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
高秉涵曾经以为自己再也回不来了,含着泪喝下过来自菏泽的土,就是这样没希望回家的人回了家,心里才会怕,才会近乡情更怯。
过往的陌生人,我经常远远地看着他们的脸和眼睛,猜测他们过着什么样的日子,经历过什么样的人生。面相可以吐露秘密,但看见的那一点点仅仅是神秘世界的入口,进去了才会知道里面是怎样的曲折幽深。人的躯体是一副皮囊,它盛得下一个人的肉身,却远远盛不下人走过的路。
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看上去都是普普通通泯然众生,其实哪一个人心里没遇到过极难的关口,不曾反复掂量过这个现实的世界。人走一遭,八九十年,都会有难以言说的艰辛和痛苦。他不张口,外人便无从得知,而一旦得知,便是震撼。
我的采访,仿佛让我拿到一张通往别人内心的通行证,我幸运地跟着他们,坐着他们的独木舟,在他们的世界里一起去抉择、穿行、体验。
暑假中我采访到一位年过八十的老者高秉涵。他在时代的惊涛骇浪里沉浮颠沛,尽一切的努力不被一个接一个的浪头打翻——活下去。他的一生很辛苦,躯体的苦根本不值一提,他的折磨来自内心。
父亲为国民党工作,作为小学校长的母亲看到国民党大势已去,她不想让儿子一辈子受牵连,于是,在1949年亲手把他送进退到台湾的人流中。少年时在乱世中与母亲分别,再无相聚,也杳无音信。血肉相连的母子知道彼此在哪里,除此外却不知对方的一切。那种未卜的现在和将来,是介于生死之间、清醒与麻醉之间,让高老先生从少年起就对明天不敢期待,却又充满期待。
一个13岁的少年,在家里母亲、姐姐护着宠着,与世隔绝地享受着家庭的爱。突然间,没有任何过渡,一夜光景他就变成了一个流浪儿,夹杂在人心惶惶的溃败队伍中。再没有人嘘寒问暖,是冷是饿只能自己想办法,活下来是命,活不下来也不会引起丝毫涟漪,命如草芥,生死听天由命。
文明的外衣在丛林中已经不再需要,瞬间工夫,人又被扔回到弱肉强食的原始本能。高秉涵在逃生的队伍里经历着文明向野蛮的蜕变,远比想象的容易。他为了抢到一碗粥,烫伤了自己的腿,伤口溃烂生蛆,用烂布简单裹上,用尽13岁少年所有的力气,挤上了开往台湾的轮船。
逃难是个过程,开往台湾的船更像是目的地。经过了歇斯底里的争抢之后,总算在船上找到一个相对安宁的时空,而即将到达的目的地又是新的未知和争抢。台湾岛不是绿洲,更不是天堂。无依无靠地上了岸,有吃的,能住下,才能活。而这些对于一个没妈的孩子,无异于又把他投进了危险遍布的丛林。
没能力创造吃住,就从垃圾场开始。相当长一段时间,高秉涵在垃圾场和野猫、野狗争抢食物。没空心疼自己,也没工夫要尊严、想妈妈,跟猫狗争就要把自己当成猫狗。后来遇到了大陆来的乡亲,介绍他去火车站做小工,算是做回了人。一点一点,做工,读书,工作,算是走上了正轨。
十几年过去,兵荒马乱的年代渐渐尘埃落定,本以為一切都结束后能跨过海峡与母亲相聚,却没想接下去又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内心敌对。
少年一天天变成了青年,又变成了中年。高秉涵的心却始终停留在13岁时分别的那一刻,他需要妈妈。不是脱离不了母爱,从山东菏泽往台湾去那条死里逃生的路上,他已经脱离了母亲的庇护瞬间成人;他需要的是归属、是依靠、是寄托,一个人来到这片荒芜陌生的土地,浮萍一样生长,但没了母亲的注视陪伴,前行的每一步都像锦衣夜行,没个标志,没个目的。
高秉涵从垃圾场里与猫狗争食,到考上大学,再到政府机关工作,他每天都写信给母亲。他知道这信到不了母亲手里,但他仍然写,他要告诉母亲他的改变,他的进步,也要记起在老家的点点滴滴,亲人、邻居、小狗、小草、鸽子、冬瓜……没有照片,就用笔描述出家乡的一切,不放过点滴。但是每封信里都有两个字:想娘。
生命的前十三年,天天与母亲在一起。母亲围着他,给他做吃的、做穿的,教他读书写字,教他规矩分寸。以为可以一直这样下去,到老再告别。早知道有那么一天,但是很远才到来,而且相伴一路,有那么多的事要共同经历。但他绝没有想到,永别的那一天竟然那么清晰地出现,前一刻还在眼里,转眼就看不见了。这个看不见,和平时上学去拐个弯的看不见,看上去几乎一样:早上上学也是这样的,吃过母亲做的饭,背起书包,抬起脚就跑了,也是这样离开母亲的视野;这次也是,一个小包裹装着路上的全部,就那么上路了。平日里等儿子放学,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知道儿子放学饿,想着他爱吃这个爱吃那个,早早准备好,等他回来狼吞虎咽。可是那一别,儿子就再没有回头,再不会回家。儿子有多疼,母亲就有多疼。
