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二语动机研究:理据、问题与对策

2018-09-17 01:49端义镭
英语知识 2018年3期
关键词:质性二语研究者

端义镭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

1. 引言

上世纪90年代,二语动机研究出现教育心理学转向,研究者开始关注特定学习情境中个体的语言学习动机。随着研究的深入,二语动机因时间推移和环境改变出现波动的现象逐渐受到重视,研究者尝试对动机的动态性进行阐释。D rnyei和Ott(1998)提出二语动机过程模型(process model of L2 motivation),依据行动过程将动机分为:行动前阶段(选择动机)、行动中阶段(执行动机)和行动后阶段(动机反思)。该模型虽考虑到时间维度,但其流程图所展现的动机的线性发展特征未能在众多学习者自述的动机变化过程中反映出来,无法准确解释实际观察到的二语动机现象(D rnyei等,2015b: 4)。

目前,二语动机研究已发展至社会动态阶段(D rnyei和Ushioda, 2011:74),此阶段最具影响力的是D rnyei(2005, 2009)提出的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它是一个由理想二语自我(ideal L2 self)、应该二语自我(oughtto L2 self)和二语学习体验(L2 learning experience)组成的三元架构,前两者合称为二语自我导向(L2 self-guides)。尽管自我导向在与现实自我的互动中会不断“升级”或“降级”(Henry,2015a),D rnyei本人也一直强调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动态和多维属性,但传统的线性因果关系范式在实证研究中仍占主导地位,研究者依然倾向于采用基于大样本的截面研究设计和线性统计方法,无形中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处理为范畴系统,将二语自我导向处理为去语境化的静态概念。可见,若要充分阐释二语动机的动态特征,基于线性因果关系研究范式采用日益复杂的研究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学界需要一场彻底的范式变革,运用凸显时间、环境敏感性和非线性发展特征的理论来重新审视二语动机,此时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s Theory)就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

2. 动态系统理论概述

动态系统理论源于数学领域,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应用语言学界。研究者使用过复杂非线性系统(Larsen-Freeman,1997)、动态系统(de Bot等,2007;de Bot, 2008;Verspoor等,2011)、复杂系统(Larsen-Freeman & Cameron, 2008)和复杂动态系统(D rnyei, 2014; D rnyei等,2015a,2015b;Larsen-Freeman, 2015)等术语,它们之间基本可以互换(李兰霞,2011)。

动态系统理论可概述如下:1)动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持续变化,可用方程x(t+1)=f(x(t))表示,即系统在下个时间点t+1的状态由当前时间点t的状态变化而来,这是一种迭代(iterative)过程。2)动态系统具有全关联性(complete interconnectedness),内部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某一要素的改变带来其他要素的改变并可能导致系统整体发生相变(phase shift)。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引发系统的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使其自发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3)动态系统通过自组织易进入吸态(attractor state),即暂时的动态平衡状态,它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优先状态。此时扰动(perturbation)仍然存在,扰动幅度过大则可导致系统突破当前吸态。与吸态相对的是斥态(repeller state),它是系统呈现剧烈波动的状态。4)环境不是动态系统的背景因素,而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系统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环境。5)动态系统对初始条件(initial conditions)具有敏感依赖,初始条件的细微改变可诱发系统行为的巨变,称为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与之相关的是非线性(non-linearity)的概念,即系统的可变因素与其长期影响力之间不成比例。有时微小的扰动产生极大的效应;有时很大的扰动却被系统吸收,因此系统整体行为未见明显改变。非线性发展难以精确预测。6)动态系统是相互嵌套的(nested),每个系统都可能是其他系统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也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特性。

简言之,动态系统理论强调系统内部要素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重视系统不断对内外刺激做出反应的自组织、自适应过程以及由此涌现的整体行为的改变,凸显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由此导致的非线性发展及其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可预测性。

