辑工作创新研究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