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非 崔 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我国外语教育正处于建设和发展的转型期和关键期,提高高等外语教育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必须向深化外语教育改革要动力、要思路、要效益。因此,贯彻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以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社会服务引领和服务外语产业转型升级,以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促进外语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外语学科的科研、教学与产业相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外语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然选择。
本文采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 5.1对Web of Science中的SSCI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CSSCI来源期刊分别进行主题词检索,中文主题词为“高等教育管理”,英文主题词为“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和“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时间跨度为1988—2017,共30年。经过数据筛选,共获得国外文献205篇,国内文献253篇,来源文献包括作者、标题、摘要、关键词、来源出版物、参考文献等信息。数据分别导入并运行软件后,我们分别提取了国内外研究的前10个高频关键词(中心度>0.05),并生成该领域的共线知识图谱(图1),参数设置如下:time slice为1,type node为“term”,阈值选择top 50 per slice,LRF和LBY均默认为-1。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中,节点835条,连线849条,网络密度为0.0024。图2参数设置如下:time slice为1,type node为“term”,阈值选择top 50 per slice, LRF和LBY均默认为-1。pruning选MST最小生成树算法。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中,节点603条,连线692条,网络密度为0.0038。
国内外高等外语教育管理研究现状显示,国内外涉及高等外语教育管理的相关研究很少(见图1和2),国外高等教育管理的重点研究话题相对稳定和成熟,主要涉及教育管理体系、教育管理体系改革、教育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教育行业、高等教育管理、教师、学习过程等;国内研究重点领域主要关注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全面质量管理、高等教育质量、现代大学章程、管理体制、高教管理体制等话题。对比国内外研究重点发现三个特点:首先,国内研究热点更关注高等教育质量和质量管理以及大学章程的设立;其次,国内外研究几乎都很少关注高等外语教育管理;再次,高等教育管理是国内外教育学科和学界关注的重点,国内外外语学科和学者很少关心教育管理问题。
图1 SSCI期刊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可视化知识图谱(1988-2018)
图2 CSSCI期刊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可视化知识图谱(1988-2018)
高等外语教育管理关系到外语教育的发展和质量,关系到教育的公平和效益,关系到我国能否建设成为现代化教育强国,能否参与全球高等教育竞争和全球治理,能否提升中国的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从外语教育管理视角出发,本文提出新时代我国高等外语教育管理应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的观点。
“双一流”建设对外语学科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立语言服务学科是“双一流”背景下外语学科发展和转型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大多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应用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此,在“双一流”建设中,我国外语学科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层面,不能仅仅关注外国语言、外国文学、外国文化等人文知识体系本身,更应该关注外语学科如何全面参与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投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加快建设语言服务学科,以外语服务国家战略、社会需求、行业发展为导向,释放外语学科的行业服务价值、科技服务价值、经济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社会服务价值。近年来,语言服务业发展迅猛,全球语言产业已经形成了千亿元级规模的市场。美国卡门森思咨询公司(Common Sense Advisory)发布的《2015全球语言服务市场报告》(The Language Services Market 2015)显示,2015年全球语言服务企业共计18,097家,来自137个国家,市场规模为381.6亿美元,同比增长6.46%。我国专门从事语言服务的企业多达7000多家①数据来源: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数据,创造产值约2822亿元,年均增长率近19.7%(中国翻译协会,2016;姚亚芝 司显柱,2016: 42-49)。语言服务属于现代服务业,横跨和嵌入在现代服务业中,在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服务行业实际上是一种“元服务业”,即,服务于现代服务业的服务行业。因此,语言服务业的范围包括:1)为农业和工业提供语言技术支持和服务;2)现代物流业。涉及运输、港口、仓储、配送、货运代理、速递等多个行业;3)信息服务业,包括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4)金融保险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及其他金融活动等行业;5)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其他房地产活动;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包括租赁业和律师、公证、咨询与调查、广告、知识产权、职业中介、旅行社、会展等商务服务业;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包括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8)教育行业;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语言服务所应用的领域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语言服务的内涵和属性,对我们如何定位和规划语言服务学科和外语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新时代语言服务学科应充分重视与其他学科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找准学科定位,充分融入国家的重点研究并解决我国亟待解决的语言问题,将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语言服务学科自身的长足发展。