3. 运用动态系统理论研究二语动机的理据

二语动机随时间推移和环境改变而改变,对动态性的阐释是深入理解二语动机的前提。即便以往没有将动态系统理论为框架的研究对二语动机的变异性也有涉及。Hotho(2000)指出,语言教师能感受到学习者的短期动机水平会因课堂、作业、考试等因素呈现波动状态。Gardner等(2004)和D rnyei 等(2006)则注意到二语动机变化的一种长期趋势,即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学习者的动机水平可能会逐渐减弱。周燕、高一虹等(2009,2011)跟踪研究了中国五所院校的学生,证实内在兴趣、成绩、学习情境、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信息媒介等动机类型在大学四年间强度会有所变化。上述研究表明,二语动机水平可在时、日、周、月、年等不同时标(timescale)下呈现波动状态。Larsen-Freeman(2015: 13)进一步指出,二语动机在较大时标下看似稳定的状态可能是由若干较小时标下的波动状态组成的(见图1)。当然,二语动机在发展过程中的确可能会暂时表现出较为稳定的状态;换言之,动机的变异性之中蕴含着稳定性。Koizumi和Matsuo(1993)发现,日本学生在升入初中后英语学习动机会经历一个从突然下降到趋于稳定的过程。若根据动态系统理论,可认为此时学生的二语动机系统发生相变、进入吸态。动态系统理论的显著优势就在于能够合理解释观察到的兼具可变性和稳定性的二语动机现象。

图1 不同时标下动机水平的波动情况(Larsen-Freeman, 2015:13)

上世纪90年代起,环境成为二语动机研究考量的重要因素,但多数研究视环境为稳定不变、先于学习者存在且独立于学习者之外的背景因素,只关注环境如何影响二语动机,忽视了学习者作为行为主体对环境的意义建构和能动作用。事实上,学习者和环境之间存在双向作用。Campbell和Storch(2011)发现,环境对二语动机水平的涨落有重要影响,但学习者若有成熟的理想二语自我,就能保持动机水平的稳定,即使在易导致动机衰减的环境中也能克服不利条件、持续付出努力。Ushioda(2009:220)的环境中的人关系动机观(Person-in-Context Relational View of Motivation)强调,二语动机研究应将学习者视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身份认同、有独特历史和背景的主体,重视具有自我反思能力的学习者与社会关系、活动、经验、宏观/微观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这既符合当下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又与动态系统理论的观点一致,即环境可塑造个体的特征和能力,但个体也会积极选择和操控环境因素为其所用(van Geert &Steenbeek,2008: 83)。任何将环境从二语动机研究中割裂开来的研究思路只会将动机视为孤立不变的个人特质,无法全面揭示动机的复杂性(郑咏滟 温植胜,2013)。

动态系统对初始条件敏感,呈非线性发展,这与二语动机的变化特征相符。很多语言教师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教学环节中的些许改变可使A班学生的学习动机显著增强、该堂课的参与度大幅度提高,但对B班学生却不适用,即便极力鼓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依然不见成效,而且同样的情况第二次作用于A班学生也不再有效。出现该现象的部分原因在于两班学生的初始条件不同,同班学生两个时间点上的初始条件也不同。若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愿景(vision),且学习者个体、学习环境和时间等因素协调作用、形成合力,在特定诱因的作用下就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涌现出超常规的动机,这就是有关二语学习的定向动机流(Directed Motivational Currents)(Muir & D rnyei, 2013; D rnyei等,2014,2015a)。

综上所述,动态系统理论对于变异性、稳定性、非线性发展的解释力以及对环境因素和初始条件的重视都使其非常适合用作二语动机研究的理论框架。此外,动机与其他学习者因素,如性格、学能、认知风格、学习策略等互为影响,而学习者因素又与学习过程互为影响,从动态系统理论的角度看,它们构成了个体二语学习系统各层级上的子系统。

4. 运用动态系统理论研究二语动机的问题与对策

尽管以动态系统理论为框架研究二语动机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但在可行性方面存在不少问题。de Bot和Larsen-Freeman(2011: 18)曾提出疑问:如果万事万物彼此关联,怎么可能将某事物同其他事物分离开来进行研究?如果事物的发展是非线性的,怎么可能做出正确的预测?相应地,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研究二语动机所面临的困难可表述为两个方面:1)为动机系统的非线性发展建模;2)考察动机系统的整体运行和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非聚焦于系统内部的特定单元,如某个或某些特定的动机变量(D rnyei等,2015b: 2)。

