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学学中悟

2018-09-14 10:59马丽娟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互动性书包德育

马丽娟

低年级的学生从懵懂天真的幼儿转变成小学生,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关键。数学教学游戏的开展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其特有的趣味性、互动性、知识性及情境性,为德育的渗透提供了高效优质的平台。本文所探究的数学教学游戏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的游戏。下面来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游戏中渗透德育。

一、活用数学教学游戏的趣味性,渗透德育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莫过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这种内在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它既能激活学生对枯燥、机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更能为德育的渗透插上愉悦飞翔的翅膀。

【案例1】《开火车》

在教完“9加几”的方法后,学生已经进入注意力分散的阶段。

此时,教师话音一转,开心活泼地说:“孩子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玩开火车游戏吧!”

课件弹出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托马斯火车,响着鸣笛迎面而来。顿时,孩子们兴奋不已。

教师话锋又转,一脸正经地说:“小火车只载坐姿端正、专心聆听、积极自信的孩子!”

话音刚落,学生像表演“四川变脸”似的,按老师的要求像模像样地做好准备。

有孩子不能马上说出答案来,教师应懂得珍惜这个机会,引导说:“同伴遇到困难,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给他爱的鼓励吧!”

如果能回答,教师表扬说:“是大家的爱,给予了他成功的力量!”

如果不能回答,教师鼓励说:“小火车暂时不够能量,谁来爱心接力!”

数学教学游戏因其形式上的生动活泼,赋予枯燥的数学学习以活力,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巩固了口算练习,更重要的是教师不再三令五申,学生主动习得良好的学习行为,学会自律,学会友爱,懂得尊重。

二、善用数学教学游戏的规则性,渗透德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低年级的学生往往享受着游戏所带来的乐趣,和追求游戏的竞争性,却忽视了游戏的规则。因此,数学教学游戏的规则应合理、公平并易于裁判,学生在参与游戏当中自动遵守规则,约束不良的行为。

【案例2】 《出牌游戏》

为了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课堂上可以设计《出牌游戏》。(同桌玩)

1.出示游戏规则:

⑴每人拿出写有1~9的数字牌打乱,扣放。

⑵两人同时任意抽出1张牌,平放桌面,举手抢答说出得数。如果抢先者答对,则收牌。如果答错,则由另一个同学补答,答对可收牌。如果都答错,则各自收牌打乱重来。

⑶出牌要同时,抢先者要马上说出得数,否则扣掉一张牌。

⑷在规定的时间里,谁手上的牌多,谁就赢,赢的同学可以获得一枚“口算大拇指”。

2. 游戏开始激烈的竞赛,教师巡视,提醒学生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做到公平和谐,并及时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

3.统计奖励,总结评价。

教师给学生明确了游戏规则,学生通过眼看、手动、心算,不知不觉地提高了20以内加法的计算技能。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发现做事要专注才能成功,游戏要守规矩,违规会受到惩罚,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从而渗透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巧用数学教学游戏的互动性,渗透德育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游戏的效益,数学教学游戏一般是以合作玩的形式进行。所以,数学教学游戏具有明显的互动性。游戏中,既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又调动团队的积极性,学生之间需要互相沟通,团结合作。这样,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充分的体验基础。

【案例3】 《送信》

为了巩固10以内加减法,课堂上可以设计《送信》游戏。(小组玩)

师:看哪一组能又对又快地把信送完?

顿时,课室里像炸开的锅。

过了一会儿,各小组纷纷举手表示完成任务。

师:下面,前后两个小组交换成果,互相检查,看看对方的信都送对了吗?

教室里又掀起了一股熱潮,学生像小老师一样细心地校对。

评出获胜小组,分享感受。

师:在合作中你们碰到什么问题吗?

生:我们也有同学你争我抢,总想要简单的算式。

师:你们是怎样做到又对又快的?

生:我贴完了式子,马上帮助其他同学。

生:我们各有自己的分工,最快的同学是专门负责检查对错的。

生:在交换检查时,我们发现第三组的同学不仅又对又快,而且式子特别整齐。

数学教学游戏不是为玩而玩,而是服务于教学目标。《送信》游戏设计“自己送信”——“检查别人送信”两个层次的活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专注到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但要自我感悟,而且要学会分享。由此,让学生感受团队的价值,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协作能力。

四、妙用数学教学游戏的情境性,渗透德育

数学教学游戏之所以喜闻乐见,还因为游戏背后赋予了扣人心弦的情境。而数学教学游戏所具有的灵活的情境性,又为德育的渗透提供了恰如其分的契机。在犹如身临其境的游戏中,行为规范教育、爱国教育、环保教育等等水到渠成,学生心悦诚服。

【案例4】《整理书包》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的内容时,教师设计了《整理书包》的游戏。

1.比一比,谁能最快从书包里找出第一单元的数学检测试卷。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一下就能找出来呢?

生:因为我有一个袋子是专门放数学试卷的。

2.试一试,给自己的书包分类整理。

3.比一比,谁能最快从书包里找出数学1号作业簿。

4.交流分享。

师: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我是按科目来分。

生:我根据书包的格子大小来分的,文具、红领巾等小的放最小的一格,作业本放中间那格,书本放最大那格。

生:作业本如果都放一格里,也得按语、数、英的顺序放会好找一些。

师:分类整理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找东西不再需要翻遍整个书包,快多了!

生:现在感觉书包里很整洁,空间也大了。

师:是的,学会分类整理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回去和家人一起行动起来吧,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在游戏氛围的驱动下,自动提取分类与整理的知识,活学活用,好习惯的养成在其心中内化。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近期出现的思想或行为问题,灵活创设合适的情境,因势利导。如,有不团结的现象,可以创设“帮助小白兔拔萝卜”的情境,进行品德教育;有不爱护环境的现象,则可以创设“植树造林”的情境,进行环保教育等。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深知知识的探索是重要的,但德育的渗透也是必要的。我们欣喜地发现,数学教学游戏特有的趣味性、规则性、互动性和情境性,使其成为了德育渗透的助力器。教师应把“玩游戏——学知识——悟道理”在更高层次上融合,让良好的道德品质从小扎根学生心田。

猜你喜欢
互动性书包德育
学龄前儿童科普类书籍设计的多维互动性表达
小书包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我的书包
找书包
玩转表演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物”化的空间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