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信息技术支撑农科教合作模式创新探索

2018-09-17 10:07胡以涛倪峰
中国教育网络 2018年8期
关键词:专家基地信息化

文/胡以涛 倪峰

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之一,目前有两个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近年来,学校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撑,整合教师、基地、学生各方资源,探索建立支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相结合的“1对多”信息化支撑模式,以信息化突破时间和空间地域分布限制,发挥农林专业特色优势,整合高校和地方资源,加强高校和农业生产一线、农业基地的联系,支撑农业人才培养、学科研究和开展农科教服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业大学学科特色决定农业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离不开农业一线实践,并最终服务于农业生产一线。学校尝试的“百名教授兴百村”“科技大篷车”等农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有机结合模式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时空限制,校地对接效率低、成本高,急需探索新途径。传统农科教合作模式面临如下问题:

1. 如何突破时间和空间地域限制,化解高校教学科研与地方农业服务之间矛盾;

南京农业大学

2. 整合高校、基地和生产一线资源,支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提升科研效能和地方服务水平还需要找到新思路;

3. 更好地开展农业服务、提升高校地方服务水平需要探索多样化的途径。

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1.搭建校地信息化支撑平台,整合对接各方信息数据

(1)建立以互联网+物联网为基础的网络专家工作站(网络版)

建立了网络专家指导中心。在学校建立集中式网络服务支撑平台和处理中心,开发集成服务门户,在基地建立分布式物联网数据传感系统,利用视频监控技术、物联网传感技术,实时采集基地的生产环境视频和图像,包括土壤温湿度、环境温湿度和光照数据,以提供远程决策支持。

通过网络专家指导中心,专家、学生、基地技术员可以实时查看生产基地状态,感知实时传感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辅助生产决策。专家和基地可以进行互动、在线解答问题、在线信息发布处理。专家可以远程实时感知基地生产状况,开展远程指导、远程会诊。相关数据可作为支撑学生及科研的基础数据。

(2)建立以手机移动终端为主的远程科教服务平台(手机版)

建立手机移动指导系统(南农易农),利用安卓开发平台,开发了支持智能手机的南农易农,南农易农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①每日农事②稻麦科技③农业要闻④政策解读⑤易农论坛。

该平台内容以稻麦、果蔬生产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为重点,把学校丰富的农技推广数据库、教育培训系统、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系统、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等信息通过手机APP等平台推送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中。基地通过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提出问题,教师学生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实时互动,农民还可以通过平台结识行业朋友。

平台发布以来,完成近百个专题视频录制发布。通过校内主播教室、远程录播教室、资源管理系统发布30余门科技培训课程;师生共同参与制作专题科教微视频近百个,通过APP终端发布农业生产微视频,为农民和种田大户提供更鲜活的视频资料支持。

(3)建立以精准决策支持为主的智慧农业服务试点(智慧版)

通过前期的物联网技术及专家决策支持,在条件较好的基地建立针对特定作物的精准支持系统。主要是布设全套智能控制设施,平台实时采集数据,结合遥感及GIS数据,根据专家系统提供精准决策。

通过该阶段的实施,在部分基地上,探索以稻麦精准生产过程管理,基于多要素耦合的生产过程精准决策,减少生产资料、肥料投入,提高生产质量和品质,为规模化精准生产提供信息化支撑。

2. 探索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结合的信息化支撑模式

系统在高校专家与农业生产基地、专家与农民、专家与学生之间建立了虚拟的、紧密的关联关系,创新了农业科教服务合作新模式。通过整合基地、学校信息,探索了“专家+网络+基地”的信息化支撑农科教服务模式。传统的基地服务是1个专家对应1个基地,在该模式下,通过网络支撑,转变成网络上1个专家服务多个基地,同时1个专家可以带领多个研究生,对多个基地的生产过程信息,进行全程化监测、全程跟踪指导。通过这个模式吸引和锻炼了更多的研究生、教师参与。由信息化系统记录的生产及指导过程数据,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成效与经验

信息技术开启农科教服务新模式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创新了“互联网+农业”的新型服务探索,不仅可以突破时空制约,实现专家稀缺资源的充分利用,还能有效化解专家联系基地与开展教学科研存在的冲突,并及时保存相关智力成果,支撑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该创新对发挥稀缺专家资源潜力、变革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惠及更多农业基地、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水平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建立“专家+网络+基地”农科教服务新模式,取得如下成效:

1.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效益效果有新突破

该平台实施以来,先后带动了学校100余名教师,300多个研究生参与实战锻炼,直接培养的校内人才超过500人。为实践型人才培养开辟了一条信息手段支撑的新路径。特别是利用该项目,锻炼了一支从事农业物联网的优秀团队,目前该团队已承接了若干省级以上大型农业物联网项目实施。其中,该平台还产生和记录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基础数据,这部分数据,为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径。

2.科技服务质量和数量实现双增

通过该模式实施,大大提升了科技服务的质量,扩展了服务的数量。通过信息化支撑,原来的长时间如半年或几个月才能到基地一次,变成每天都可以实时对基地信息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开展指导,服务时效大大缩短,服务效率显著提升。试点工作结合新农村研究院、基地和工作站建设。先后完善和建成了常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淮安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宿迁、灌云、南京、灌南等地完成了4个特色产业基地,建立分布于海南、云南、四川、江苏等地的19个专家工作站及10余个示范点,示范基地总数超过预期。

虽然试点项目内容还将根据技术、形势与服务模式变化而不断进行优化与调整,但通过试点项目建设,基本实现了试点预期目标,节省了时间和路途成本,基地技术服务工作预计每年可为每位专家节省差旅费数万元,提高了专家参与基地服务的工作效率。

未来,我们将着力针对我国农业产前、产中与产后的科技服务主要难题,结合教师学生科研教育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发挥高校专家智力成果效益。学校会进一步加强对该项目的行业特色挖掘,建立信息化科技助农行业标准,整合吸收农民经验,理顺学校新农村服务信息化的组织架构,构建管理服务团队。加强与企业合作和商业推广,建立面向中国农业的整合科技服务平台,打造服务品牌,建立高校新农村服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投入多元化、管理标准化、运行市场化。

左明章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专家点评

该案例以信息化为支撑突破时空限制,发挥农林专业特色优势,利用高校教育科研和培训服务资源,加强与农业生产一线、农业基地的联系,开展农科教服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整合教师、基地、学生多方资源,建立网络专家工作站、远程科教服务平台、智慧农业服务试点,探索出一条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互联网+农科教”服务模式,实现稀缺专家资源的充分利用,化解专家联系基地与开展教学科研存在的冲突,保存和分享农科教相关智力成果,拓展了农业基地及涉农人员培训规模,同时降低了技术服务成本。

“互联网+农科教”服务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多方资源整合的体制机制,寻求在信息化建设更多的经费和技术投入,持续推进平台课程和资源建设,提升农科教资源供给和服务水平,探索高校新农村服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本案例为信息化环境下农林等应用型学科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提供了新思路,自主研发的南农在线、易农在线等远程服务平台和“互联网+农科教”服务的成功经验也值得借鉴和学习,建议在全国有条件的涉农、涉林院校推广。

猜你喜欢
专家基地信息化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致谢审稿专家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我的基地我的连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专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