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一清
离我们最近的,往往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比如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着汉字,却很少去想一想,这每一个汉字背后,到底有着怎样丰富的内涵。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的《身边汉字·花草字传》就是一套从汉字里寻找传统文化之美的书。由《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点评嘉宾、《百家讲坛》主讲人张一清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主考官、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梁艳读,是国内首套可以随时听读的“说文解字”类图书。每篇文章配以二维码,可以在翻阅图书的同时扫描听读相关文章,使读者能够立体感受汉字的音韵之美。
“若木”指的是神话传说中远古时期的一种树。《山海经》里面就曾经数次提到过它,例如《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泂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还有《山海经·海内经》:“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
再参照郦道元《水经注》:“灰野之山有树焉,青叶赤华,厥名若木。生昆仑山西,西附西极也。”还有《淮南子》:“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等记载,我们可以获得这样一些信息:第一,若木是绿叶红花;第二,它生长在西北方的昆仑山上;第三,它的树梢挂着十个太阳。
树梢挂着十个太阳这种说法,与东极神树“扶桑”的传说简直如出一辙。李白的《上云乐》就有诗句云:“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而屈原的《楚辞·天问》中“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更是直接道出了如果太阳没有出来,若木的花怎么可能光芒四射呢?
然而,古代也有人认为“扶桑”和“若木”指的其实是同一种神树,只不过在东方时称“扶桑”,在西方时则叫“若木”。也有人认为它们原本就是同一种树的不同名称,所以在东方时也可以称之为“若木”,例如唐代李峤的诗《日》:“旦出扶桑路,遥升若木枝。云间五色满,霞际九光披。”李贺的《苦昼短》:“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宋代赵以夫的《万年欢》:“蓬莱外,若木扶疏,万年枝上长好。”
有关“若木”名称的由来,古代有人认为是由于这种传说中的树外形很像桑树,所以寓意“好像桑木”。
而“若”之所以具有“好似”“假如”等意思,与它最早的意义是有关联的。
“若”的甲骨文字形是一个人用手理顺头发的形状,最初意思是“理顺”“顺”等。“顺”则隐含着“从”的意思,而如果跟从某种事物或人,那么,就可以看作是以那种人或事物为标志,目标是做到与其相似。我们现在比较常用的“假若”,其实也暗含着“假设出现某种类似的情形”这种意思。
“若木”除了表示树木,其实它还是古代一位名人的名字。
徐若木,其父乃是辅佐大禹治水有功的伯益。他是伯益的次子,由于父亲的功业而被封在古代的徐城并建立徐国,遂成为徐姓的得姓始祖。
按照远古帝位“禅让制”,原本大禹已将部族联盟首领的位子禅让给伯益,但是,不曾想大禹百年之后,他的儿子夏启却挑起了争端。夏启决意废除“禅让制”,转而用家族内部子孙相继的“世袭制”取而代之。因此,夏启与伯益便不得不兵戎相见,最终夏启杀死伯益继承了帝位。这一事件也正式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王位世袭制的序幕,并且影响中国数千年。
当然,徐若木所建立的徐国由于地处远离王畿的偏远地区,所以当时他得以偏安一隅,专心经营他自己的领地。
当徐若木建立的徐国传到他的第三十二代孙徐偃王时,徐国的国力已然今非昔比,周边三十多个小国都成为向它进贡的属国。因此,徐国从国都城墙的制式再到其他方面,均开始突破周朝对诸侯国的管理制度。这一切无疑引起了周王朝的警觉与猜忌,结果是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兵戎相见。
但是这一次,据说徐偃王由于不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所以不战而退,自己主动退隐到山中。而且,敌对的周王朝恰好也充分领会了徐偃王的用意,因此双方握手言欢,徐国得以继续存在。
虽然后来徐国被楚国削弱,最终又被吴国所灭,但是在徐国存世的1600年时间里,产生于那里的灿烂文化,如青铜铸造、彭祖养生等,却一直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巨大影响,而且还成为吴、楚文化的重要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