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改革,医院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也势在必行。传统的医疗服务管理机制无法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想要加强医疗市场的竞争,医院必须要提高创新服务意识,从而能够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显著增加竞争力。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水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够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关键词】医院 财务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志码:A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落地实施,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不断推进,在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方面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大多数医院实施的都是自负盈亏模式,医院融资的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资金管理越来越精细化。基于此,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在整个医院的管理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想要保证医疗机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占据一席之位,医院必须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要承担起责任,各个医院也应该深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医疗需求,有效降低医院的整体运行成本,促进医院的各项运营能够有序进行,最终促使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不断上升。创新医院的财务管理,不仅仅关系着医院是否能够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获得稳固的地位,还关系着我国的医院医疗卫生体制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水平。
一、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医院的财务管理观念不够强
部分医院的领导层未充分意识到科学规范高效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应该把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用在提高医疗水平方面,一旦实施内部财务制度之后,会使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束手束脚,反而不能够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上述错误观念的存在使得医护工作人员出现消极怠工行为,不配合医院的内部控制,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创新方面。即使是进行财务管理,也无法把握好财务控制的内涵。一旦背道而驰,还会出现副作用,影响到医院的正常活动,阻碍了医院科研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医院财务管理理念陈旧
现阶段,我国医院包含如下两种设立模式。其一为公立医院。公立医院具有资金相对雄厚、医疗设备先进、专业医师与医学专家队伍健全等特点。且公立医院享受国家医疗政策补贴,由国家专项拨款建立。公立医院较之私营医院优势明显,并且,在百姓心中,公立医院为国家所有医院,对其信任度远超于私立医院。但正因为如此,公立医院无须担心或忧虑自身的运营或生存情况,即使出现负债问题,也会由国家背负,这也使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在管理观念上较为陈旧,既无须过多考虑盈亏问题,又不用为财政亏空所担忧。其二为私营或合资医院。此类医院的管理者,同时也是经营者和投资者,不仅要把握医院的整体运营情况,更要积极创收,以此来确保医院的快速发展和稳定运营。因此,此类医院中,经营与管理被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此类医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但在此类医院中,由于投资者兼顾多重身份,不仅涉及到医院的经营,更要负责医院的管理,此种局面导致了此类私营医院中家族化管理现象较为严重,这既会导致医院财务管理混乱,又使财务监管工作难以开展,且力度不足。
(三)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式比较落后
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式水平高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管理制度;其二,管理组织。从管理制度来看,诸多医院均未建立完善且合理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因此对医院的资金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等没有做到有效的控制,导致出现采购不规范和固定资产被闲置的情况。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监督体制,无法准确评价出医院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同时,在相关制度保障之外,还需要有组织保证。现阶段,审计机构是从财务部门分拨而出的,从业工作人员欠缺扎实的基本功,欠缺专门的审计人员,因此也就无法很好地实施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四)缺少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新形势下,为确保医院运行的稳定,众多医院都应建立起自身的财务预警机制。同时,作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组成部分之一,能够收集医院所涉及到的所有有效财务信息,并随之构建出相应的财务预警系统。随着医院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通过对医院中众多财务信息进行必要的追踪和全过程的监控,能够对医院的各类财务活动(如盈利情况、资本运作情况、营运状态等)进行有效分析与判断,从而在医院的各类财务活动中,做出正确的指导性决策。此外,在醫院各类财务活动中,若存在风险较大,或盈利前景欠佳等情况,医院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也会及时地发出预警信号,以确保财务风险得以避免或将风险控制到最低。然而,现阶段的医院财务管理中,大多均缺少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这对于自负盈亏性质的医院而言,无疑使其资本运作风险增大。
(五)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式过于传统
部分医院采用的是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医院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金的有效利用率。除此之外,没有对医院的各种药品进行合理预测,使药品的采购数量和医院药品中的使用量出现不符合实际的情况,最终使资源被大量浪费。除此之外,由于医院的固定资产预算的计算准确性不够高,所以医院的资金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因此给医院的财务创新造成一定的阻碍。
二、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新环境与挑战
(一)对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提出新要求
按照国家推进的医改方针,公立医院的趋利性得到了纠正,并逐步向公益性转变。医改各相关文件中均明确提出要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成本核算、预算管理等,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大幅加强。而且,国家对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并就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合理控制患者次均费用、合理控制药品和检查化验收入占比、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比例、医院收入结构调整目标等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指标均提出了具体要求。可见,当前的新医改政策正引导公立医院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这种情形下,医院财务管理必须朝着精细化、规范化迈进,这是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带来新挑战
从目前全国各地医改试点的情况来看,推进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三保合一”,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是改革试点探索的方向所在。在各种医保支付方式中,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为基础的定额预付费制度成为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热门之选。在该支付方式下,医保部门较好地控制了自身的财务风险,将控制费用的责任移交到了各定点医院,并将支付机制从疾病的诊断扩展到了整个医疗服务的产生,药品收入和检查收入的比重会有一定程度的缩水。加之药品零差率的实施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收费标准的降低,病种成本越高,医院盈利空间越小。因此,支付方式的改革倒逼医院降低经营成本,增加病种盈利。因此,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与定点医疗机构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对医院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传统医院财务管理思维和模式形成很大的冲击。
