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瑶 焦凤鸣
摘 要:我国执行的是双语教育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语言之间存在着不对应性,商务口译翻译是属于商务用语的一种形式,需要结合不同形式的商务活动来创建不同的语境,主要分为迎来送往、礼仪祝词、饮食文化、商务陈述、商贸洽谈、招商会展、庆典致辞等方向的口译内容。语言是翻译的基础,语言之间的不对应性让商务口译经常出现误译的情况,本文主要探讨了汉英语言的不对应性,提出了商务口译翻译策略。
关键词:基本语言;不对应性;商务口译;翻译策略
中国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不对应性,传统的编码解码的翻译形式经常会出现误译和“翻译腔”的问题,我们说商务口译属于一项具有很强的交际性的交流活动,主要目的是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达,语言的不对应性加上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容易造成沟通问题。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在进行商务口译翻译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两种语言不对应性的具体体现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语言的不对应性主要体现在词汇、语言结构和文化内涵上,需要通过不同的措施进行解决和弱化。
一、汉英语言不对应性体现
翻译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熟练地运用最为接近的、自然的、准确的对等语句,才能准确的传达原语所表达出的信息,译员需要做好语义、风格上的对等,这是商务口译翻译的基础,但因为语言之间存在的不对应性,想要完全实现语言对等几乎是不可能的,受这种情况的影响,翻译只能实现语言之间的一种相近的对等,不能做到词义相等或者对应。汉英两种语言不仅在词汇上存在着很多不同,语法结构和和文化内涵方面也存在着很多不同。
以下对三种不对应性体现层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词汇的不对应性。翻译学者曾经追求过两种语言“对等”的可能性,创造一种偏理想化的翻译形式,但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保证词汇和句式的对应关系,解码式翻译认为两种语言词汇从某种层面来讲能够实现对应,但在现实的翻译过程中,语言词汇经常后悔呈现出较为复杂的交叉关系。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着一对多、多对一、甚至没有对应词的情况,这些复杂的对应关系普遍存在,于是我们得出结论,汉英语言词汇层面存在着不可对应性。所以在翻译时,汉语中的动词转换成英语中的名词汉语中动词用的较多,除了动宾结构外,还有连动式、兼语式等两个动词以上连用的现象。英语则不然,一句话往往只有一个谓语动词,但英语中的名词比汉语中的名词用的多。基于两种语言的这一特点,在汉译英时常把汉语中的动词转换为英语中的名词。如:他善于观察。He is a good observer.在上述两句中,"照顾","观察"都是动词,但译成英语,则用的是名词care和 observer。不过,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也要把汉语中的名词转换成英语的动词。如:他的演讲给我们的印象很深。His speech impressed us deeply.
(二)语言结构的不对应性。汉语所讲究的是意合,而英语则是形合,形合主要借助的语言形式的翻译,包括词汇的表达手段,用来实现词语、句子的连接和组合,意合则是不需要借助任何的语言形式,单单通过词语和句子自身所具有的意义来实现逻辑关系的整理,来实现内部的连接。这种差异性让两种语言的结构存在着不对应性。
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三)文化内涵的不对应性。语言都是经历过长期的演化和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语言中的文化内涵会通过惯有的一种思维方式与语言形成融合,常见的文学典故和历史传说、风俗习惯等等,这些文化差异会对翻译工作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译员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语言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解,进行合理的处理,避免出现译文令人费解的问题,或者直接背离原文的含义,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两种文化的冲击,这种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想要要出色的完成翻译工作,必须掌握好两种文化,这远比掌握两种语言要难得多,因为我们知道词语必须在特定的文化和环境中应用才能够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商务口译翻译策略
(一)成语的处理。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着一个比较常见的特点就是,汉语经常出現成语的表达形式,成语在翻译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误译的情况,或者语言繁琐的问题,这种翻译形式很容易掩盖真正的句子主线,汉语成语具有形象生动,表意丰富的特点,汉语成语言简意赅,琅琅上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成语就好像一面镜子,能够直接反映出民族的文化特点。
同一词汇,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褒贬不一。例如“狗”字在汉语成语中通常含有贬义,而在英语中却不同。请看以下例子:狐朋狗 友:比喻不正派的朋友。a gang of scoundrels/a pack of rogues.例如:你也别过于相信那些狐朋狗 友。
汉英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从单词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例如汉语中:班门弄斧:display ones slight skill before an expert.历史典故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汉语是这样,英语也是如此。典故通常是不能按照字面对译的,典故通常要采取意译或解释或加注释的办法来翻译。例如英语中的"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eat no fish”是英语里的一个典故,是表示“忠诚”的意思。而“play the game”的意思是(比赛,游戏中)按规则做;正直诚实,光明正大。因此,上句可译成,“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