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志红
(山西省太原市侯丽萍风湿骨病中医医院风湿三科,山西太原030006)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及脊柱部位所发生的慢性炎症为主的一种周身性疾病,多累及韧带、肌腱及滑膜关节,导致韧带出现钙化僵直现象,进而使患者活动受限,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眼睛、心肺等重要器官均存在损害,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强直性脊柱炎具有临床发病率较高,多发生于男性青壮年人群,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应用补肾强督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为肾虚督寒型,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中男 31 例,女 9 例,年龄 36~73 岁,平均(49.22±4.26)岁;观察组 40 例中男 33例,女 7例,年龄 38~75岁,平均(47.67±4.37)岁。两组病例在性别和年龄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1.2 排除标准 排除哺乳期即妊娠期女性患者、其他血清阴性脊柱关节并患者、磺胺类药物过敏者、严重脊柱关节畸形患者、精神疾病患者。
观察组采用补肾强督法治疗,我院自拟补肾强督祛湿汤组方:鹿角胶(烊化)、附子(先煎)、生甘草各10 g,金毛狗脊、桑寄生、葛根、白芍、青风藤各30 g,茯苓25 g,威灵仙15 g;上述诸药以水煎制,每日1剂,取汁250 mL早晚分服。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40)治疗,第1周给药剂量为0.5 g,每日1~2次,第2周开始每周递增0.5 g/d,直至2.0 g/d进行维持治疗,若患者治疗不佳时可将剂量加至 3.0 g/d,维持量需在 1.5 g/d 以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给药剂量。
依据病人总体评价(PGA)、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脊柱疼痛(VAS)评分、脊柱炎症(BASMI)评分等4个方面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估,与治疗前初始值相比,4项评分指标中超过3项改善幅度超过20%,绝对分值中至少有1分的进步,若一项改善幅度未能达到20%,与初诊相比无明显恶化[2-4]。
依据《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评价标准[5],制定疗效评价标准。近期控制: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临床体征均已恢复正常,连续服药即可保持缓解状态;显效:经3个月治疗后症状、主要体征改善超过2/3以上且病情稳定;有效:经3个月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1/3以上,但未超过2/3;无效:治疗3个月内中医症状主症与次症均得到改善,但病情不稳定,主要体征改善幅度不超过1/3。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组间数据比较,计数资料以(n,%)进行描述且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控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1。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例)
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病例VAS评分、BASFI、BASDAI、BASMI、PGA 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指标对比 (分,±s)
表2 两组疗效指标对比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
强直性脊柱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竹节样”改变,可将其归属于“竹节风”“大偻”“脊痹”等疾病范畴[6]。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炎病变为标志的慢性炎症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处肌腱、滑膜关节及韧带,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存在严重影响,大幅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此,有效控制关节炎症的发生,控制病情发展,促进受损关节加速修复,是现今中医骨伤学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7]。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较多,包括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熏洗、推拿等,具有多水平、多环节、多途径调节改善的作用,其中中药内服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独特疗效,且临床疗效较为稳定,受到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肯定。
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致病机制是扶正祛邪、补肾强督,我院自拟补肾强督祛湿方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方中金毛狗脊作为君药,具有坚脊骨、补肝肾、利关节、除痛麻等临床功效;附子作为本方臣药,因其性善走、辛温大热,是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桑寄生具有强筋骨、补肝肾、祛风除湿之效,与附子同为本方臣药;白芍、威灵仙、葛根、茯苓、青风藤等具有除湿、通经络、除痹阻、升举阳气之效,故上述诸药作为佐药;鹿角胶具有补督脉血气之效可作为引经药,加用生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可达标本兼治之效,具有温补肾阳、强壮督脉、祛湿除痹、益肾温经之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补肾强督祛湿法治疗的控显率高于对照组,且经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 VAS 评分、BASFI、BASDAI、BASMI、PGA等疗效指标优于对照组,提示相比于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补肾强督祛湿法治疗AS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脊柱疼痛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补肾强督法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感,基于此,补肾强督法可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普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