我们要摆脱传统的“语种思维”和“文体思维”,不按语种来划分专业和学科,而是以语言服务的对象和领域为分类标准设置专业和学科;不以语言文体(学术英语、文学英语)划分研究领域,而以行业为应用导向来划分,各行各业都有可能需要提供或得到学术语言服务,如金融业需要撰写和翻译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建设语言服务学科应以国家对外语服务和外语人才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我国进入新时代的现实为依据,着力解决我国在新时代面临的语言服务问题,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服务学科体系,充分体现外语学科的优势和价值。设立语言服务学科是对接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要求,语言服务学科紧密联系产业和行业发展,在新时代赋予了外语学科新的学科内涵,拓宽了外语学科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充分解放了外语学科的生产力和创造力。语言服务学科倡导跨学科,鼓励高校与政府、市场开展深度合作,促进外语学科发展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加强资源整合的力度,激发外语服务学科的理论创新和应用创新,顺应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要求。论证和成立语言服务学科对于我国解决目前存在的语言服务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实现外语学科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语言服务学科作为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同时肩负着新时代外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语言服务人才除了应具备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外,还应该具备信息调研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跨学科的外语服务能力(刘和平,2014: 40-45)。
首先,语言服务学科将紧紧围绕新时代外语服务人才培养观,构建层次多样的外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告别外语人才培养的旧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就业创业、学以致用、行业需求和全人教育为导向,培养多元化“外语+X”的复合型和复语型语言服务人才,着力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和跨界视野。 其次,外语服务学科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纳入外语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倡导高校设立语言服务产业园,鼓励学生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VR技术与外语服务技能相结合,积极参与外语创新创业实践,为培养外语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更好的软件和硬件条件。
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语言服务遇到很多困难,如选不到合适的公司外包语言服务(35%)、无法提前做好计划和预算(29%)、内部没有熟悉语言服务的专业人员(28%)、没有合适的语言服务技术(21%)等(王立非 崔启亮 蒙永业,2016)。这些问题反映出我国外语服务的需求方和供应方都存在着很大的语言服务人才缺口和技术难题,而高校作为语言服务人才的供给方和语言服务技术的研发机构,肩负着为市场输送人才和科研成果的重任(崔启亮 刘佳鑫,2016:70-76)。
当前,外语学科不能适应新时代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外语学科受欧美高校的语言文学人文学科传统和学科体系的影响,仍然以语言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为学科主要内容,过分强调外语学科的人文学科属性,而忽视了外语学科的社会科学属性,培养出的人才普遍知识结构和技能单一,语言文学基本功较强,而语言产业服务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外语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规格,造成产教脱节,不能适应新时代外语产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崔璨 王立非,2018: 1-6)。《2016中国语言服务行业报告》指出,未来的语言服务跨界人才需在大转折时代为语言服务需求方提供战略性跨界服务。跨界服务呼唤跨界人才,跨界人才需要跨界能力,跨界能力需要跨界培养,跨界培养需要跨界视野。语言服务学科要求高校外语教师更新专业知识,丰富实践和行业经验,关注外语服务产业的发展。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案例融入外语教学,打造高度国际化、专业化、复合型的一流外语服务专业师资队伍,构建面向国家和行业需求的语言服务学科体系,培养语言服务学科的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产出一批服务于国家和行业的理论和应用成果,引领外语学科创新发展,彰显“双一流”建设的突出成效。
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对投资和贸易以及人才需求很大,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外语产业人才是高等外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应该加快调整和改革的步伐,主动响应国家重大关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2016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33万亿元人民币。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3.39万亿元,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5%,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2016年,我国对巴基斯坦、俄罗斯、波兰、孟加拉国和印度等国出口分别增长11%、14.1%、11.8%、9%和6.5%。同期,我国对欧盟出口增长1.2%、对美国出口微增0.1%,三者合计占我国出口总值的46.7%。商务部统计显示,2016年1-11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55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0696.3亿元人民币(折合1617亿美元),同比增长55.3%;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8746.2亿元人民币(约为1322.2亿美元),同比增长1.6%。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GDP超过1000亿美元的有25个国家。其中,GDP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印度、俄罗斯、印尼、土耳其和沙特,均在6000亿美元以上。3000亿到6000亿美元之间的国家有波兰、泰国、伊朗、埃及、阿联酋、菲律宾、马来西亚、以色列。1000亿到3000亿的国家有新加坡、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越南、捷克、叙利亚、罗马尼亚、卡塔尔、伊拉克、匈牙利、哈萨克斯坦、科威特。GDP较高的国家意味着更大的市场需求,对语言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方面,商务部2016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全年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为885.2亿美元,出口786.6亿美元,实现顺差688亿美元。其中,文化娱乐和广告服务出口额54.3亿美元,同比增长3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对外直接投资39.2亿美元,同比增长188.3%。我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文化投资总额已将近150亿美元。统计数据表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基础是语言相通和民心相通,语言服务是基础工程。
