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实践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2018-09-17 07:25张梦
青年时代 2018年18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

张梦

摘 要:在落实素质教育以及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时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导致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突破这一不足,我国许多高校艺术专业开始积极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保障社会实践在目前课程教学中的合理比重,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本文以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为切入点,具体分析社会实践的实践策略,以期为提高我国高校艺术专业的教学水平以及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社会实践;高校艺术专业教学;重要途径

一、引言

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老师除了需要保证学生掌握基础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站在理论知识的前提之上不断参与社会实践,在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充分发挥理论知识的引导作用。但是结合本文的实践调查可以看出,高校艺术专业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复杂,教学难度较大,因此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以及途径,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各类不足。

二、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在21世纪之后,我国许多高校进行扩招,学生的数量以及规模有了极大的提升,大部分的高校开始积极地开设艺术类的专业,其中与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结合相关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艺术设计教育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同时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一个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有了极大的发展以及转变,社会各界对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之下,设计艺术专业获得了繁荣的发展,但是如果站在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那么可以看出,目前的艺术设计人才还无法适应不同行业的实际需求,市场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许多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同时在市场上遭遇了一定的冷遇。

究其原因则在于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没有立足于市场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部分的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出现脱节,只注重纯粹艺术理论的传授以及机械的输出,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然而这一点却是艺术设计教育最为重要的。只有让学生在接受艺术设计教育的过程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应用经验,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主要以纯艺术教育为核心,受到了纯艺术教育的深刻影响,大部分的作品设计主要以艺术感觉的审美层面为主,同时,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主要以计算机以及手绘的形式来进行表现。其中实践教学是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一些学校和老师忽略了这一环节的有效落实,现有的师资队伍专业性薄弱,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之中所占有的比重较低,学生缺乏实践教学的平台以及机会,实践教学模式滞后。

三、高校艺术专业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

(一)合理的时间教学环节

要想积极落实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并有效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学校以及老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类影响因素,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联系的运行机制以及体系,对于艺术设计本专科专业来说,需要根据艺术设计专业以及实践教学的现实条件设置科学合理的计划方案以及实践教学目标,保障课程内容之间的完美结合,积极明确不同实践环节的考核办法,有效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其次,老师需要积极构建宏观的教学体系,保障实践环节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有效避免传统实验教学课程所带来的各类不足,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实质特点构建多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分析不同艺术专业学生发展的实质需求以及岗位人才培养的现实条件。

高校老师需要制定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大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明确不同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要求,积极的实现教学内容的细化以及科学化,让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之中利用个人所学习到的专业基本知识来进行有效的社会实践,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个人的人际沟通以及表达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高校艺术专业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积极构建多层次性地实践性教学校内外实习基地,与其他的专业相比,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同时该专业的实用性相对较强与社会联系比较紧密,因此在专业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与其他行业之间的紧密配合,通过各类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利用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以及平台。

(二)提高认识,强化理念,健全管理体系

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落实离不开老师以及同学的共同努力,老师除了需要保证整个环节目标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之外,还需要分析学生的实质需求,以提高整个环节的功能认识为前提,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的观念以及教学模式,建立科学完善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指导体系,为实践教学的合理安排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另外学校的管理层还需要通过学分制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学生能够主动地接受老师的引导,在主动参与以及实践的过程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以及作用,更好地了解实践教学的要求以及具体的内涵。

为了保障学生学习方向的正确性以及科学性,老师需要规定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指导书以及指导计划,结合学生的具体实践情况进行经验总结以及探讨反思。

(三)解放思想,放宽政策,促进教师结构的优化

教师个人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理念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环节的高效落实,因此学校需要注重解放老师的思想,不断放宽现有的管理规章制度以及政策,实现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建立一批高素质且稳定的实践教学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源上解决目前实践教学水平过低的现象。除此之外,学校还需要积极的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百分比,为老师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鼓励老师进行学习和深造,真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为学生实践性教学的有效落实奠定建设可靠的基础,不断为学生提供各类支持以及引导。

四、结语

作为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其中该专业的老师需要立足于实践教学的现实条件积极的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不斷的提高现有的艺术专业教学水准以及质量,为学生的成长以及就业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尚震,孙秀英.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3(07).

[2]孙秀英.艺术设计专业通过实践项目教学培养实用型人才模式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3(06).

[3]杜一宁.论装潢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J].美术教育研究,2017(17).

[4]张宇,阎延.从动画系列设计类课程的改革出发实施拓宽学生就业口径[J].才智,2015(15).

[5]叶国丰.构建“工作室制”教学平台,培养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02).

[6]杨明,马瑞,李姜昀,翟月,单胜,王玲.创新教育——高职图形图像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7]方华.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09).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
大学生社区法律服务的困境及对策
宁夏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情况调查及分析
新形势下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问题的探析
高等美术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分析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