传统科学研究遵循线性简化论思维(Larsen-Freeman,1997: 142),先对各变量及其相关因素逐个进行研究,然后把发现汇集起来求得对整体的解释,这违背了动态系统的全关联性思想,而对线性因果关系的重视又与动态系统的非线性发展背道而驰。此外,在传统科学研究中,研究者解释研究发现的目的是建立可检验性假说(testable hypothesis),以期对研究对象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尽可能精确的预测。但动态系统的发展呈非线性特征,研究者能对系统已有的变异进行解释,但却很难对未来的变异做出精确预测,因此以动态系统理论为框架的研究意味着“解释和预测的分离”(Larsen-Freeman & Cameron, 2008: 72)。由此可见,动态系统研究范式与传统科学研究范式难以相容,研究者若基于动态系统理论开展动机研究,就会发现缺少较为成熟的研究模板可供借鉴。这或许能解释为何研究者大多数时候只是在“谈”要以动态系统理论为框架开展研究,但却很少会这么去“做”(D rnyei等,2015b:1)。实现动态系统研究范式的可操作化是目前二语动机乃至整个二语习得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动态系统理论源于数学领域,但社会科学以具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人为研究对象,社会的动态情境相互嵌套,形成多层级结构,情况极为复杂,使用纯粹的数学建模方法研究二语动机不太现实(ibid. :3),也不符合大多数研究者的专业背景。较为可行的对策是采用软科学方法(soft approach),即从自然科学中借鉴与动态系统相关的隐喻性术语,将其与社会科学的质性研究方法结合,用以解释实际观察到的二语动机发展的种种现象。鉴于动态系统发展的非线性和系统行为的涌现性在发生之时难以准确把握,de Bot和Larsen-Freeman(2011)建议研究者采用回溯法开展研究,即从系统结果出发,回顾系统的某些组成要素如何影响系统的发展路径从而造成当前的结果模式。回溯法之所以具备较强的可行性是因为动态系统的结果模式通常数量有限,而这又源于系统的自组织能力。自组织是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也是系统变异自由度降低的过程,带来的是系统可能出现的结果模式数量大幅度减少。

遵循该思路,D rnyei(2014)倡导运用回溯质性建模法(retrodictive qualitative modeling)开展二语动机研究。具体分三步进行:首先通过课堂观察、师生访谈等识别出学习者原型(learner archetype);接着确定符合原型特征的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轮或多轮半结构式访谈,获取具有饱和度的描述性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识别出导致原型出现的影响因素组合,分析它们如何使原型具备典型动态特征(signature dynamics),勾勒出相应的动机变化轨迹(trajectory),完成模型构建。回溯质性建模法可使研究者在不依赖传统简化论和线性因果关系范式的前提下,从具有个性化特质的情境中抽象出关于动态系统变化特征的概括性结论。回溯质性建模法属于质性研究范畴,其研究发现在推广性(generalizability)上虽不及大样本的量化研究,但研究聚焦的是动态系统典型的发展轨迹和结果模式,因此至少部分发现会在类似情境中再现。正如D rnyei(2014: 89)所述,重要的质性研究发现能带给读者“共鸣”,有助于他们结合各自情况得出自己的理解并将其应用于其他情境中。可以说,回溯质性建模法能够抓住动态发展的社会情境所涌现出的共性特征(ibid.:90)。

Chan等(2015)通过对教师进行小组访谈从中学英语课堂中识别出七种英语学习者动机原型,接着对教师推荐的契合原型特征的学生进行回溯访谈,从质性数据中构建出七种原型分别对应的动机变化轨迹,归纳各自的典型动态特征,验证了回溯质性建模法在二语动机研究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但研究同时指出,教师推荐的学生并不总是符合学习者原型,部分原因可归结于行动者—观察者效应(actor-observer effect)(Robins等,1996)。个体倾向于将自己行为的动力归于外在情境,而将别人行为的动力归于内在性格,因此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解读与学生自己的解读之间可能存在偏差。此外,动机结构不同的学习者在课堂上可能表现出基本相同的行为,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和研究者无法观察到的课后行为;即便两名学习者在课堂和课后的学习行为都基本相同,也不能完全肯定他们具有相同的动机结构,因为不同的动机在特定时间点上也可能外显为相同的行为(Papi & Temouri,2014)。由此可见,单纯依靠教师经验或研究者观察来确定学习者原型及契合原型的学生可能不够准确,替代方案是采用调查问卷,对问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对确定的研究对象进行回溯访谈,勾勒出各类学习者原型的动机变化轨迹。此时,单纯的质性研究变成了混合研究。

回溯质性建模法适合分析二语动机系统为何进入、保持或突破某种吸态,为何表现出某种动态结果模式,其所构建的动机轨迹图通常只反映大致趋势而非精确数值。若要深入探究二语动机的变化发展特征,研究者需采用“密集的、纵向的个案数据”(van Dijk等,2011: 62),较为常规的做法是采用跟踪访谈(Henry, 2015b; Yashima& Arano,2015)。但若要对动机的变异性做精细评估、凸显发展过程的迭代性,则需让研究更具量化色彩,而将通过观察、访谈、日志、有声思维、刺激回忆等方法收集的质性数据用于对量化数据的补充和验证。根据对时标的具体要求,研究者可选择微变化法(microgenetic method)或跟踪混合研究法(longitudinal mixed method)。