新时代外语学科管理创新的重点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按照国家颁布的“双一流”建设方案,优化学科布局,突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实现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向国际语言服务一级学科的转变。创立语言服务学科就是突出强调外语学科的“四个服务”的作用和地位(赵世举,2012: 4-6),即,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行业需求、服务开放经济、服务文化对外传播。
语言服务学科面临着构建学科体系、完善学科理论、明确学科方向的发展要求(屈哨兵,2007)。就学科体系而言,语言服务学科不是一个封闭的学科,至少包含语言服务产品、公共语言服务、语言相关服务三类。就学科理论体系而言,语言服务学科以语言学为学科基础理论,同时涉及到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学科,交叉形成语言服务理论体系,包括语言经济学、法律语言学、文化语言学、政治语言学、军事语言学、外交语言学、媒体语言学等。就学科方向而言,包括商务语言服务①商务语言服务涉及语言产业链、语言资源规划与管理、企业语言管理、语言资产评估与交易、语言产品生产与流通、语言资本投融资、语言服务定价、语言服务供应链管理、语言服务消费、语言资产的安全等。以语言服务产业链为例,可包括语言服务消费者、语言服务投资、语言服务产品研发、语言服务产品设计、语言服务技术应用、语言服务材料加工、语言服务产品生产、语言服务产品销售、语言服务产品贸易、语言服务售后、语言服务人员培训等多个环节。、法律语言服务、媒体语言服务、外交语言服务、医疗语言服务、军事语言服务、科技语言服务、语言教育服务等分支学科。
语言服务学科建议下设若干二级学科方向,如:1)翻译服务研究(如口译、笔译)、2)语言战略研究(如语言规划、语言政策、语言标准)、3)语言产业研究(如语言教育产业、语言考试产业等)、4)语言技术研究(如网站本地化、语言大数据)、5)语言管理研究(如语言资产管理、语言项目管理)、6)语言消费研究(如语言消费行为、语言消费心理)、7)语言咨询研究(如语言决策、语言服务满意度评价)。
新时代外语学院管理创新的重点是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改革和创新外语教育管理的理念和思路,促进外语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深度转型,提高外语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创新能力强和应用面广的高质量外语人才。改革和创新新时代外语学院教育管理的理念和思路是创办外语产业学院,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优化专业设置,办出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专业内涵式发展。按照教育部推出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建设一批国家一流外语专业院校,以国际化、复合型为目标,实现传统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向外语产业人才培养的转变,通过若干年的建设,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外语专业向外语产业转型是新时代的呼唤,也是外语专业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要求。建议全国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试点开办外语产业学院,依托语言服务学科,开办语言服务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对外开放和文化对外传播,在教育理念、专业建设、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师发展、科研应用、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度创新,转变现有的外语教育管理机制体制,促进政产学研有机融合,提升外语专业办学综合实力和质量。
高等外语教育管理受长期封闭办学惯性影响,导致部分高校过度关注教学评估、专业评估等“内部质量”,忽视对政府产业政策、企业需求、学生诉求的重视。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外语教育转型升级与改革创新速度明显滞后,体现为产与教、产与学、产与研、供与需等明显脱节。校府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所合作的机制体制障碍难以突破。外语与产业融合改革创新碎片化、零散化,缺乏系统性、创新性、融合性和可持续性。
创办外语产业学院,将外语的经济与文化价值充分释放出来,并纳入到国家产业发展的大局中,无疑具有创新性、融合性和可持续性的特性。外语产业学院改革试点应重点突出以下导向:外语产业学院改革试点应突破现有外国语学院的机制体制障碍,将“外语产业”的理念引入外语教育管理,实行产教融合。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合区域创新要素资源和行业资源,就人才培养、外语服务、教育管理、创新创业实现共建共享,让产业与教学、科研、管理等核心环节紧密结合,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学生专业水平和职业核心能力与素养明显提高,从而推动外语专业的高质量创新创业、高质量就业。
新时代外语科研管理创新的重点是创新外语学术研究,突破语言、文学、文化等传统研究方向的限制,大力开展外语应用于各学科领域的跨界研究,摆脱外语研究对文本路径的依赖和旧式思维,释放外语服务研究的巨大潜力。以外语产业研究为例,由于外语与产业交叉和应用的属性,就要求外语产业研究必须以解决现实需求和实际问题为导向,采用跨学科或多学科研究范式,厘清现实世界中产业与语言错综复杂的关系,避免单一学科思维和方法的局限,以系统观和现实观为指导,结合语言学、文化学、产业经济学、大数据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学科范式,采用语言指数思维、语言模型思维、语言计量思维、语言大数据思维、语言统计思维、语言认知思维等跨学科研究范式。
改革与创新是外语专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创立语言服务学科,创办外语产业学院、创新外语跨学科研究是新时代我国外语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战略选择,是促进我国外语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呼吁高校外语专业积极采取行动,落实外语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的理念,增强我国外语专业和外语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适应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对外语人才的迫切要求。我们只有改革现有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全新的外语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机制体制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才能对接我国的外语产业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对此外语界和产业界需要形成共识,需要改革的勇气,需要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