把儿子送走,想到儿子在逃难队伍中要受的罪,想到逃到台湾去的孤独无助,母亲夜夜不能眠。死算什么,死的痛苦只消一会儿,结束了就不再有更多的想象,一死百了。跟死相比,这种思念,知道对方在却没有任何方法能让对方知道的思念,要痛苦上不知多少倍。
高秉涵自己都没有想到,想娘的心会越来越重。以为年纪大了,娶妻生子会让他淡忘,但每往前走一天,心里的负担就沉重一分。
高秉涵不敢娶妻,他总觉得自己早晚是要走的,回到菏泽,所以不能找台湾当地的女子,因为一走又是离别,他再不愿经受。
两岸在隔绝的日子里,他利用到国外开会的机会,想给山东菏泽的家里去一封信,揣在怀里去,愣是没敢寄出,因为走前领导千叮咛万嘱咐不能跟来自大陆的人交流,也不能往大陆寄信。一共“六不”,紧箍一样绷住代表团的每一个成员。高秉涵看着大陆来的学者,仿佛个个都是乡亲,仿佛个个都跟母亲有关,他想知道的太多,他想拉住他们仔细问问这些年所发生的一切,但也只能是想想。大陆来开会的同事也故意躲避着他们。就这样,彼此就在身边,但中间隔着的又何止千山万水。
但是,高秉涵并不甘心。他把信寄到美国的同学家,辗转再寄回大陆。这样一来,就把台湾的痕迹擦得干干净净,对自己,对母亲,都是保护。想想也是讽刺,不就是一页家书吗?儿子告诉母亲他很好,成家了,问母亲还在不在。但就是这简单几句话竟三十年没有寄出去。当时台湾与大陆不通邮,经由美国也不行,而大陆也经过了复杂的运动,别说台湾寄不出,就是到了大陆,也一样寄不到。
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争天下,打天下,就是对统治权的争夺。黎民百姓,升斗小民,左右不了时代,也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只能在争斗起伏的硝烟战火中艰难度日,苟且偷生。
信里装着高秉涵几十年的惦记,漂洋过海,舍近求远地到了大陆。回信等了好久。有一天,太太告诉他,香港寄过来的,大陆来信了。
突然,老茧遍布的心一下子变得脆弱纤细,不堪一击。从菏泽来的信摆在眼前,却连动都不敢动。三十年的思念,一开始像突然失明,疯狂地想摸到、看到、知道,因为距离能看见的时间太短;慢慢地,承认了这无望的空洞,不再徒劳,人不再挣扎,但心还在拳打脚踢;如今有人告诉他,有能看见的希望,他却突然安静了。这个信息太大太重,他不敢去碰。
高秉涵没敢把信拆开,放在怀里搂了一宿。老人对我说,他是怕啊。三十年,心里再苦,也是有个盼头。虽然不知道见娘的路在哪里,但是知道娘在终点,娘在等他。如今,把信盼来了。答案就在里面,娘在哪?娘怎么样了?娘还在不在?三十年过去,娘应该有80岁了,怕娘等不住了,所以不敢打开。
一夜过去,又过了一个白天。晚上,高秉涵终于打开了信。心急的呀,恨不得一眼就都看完,但是眼睛却又放慢了脚步,用最慢的速度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看,每一个字都是娘的目光。第一段看完,高秉涵就放下了信,不看了。果然,娘没了,去年刚没的。
虽然娘在娘不在,都是见不到。但娘活着,那个他曾经属于过的家就在,他就是个完整的人,他还有娘。高秉涵知道那是一个梦,可他宁愿在美梦里多待一会儿。高秉涵曾经期盼过重逢,虽然渺茫,但是他梦想着会有那么一天,母亲老得不成样,但还能相聚,哪怕就再看一眼。母亲走了,母亲的样子永远地停留在他13岁的记忆里。
曾经那么急切地盼望两岸能通信,在接到这封信之后,高秉涵却真希望两岸永远保持对峙,永远不要通邮,那样的话母亲就永远活在对岸,一直到自己去另一个世界找母亲。“两岸开放以后,我的一个同乡找到了妈妈,可是我的妈妈永远找不到了。”高老先生边说边流泪,说到哽咽处停下,用手背抹泪。
母亲的爱是不能被替代的。老先生说,弟弟给了他母亲的两件长衫,他挂在自己的书房里,每一次出行都要用头顶顶母亲的衣服,把娘的衣袖放在自己头上,就当娘摸摸。