微变化法要求研究者在特定时段内对受试进行高频度观测,对所得的数据从变化的路径、速率、广度、原因和变异性五个维度进行精细的量化与质性分析(文秋芳,2003: 316),适合研究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变异性特征的语言习得现象或心理构念(王峥,2016: 68)。

Waninge等(2014)通过转数计(Motometer)对四名中学生两周内在德语和西班牙语课堂上的动机水平进行了集中测量。转数计是类似温度计的柱状图,从底端到顶端取值为0—100,数值越大表明动机水平越高。受试经过培训后,在课堂上每隔五分钟自评动机水平,并标注在转数计上。研究者对转数计、课堂观察记录和动机/态度问卷综合分析后指出,二语学习者的课堂动机水平有较强的波动性,但也存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动机与课堂情境密不可分。该研究实现对动机较为精细的实时测量,并对学习者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进行了细致分析,值得在二语动机研究中推广。

使用转数计可以分钟为时标研究二语动机的波动情况,比之更精细的是MacIntyre(2012)倡导的个人动态法(idiodynamic method),它做到了以秒钟为时标的测量。具体分四步进行:研究者首先录下受试完成特定交际任务的视频;然后在Anion Variable Tester软件的播放窗口即刻回放视频,受试边观看视频边借助软件标记研究所要考察的动机变量在每秒钟的取值,软件自动生成变量值波动图;接着通过刺激回忆让受试对变量的波动情况进行描述和解释,全程也需录音或录像;最后由研究者将音视频材料转写为文字资料,结合动机波动图进行分析。MacIntyre和Legatto(2011)和MacIntyre和Serroul(2015)运用个人动态法成功考察了特定交际任务下二语学习者的交际意愿和趋近/回避动机的即时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学习者的动机水平在即时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不断波动,这是任务难度、即时情境、二语水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微变化研究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在极小的时标下精细地描绘出动机的迭代变化过程。

Piniel和Csiz r(2015)的研究可被视为跟踪混合研究法的典范。研究者在14周内对21名大学生进行了6次问卷调查,涉及对二语动机、写作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的重复测量,并将学生的写作成绩和对课程看法的书面汇报作为对问卷数据的补充。研究者在分析问卷数据时使用了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latent growth curve modeling)和变异性分析(variability analysis)等方法。前者是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一种分析方法,可在重复测量的条件下对个体随时间变化的线性或非线性发展趋势进行探索(Byrne, 2010);后者则涉及再抽样技术和蒙特卡罗模拟,用于比较个体(或群体)之间在某个变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程度是否具有显著差异(van Dijk等,2011)。此外,研究者还使用平滑技术绘制了二语自我导向发展的趋势线及移动相关系数图。上述方法体现出硬科学(hard science)特征,更多方法可参见Verspoor等(2011)编著的A Dynamic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Methods and Techniques一书。对于大多数二语动机研究者而言,这些方法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基于动态系统理论开展研究具有很高的“学习门槛”(MacIntyre等,2015: 420)。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跟踪研究密集地收集多种量化和质性数据,使用动态系统研究特有的数据分析方法,这一做法在二语动机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前景。合理使用混合研究方法正是二语动机研究不断发展的现实诉求(王峥,2016: 68)。

5. 结语

目前二语动机研究已进入社会动态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动机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情境化特征,这意味着传统科学研究的简化论思维和线性因果关系范式已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采用凸显时间、环境敏感性和非线性发展的动态系统理论作为研究框架能够更好地阐释二语动机的动态特征、时间变异以及动机与环境之间互为影响的关系。然而在与传统研究方法决裂的同时,研究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动态系统研究范式的可操作化。从研究目标上看,以动态系统理论为框架开展二语动机研究意味着解释和预测的分离。从研究方法上看,较为可行的方案是采用以回溯质性建模法和跟踪访谈为代表的软科学方法考察动机发展的大致轨迹,采用微变化法或跟踪混合研究法对动机的变异状况做精确测量和评估,此时还可配合使用动态系统特有的数据分析方法,使研究更具硬科学色彩。总体而言,目前动态系统视域下的二语动机研究可借鉴的研究模板依然偏少,因此学界应鼓励研究者另辟蹊径,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创新研究方法。

猜你喜欢
质性二语研究者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护士工作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女性自杀未遂患者自杀动机的质性研究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旅游理论建构与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