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蓓
摘 要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中职学校也开设了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社会对计算机平面设计的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课程教学需要改革,目的是适应社会对改行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应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算机平面设计人才。
关键词 计算机平面设计 工学一体化教学法 校企合作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的发展对专业技术的需求不断提高,社会对平面设计人才的要求日益增多。例如,平面广告设计、影视设计、装潢艺术设计等领域都需要用到平面设计的专业设计人员。计算机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设计的理论知识和软件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活学活用设计出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设计作品。现在,我们应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进行一些改革尝试,目的是加强培养学生的应用创造能力,从而更加适应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
1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合理。虽然平面设计专业已经在许多中职院校开设,但部分学校在平面设计的课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識仅局限在课本所教授的内容及软件的操作上,脱离教师的指导自己无法独立完成作品,作品内容不适应市场的需求,过于简单不够成熟。
(2)教学方法单一落后,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教师还延用理论讲授—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导致学生不会去主动解决问题,缺乏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课本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平面设计的关键之处在于善于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深入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能否打动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是一种挑战。设计要让人产生共鸣,需要注重细节的观察与处理,巧妙的运用图形、色彩、材质的特点,融合自己独特的创意把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艺术化组合。很多教师从院校毕业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对市场需求、企业要求、实战素质毫无经验。教师在专业教学中缺乏实践性,这样学生在学校掌握的理论知识就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灵活应用。所以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案例也只是从课本照搬。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提不起听课的兴趣,知识过于简单陈旧,无法适应社会行业的需求。专业教师应该巧妙地把课本知识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通过一些真实的商业案例,让学生去操作,去感受。在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时教师再给于专业的指导,让其纠正,这样不仅使学生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也培养了学生改善自我,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4)实训内容和职业要求脱节。平面设计的专业实训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培养软件的操作能力。在训练中没有联系设计的工作需求,学生只是教单一的掌握了软件的操作步骤,并不能很好地运用。学生成绩的批判也只是通过操作步骤和制作效果来体现实训成绩。缺乏创造力的实训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平面设计综合能力。
(5)职业能力培养的缺失。传统的教学忽略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客户交流等方面的能力。企业要求设计师具备与顾客沟通交流的能力,懂得顾客的需求在哪里;善于分析资料,收集资料;善于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并且让客户理解接受的能力。这些职业素养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容易被忽视,而这些职业能力恰恰是企业特别重视的。
2什么是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
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是以技能训练为主线,融合各种理论知识教学及综合素质养成的一种职业技能教学方法。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它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模块,并把所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融入技能训练的教学中去。这样做的优点有:首先,避免了陈旧的学习模式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新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实际的应用及学生手脑的结合,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其次,避免了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重复教学,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可以通过模块的设计,设计出一些既能和企业的需求结合,又蕴含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内容的课题,避免过去那种枯燥无味的技能训练的方式,提高技能训练的效率和效果。
3工学一体化教学法在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课程结构设计。一体化课程是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以真实的工作项目及工作过程为依据对教学内容形式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制定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结构,是实现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前提保障。
(2)教学内容设计。开展企业调研,编制人才培养方案。行业企业调研工作是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基础。我们深入企业调研和实践,对专业人才需求、岗位职业能力、职业发展阶段等内容进行调研,为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通过对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企业进行考察,挑选出有代表性的相关企业,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案。设计项目内容时,要遵循以下原则:①贴合企业实际需求和操作的;②满足行业需求规范的;③可实际操作的内容。这样设计的教学内容,会让学生对企业运行模式、设计标准、商业需求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仿真工作环境中体验工作的实际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教学方法设计。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及认知规律,依据每个项目的内容及实施过程,我们总结出具有专业特色的项目教学方法。
①发布任务:针对项目任务进行分析,教师在设计任务时明确:涉及的专业知识点、训练的目的、重点、技能掌握要求等关键因素。发布任务时,明确操作步骤,按照一定规范的商业要求引导学生开展。培养学生分析任务书,抓住重点,明确自己的设计方案及操作步骤。
②制定设计方案及步骤: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及相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并达成共识;制定工作计划,具体安排负责人及工作小组分配具体的工作內容,进行市场调查,收集设计资料;进行整体策划,设计样稿,小组讨论进行修改完善整体设计,提交顾客审核。
③总结阶段:客户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小组自评。撰写任务分析报告。教学的实践证明,这样的项目教学方法,适应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教学情境设计。在项目教学的实训过程中,教学的流程模拟企业真实工作流程,具体的步骤如下:与顾客沟通了解其需求,明确设计的任务;进行市场调研,学会分析市场情况;明确设计方案,确定设计风格;注重创意构思,完善设计作品;善于与顾客交流,让顾客接纳你的作品。完善的情景设计,为学生今后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有一种工作的氛围及紧张感。
(5)校企共建协作管理。学校与多家平面设计企业签订校企共建协议。学校组织教师去企业考察调研,参与到企业的项目设计中去,与企业的设计师交流学习,了解企业的运行管理机制。引进企业优秀设计师入校授课,极大的发挥了企业优秀设计师的技能优势。同时,也提升了本校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及专业技能,让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与时俱进,更加适应社会及市场的需求,掌握更加先进的行业技术。受益最大的还是学生。学生的设计水平、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得到了提升,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6)教学资源开发。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编写基于工学一体化教学法的校本教材、教案、工作手册。建立丰富的案例资源库,开发各种多媒体课件及素材库,丰富了教学的需求,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校企共同开发数字化网络教学实训平台,对教学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课程教学环节的全面控制,尤其是网络课堂,提升了教学效率。
4结语
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应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法,就是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具有实践能力的技能人才。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应该敏锐的洞察到市场需求以及平面设计行业对平面设计人员的需求趋势,了解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的职业素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推动中职的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