(三)内部电子信息化建设需加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医院财务会计业务的电子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例如网上挂号,电子医院,手机医院等新兴业务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为人们的医疗生活带来了方便与快捷。但电子信息化的医院新兴业务尚且处在摸索成长的阶段,内部控制的成熟制度还在形成之中,相对控制力度比较弱。这些新技术在推动医院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对医院财务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需要更多懂得电子信息技术与会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来适应内部电子信息化建设,同时,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电子信息化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
三、医院财务管理创新与发展策略
(一)明确目标定位,树立医院理财新观念
结合当前医改新形势,公立医院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医院职工、患者、家属、社会公众、金融机构、供应商等,通过对上述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分析,从财务管理角度而言,为平衡各方利益,现代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医疗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发展效益最大化。因此,医改新形势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必须首先明确上述三个目标,以使医院财务管理各项工作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医院内部各种配套改革措施和管控方法更加具有目的性和系统性。
(二)完善医院财务管理机制,提升财务管理风险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完善,使医院逐步进入激烈的市场竞争行列。这不仅需要医院的投资者与管理者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为医院的盈利创造出适合的市场环境,更需要其具备防患于未然的风险管控意识,为医院的良好生存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更要在医院中建立并完善相关的财务管理机制,并将医院的财务管理与运营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以此在保障财务管理工作规范的基础上,切实提升医院的经济收益。此外,还应逐步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管,使财务工作在一定层面上保持透明度,唯有如此,才能使医院得以稳步前行。
(三)精确化定位与科学化资本运作
医院管理者应针对各部门及科室的实际情况、医院自身在医疗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医院的财务现状等,做出细致且精确的分析,从而做好医院自身的行业定位和社会定位。对医院内部进行资源整合,以满足医疗市场需求为基础,框定医院未来发展的方向,并制定出相应的发展规划。同时,要依据医院财务工作中的实际预算情况,对医院自身做科学化的资本运作。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强化医院财务预算与成本管理工作
新形势下,为确保医院财务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确保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应在医院内部引进预算管理体系,并采用成本核算的标准方法,且应将财务预算设定为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之内。通过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对比,明确财务预算中的不详、不实等问题。同时,加强医院内部各部门与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有效控制与核实各个部门及科室所呈报的财务预算报表,在标准化对比中,剔除虚报金额。此外,医院财务部门在进行医院成本核算时,可通过作业成本法有效控制成本,加大节约力度,使医院的成本能够与支出持平,并在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获取上体现出财务预算和成本控制的价值。
(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内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贯穿于医院全业务流程中,需要全员各部门参与协作完成。单位层面的医院内部控制应重点关注管理组织的职责分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关键岗位的职责分工和关键人员的能力资质、财务信息编报要求、经济活动的决策机制、信息技术应用要求等方面的情况。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应重点关注八个方面:预算控制、收入控制、支出控制、资产控制、采购控制、建设项目控制、科研经费控制和合同控制。针对上述八个方面的各关键控制环节,综合运用单位内部控制八种方法:预算控制法、不相容岗位分离法、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法、会计控制法、归口管理法、财产保护控制法、单据控制法、信息内部公开法等,以防范经济活动风险。
(六)综合应用多种分析方法,提升财务分析水平
在当前医改背景和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医院财务分析不仅要运用会计数据,更要运用非会计数据,需要综合运用平衡计分卡、关键指标法、目标管理法、杜邦分析法等多种管理评价工具,全面地对医院的政策环境、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状况、内外部管理、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以及风险管理等进行分析,客观真实地反映医院整体运行状况。进一步加强医院财务分析决策应用体系的建设,开展医院资源计划为核心的医院资源综合管理与应用分析平台建设,为开展多维度、一体化的财务分析和管理控制提供了有效工具,有利于财务人员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和统领全局的高度展开分析和评价,提供真正对决策有用的分析报告。
(七)有效完善内部稽核体系
完善健全的内部稽核制度有利于防范医院因各方面因素而产生的经营风险,加强医院的内部控制。据调查,医院目前在内部控制的监察方面还有待加强,监察力度不够导致稽核审计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医院应该制定规范的内部稽核制度,充分发挥医院内部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医院内部稽核力量在办事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医院也应当注意引进高素质高修养的综合型专业人才,加强医院监督力量的配备,加大稽核工作的力度。对已经在职的财务人员也要时常举行知识讲座或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以顺应医院不断发展的要求。制定规范的合理的監督机制,加大内部监督的力度,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制止医院财务人员人为的失职错误,加强内部稽核的作用,从而促进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规范化管理。
(八)加强医院信息科技化建设
医院内部繁复的规章制度落到实处的并不多,反而因为复杂的程序导致了信息传递速度过慢,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医院的管理层过于组织僵化,层级过多造成了沟通成本增大的状况。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信息科技化建设成为了必然要求。电脑是高科技的产物,设计精密,相对于人力管理出错的几率较小,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一些人为操作失误所导致的风险和伤害。加强医院的财务信息科技化建设,有利于防范医院财务人员的道德风险,减少财务人员内部控制的工作量。医院在加强医院信息科技化建设时,应当着重落实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医院工作人员建立便捷的信息沟通交流渠道,加快信息传播速度,节约传播成本,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从而保护医院的财产安全。同时,还应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会计实时控制系统,实现对医院内部各项内容的实时监管,将信息技术与财务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结合,保证财务业务活动的有序进行。
(九)提升医院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院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且由于财务人员自身能力与意识问题而导致的财务管理问题比比皆是。对此,应对医院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化财务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岗位考核,考核通过者上岗。对于多次考核均未通过的财务人员,应在医院财务队伍中剔除。同时,还应对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财务风险意识教育,使其法律意识和财务风险意识得到有效提升,也促使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这对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财务管理也应实施必要的改革措施,以应对转变了经营模式的医院发展现状。但在现阶段,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上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如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缺乏、管理理念陈旧以及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此类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导致医院财务制度漏洞的出现,更会使医院经营资产受到不良侵占,甚至会导致医院无法稳定经营。对此,应逐步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与系统,并强化对医院财务的科学化与合理化管控。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医院财务管理中问题的有效解决,也才能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