人很奇怪,一辈子的时间用来学会控制自己,但是到老,却越来越像小孩,控制不了情绪了。眼泪也是一样。小时候逃难,一路走一路哭,到了台湾,一个人孤单还是哭;大了,慢慢不哭了;老了,又开始哭。高秉涵曾经说过一句话:“长夜当哭,一个没有在深夜里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他以为他的泪水都哭干了,到老才知道,人这一生,最不缺的就是眼泪。
我望着坐在面前的这位八旬老者,骨骼清奇,头发稀疏,看尽人间万象的眼睛已经开始浑浊。说起母亲,他泣不成声,一生受过的委屈只有在想到娘的时候才会吐出来。一位老者在你面前无遮拦地流泪是让人不知所措的,我只有他一半年龄,没有资格去劝慰他,也不能像安撫孩子一样去抚摸他,我只能坐在他的对面,望着他,用眼睛告诉他,你说的一切,我听懂了。
人活到80岁这个年龄,就不怎么在乎外界和别人了。所以,老先生可以说着说着就哭,流出泪水就用手背去抹。人的一生走的也许并不是一条直路,而是不断回到原点的旅程,老人和孩子,行为举止越来越相像。可是对我这个刚走到路中途的人来说,看着老者在那一刻变成一个孩童,心理冲击还是很大的。
高秉涵80岁,却一点儿都不恐惧死亡,他离终点越近,离母亲也就越近。80岁生日,从不过生日的他过了一回,心里许下了一个愿望,事后告诉太太还是“想娘”。
娘没了,故土就是娘。两岸关系恢复正常以后,高秉涵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心中有股莫名的怕,说不出怕什么,就好像当年不敢去拆大陆来的家信。离家越来越近,跟司机说:“你能不能快一点儿?”自己的话音还没落又跟司机说:“你能不能慢一点儿呢?”司机不知高秉涵是怎么了,他哪能知道这个游子此刻的心?高秉涵曾经以为自己再也回不来了,含着泪喝下过来自菏泽的土,就是这样没希望回家的人回了家,心里才会怕,才会近乡情更怯。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回家的。当年在逃难队伍中给过他帮助的国民党兵,纷纷故去,高秉涵在两岸恢复正常关系以后,就开始把大哥哥们的骨灰带回大陆老家。在他心里,这是报恩,当年如果那支败军不让他跟着,那些老兵没有给他一口吃的,他就活不到台湾。当年他们把他带去,今天他就要把他们送回。二十多年,他往返大陆不知多少趟,把一百多位老兵的骨灰送回大陆的亲人的手里,落叶归根,让他们在天上能看见自己回了家。
从战乱到隔绝,到冰融,高老先生一辈子盼的是团聚,是能回到那个完整的家;对割据的两块土地,是统一。老先生本以为通邮、通航以后就能通心,但是人心远比海峡更深不可测,心路上的机关和障碍也远比想象的更幽暗复杂。两岸是一家,是高秉涵心中的天经地义;到了他孙女,教科书上白纸黑字写的“台湾是国家”,淡水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不只是他的孙女,所有台湾人的孩子都这么受教育。高秉涵带着孙辈到真正的最长河流去看,面对着磅礴的长江、黄河,跟他离家时一般年纪的孙辈们除了“哇”的感叹,丝毫不觉自己与这里有着血脉的联系。
当年的分割已经是错,为什么在还没有能力改正这个错误的时候,不是先放一放、等一等、看一看,而是要急于再制造一个新的错?骨肉分离还不够痛吗?母子、夫妻老死不能相见还不够残忍吗?
他悲从中来:连自己的命运都左右不了,还想着能影响更多、更大?一辈子盼团圆,盼来的却是破镜不想重圆。这不是让他自己的一生变得虚妄?但是,老人的智慧又让他看到更远。
当年,他来到台湾不是也想着两岸就这样隔绝下去了,不会想到几十年后还会冰融雪化,他还能再回故乡。几十年对人来说很长,对历史来说不过一瞬,现在孙辈们受到的是“文化台独”的熏染,但是他们血管里爷爷、爸爸的血还能被换掉吗?开口还能不说闽南话?提笔还能不写方块字?活到现在,他渐渐感知到与亲人故土之间的神秘纽带,看不见,但永远存在。
老先生在坦然,甚至欢快地走在人生旅途的末段。他一生坎坷,内心饱受折磨,他平静地等待与母亲相聚。
我更希望他长寿。
杜宇摘自《懂得》(东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