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瑾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馆藏文献数字化成为了基层图书馆日益迫切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针对基层图书馆文献信息化发展进行分析,对大数据下加强文献信息管理的策略和方法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大数据;基层图书馆;信息化管理
现代图书馆资源早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文献资料,多种形式的电子数据资源在图书馆资源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然而基层图书馆原有的文献资源,不仅仅记录了众多的文化发展历程,也是图书馆从建立到发展过程中历经的各种变化和成就,是推进图书馆发展进步的关键内容。
一、基层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的问题
(一)文献信息化建设漏洞
文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传统文献管理往往是以实体文献的方式。随着当前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完善,当前图书馆大多数文献都有着图文并茂,视频记录的多种形式,与传统纸质文献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完善、整理和分类、储藏使用都与传统纸质文献大相径庭。在进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时,应当对数据信息科学管理把控,这样才能够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查询效率,提高管理工作效益。
而当前大多数图书馆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于信息的收集和管理都存在漏洞和缺陷,比如管理人员没有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对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当时残缺不全,重要的信息出现空白等。另外,一些基层图书馆在进行文献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使得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受到阻碍。
(二)信息化服务效果差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使得众多电子信息化设备得到了普及,为图书馆的高效化、现代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以当前大多数地区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区情况来看,大多数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依旧停留在初级阶段,也就是建设阶段。管理人员注重对传统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数字文献产出量低,信息提供效率低,导致这些有价值的文献和资料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影响了图书馆的信息化进程。
(三)信息资料利用率低
自动化管理手段能够促进资料的查询使用效率,有利于图书馆在未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信息记录。图书馆文献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尤其是要想充分发挥现代化图书馆的真正作用,带动文化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文献信息资料的利用和信息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基层图书馆在信息资料的建设上明显处于落后状态,对于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时代发展存在着差距。不少图书馆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没有转变理念,仍旧以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使得文献信息资料的利用效率很低,使圖书馆的信息资料传递受到了较为严重的阻碍。
(四)图书馆和档案馆资源整合不足
图书馆和档案馆对资源的整合缺乏经验,导致二者资源在整合利用上出现不少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图书馆对外开放性较强,档案信息类资源对外开放性较弱,一般情况下是由相关的机构或者部门在必要时才会对档案进行查询,这样导致在资源整合上难以使图书馆和档案馆进行有机结合,使知识信息服务出现了较大的缺陷,影响了图书馆价值的体现。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归纳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不仅仅需要制度的完善,还需有必要的技术作为支撑。二者之间相辅相成,没有技术难以实现信息化管理和资源共享,制度不足则会导致一些信息资源管理的混乱,版权侵权,资源质量差等问题也会出现。在国际发达国家中对资源的共享和管理实现了规范化操作,我国处于基础发展阶段,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技术,但是还存在网络信息管理不规范、技术水平落后和人员素质不足等请情况。
另外,我国基层图书馆在进行文献信息化管理和资源的转换上时,往往缺乏法规的掌握,忽视对信息的保护和法律问题,比如常见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使得图书馆发展受到阻碍。一般情况下,我国对于网络上的知识信息资源公开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得到权利主体的允许,第二是公共领域信息资源。在进行文献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二、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文献信息化管理对策
(一)加强文献信息化建设
资源信息化系统建设是图书馆资源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信息资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图书馆如果不能实现文献信息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大大降低了图书馆自身价值的实现。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收集和整理,通过编码和登记完成对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建立,同时完善搜索引擎的智能化、自动化建设。可以根据用户的登陆ID收集用户对常用关键词的搜索频率,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给用户智能化推荐相关的信息文档,这样能够极大地节省用户的查找检索时间,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管理人员来说,文献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还能提高效率,实现资源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有利于图书馆与时代接轨,获得更快的发展。
我国基层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依旧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传统文献信息管理的流程和方法都比较复杂,使管理人员和用户都感到复杂繁琐,影响了图书馆的实际价值。为此,必须抓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契机,以文化共享工程为依托,进行改善深化,加快基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二)加强信息化服务宣传与推送
图书馆文献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为了能够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文献资源的价值,使基层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当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广泛宣传馆藏信息资源,向社会主动推送信息化服务,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基层图书馆的现代化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地市级馆覆盖到县乡级馆,逐步建立了信息数据库,将图书馆内资源数据数字化,提供信息预览,PDF扫描文件在线查阅等等。首先应当将所有资源进行编号,并且进行数字化上传到服务器中,逐步完善特色资源数据库。其次,要建立起完善的智能化检索引擎,通过不同分类下的主题查找,快速锁定信息资料内容,并进行预览,查阅是否属于“有用”资料。最后,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发展和信息的收集整理中,优化检索功能,完善数据库资料内容,最终打造出高效的资源管理体系。
在资金保障的前提下,市场购入数据资源,要结合总分馆制度的实际,减少重复购入资源,建立特色资源。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建立起文献信息的共享平台,将一些有价值的公开信息资源上传到共享平台上,供用户进行选择下载和参考使用。比如当前比较人们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有微信公众号、微博、百度等等云端。
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建立起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系统,能够有效的服务用户,建立起更为广阔的图书馆用户群体,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将不同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用户在使用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用户提供了更加高效可靠的查阅服务,使图书馆文献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三)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大数据背景下电子信息化管理对管理人员素質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新月异的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种类繁多,各有千秋,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与时俱进的专业能力和计算机技术能力,这样才能够满足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管理的要求。
由此可见,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要通过专业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服务意识,锻炼好对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能力,这样才能够加快图书馆文献信息化管理的转型和发展。高层管理人员可以对图书馆管理人员加强教育,进行有效的考核,设计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提高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以主动积极的心态进行信息管理和服务,促进图书馆文献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四)注重人性化管理
在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树立起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在信息的收集、管理和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能够从用户角度出发,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改进。管理人员应当尽可能深入用户之中,增加与用户的交流和沟通频率,真正了解用户的想法和需求,不断完善自身服务水平。虽然相较于传统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有着较大的优势,但是同样存在着一些缺陷,管理人员应当在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推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化管理的进步。
三、结束语
图书馆文献信息化管理是一项较为系统和长远的工程,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地提升自身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管理水平,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和完善管理系统,这样才能够促进文献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性和正规性,从而使图书馆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程结晶.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容及其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03):57-62.
[2]谭影虹.从数字图书馆到数据图书馆——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范式转变[J].图书与情报,2016(03):75-78.
[3]马晓亭.基于情景大数据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推荐系统研究[J].现代情报,2016,36(04):90-94.
[4]陈近,文庭孝.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大数据服务研究[J].图书馆,2016(01):52-56+68.
[5]徐强,杨佳.阅读大数据——图书馆联合体的创新型数据服务探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05):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