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明 边绍新
目前,淡水池塘养殖罗非鱼技术成熟,养殖风险小,但是养殖利润较低,而南美白对虾养殖与其相反,养殖风险大、养殖利润较高。为了将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达到降低风险、提高利润的目的,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水产养殖户通过多年摸索,总结出罗非鱼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该模式的主养品种罗非鱼可摄食病虾,进而阻断虾病传播途径,降低对虾发病率;套养品种南美白对虾则能摄食池塘内残饵和枝角类,充分利用池塘饵料资源,增加池塘的产出效益。现将该套养模式总结介绍如下,供从业者参考。
1池塘条件
池塘为土池,规格0.4~0.6 hm2,水深1.5~2 m。每1 hm2安装6台3.0 kW叶轮式增氧机。水源全部采用地下水,不使用地上水。进、排水采用管道和水渠相结合的方式,进、排水渠道互相独立。
2池塘准备
2.1清池
每年10月份养殖结束后,排干池水晾晒池底,第二年开春使用推土机清除池底已经晾干的淤泥。
2.2进水
每年4月初进水1~1.5m,不使用鸡粪、化肥等任何肥料肥水,自然晾晒池水,避免对后期水质管理造成压力。
3苗种放养
3.1放苗时间
5月初水温稳定在20 ℃左右时放苗,鱼苗与虾苗放养顺序无特定要求,可根据苗种供应情况决定。
3.2放养密度
罗非鱼37 500~45 000尾/hm2,花白鲢300~450尾/hm2,南美白对虾30万~45万尾/hm2。
3.3苗种规格
罗非鱼100~167 g/尾;花白鲢167~250 g/尾,花白鲢规格要求不严格,可根据苗种供应情况适当调整;虾苗规格为6万~10万尾/kg,虾苗选择正大、SIS、普瑞莫、普利茂等品牌苗种。
4日常管理
4.1饲料投喂
4.1.1罗非鱼采用“定点、定时、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投喂,每日投喂4次,日投饵率2%~3%,具体投饵量根据鱼类吃食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以吃到八分饱为宜。
4.1.2南美白对虾前期5-6月份不用投喂,依靠摄食池塘内天然饵料生长。到7-8月份观察池塘内对虾密度大小,如果低于75 000尾/hm2,则仍不投喂;如果高于75 000尾/hm2则开始投喂。投喂方法:每日投喂两次,沿池边投喂虾料,要在投喂罗非鱼的同时进行投喂,避免罗非鱼争料。
4.2水质管理
4.2.1补水随着鱼类和对虾的生长,逐渐将水位加至最深。由于采用地下水,用水成本较高,整个养殖期间不换水,当水位降低时及时补足水位即可。
4.2.2微生态制剂调水每10~15 d使用一次EM菌、光合细菌、乳酸菌等微生态制剂调水。三种制剂混合使用效果较好,一般使用EM菌7.5 kg/hm2、光合细菌7.5 kg/hm2g、乳酸菌3.7 kg/hm2。
4.3疾病防治
4.3.1细菌性疾病预防主要是预防罗非鱼烂鳃、肠炎等疾病,每半月使用一次二氧化氯或碘制剂消毒水体,应与微生态制剂错开使用。
4.3.2营养性疾病预防在羅非鱼饲料中定期添加肝胆康进行投喂,预防肝病发生。一般每kg饲料添加肝胆康2~5 g,每天投喂两次,连用5~7 d。
5收获
5.1收获时间
一般先出虾再出鱼,要在国庆节前收获完毕,避免因水温过低造成鱼虾死亡。
5.2收获方法
对虾使用地笼收获,罗非鱼使用拉网收获。
5.3收获规格
一般罗非鱼规格可达600~800 g/尾,对虾规格可达17~25 g/尾。
6结果与分析
6.1产出
与单养罗非鱼相比,套养模式鱼类单产基本持平,一般可达30 000 kg/hm2左右,对虾作为额外增加的副产品,单产可达2 625 kg/hm2,增产效果明显。
6.2效益
套养模式产值45.87万元/hm2,比单养罗非鱼模式(34.58万元/hm2)增加产值11.29万元/hm2, 详见表1。每hm2成本33.6万元,比单养罗非鱼增加成本2.8万元,其中增加对虾苗种费1.3万元、对虾饲料费1.5万元,其他费用基本相同。每hm2纯效益11.97万元,比单养罗非鱼增加纯效益8.49万元。详见表2。
6.3优势分析
6.3.1饲料系数低罗非鱼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与单养罗非鱼模式对比,主养品种罗非鱼的放养密度、规格、产量、饲料系数基本相同,并没有因为增加南美白对虾而受到影响。南美白对虾生活在底层,摄食罗非鱼的残饵及池塘内的水生生物,饵料系数低至0.7,与池塘单养南美白对虾饵料系数通常在1.0~1.2之间对比,有大幅下降。
6.3.2成活率高罗非鱼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利用罗非鱼摄食病虾和死虾的特点,有效阻断对虾疾病传播途径,对虾发病率明显下降,养殖成活率达40%~50%,相对于池塘单养南美白对虾,养殖风险明显减少。
6.3.2用药少罗非鱼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南美白对虾摄食天然饵料多,营养均衡,体质强健,基本不发病,即便发病也因罗非鱼摄食病虾阻断疾病传播而自行痊愈,因此,对虾不单独用药,与单养罗非鱼模式相比不增加用药成本,而与单养南美白对虾相比,则每hm2减少用药成本6 000元左右。
(收稿日期:2018-05-23;修回日期:2018-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