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爱华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要珍惜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可见环境的创设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何使环境不仅仅局限在“好看”上,而是变成一种具有教育功能的隐性课程,则是需要不断实践的课题。下面谈谈我们的思考与做法:
和谐有序的环境是构建课程体系的保障和基础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与环境的相互“创造”所体现的就是环境的育人价值。创设一个和谐、优美、催人向上的环境,使幼儿在美景、美境的熏陶中变得更加美好、高尚,这就需要对环境的创设有一个系统的思考。“和谐有序”正是我们从环境的角度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思想。基于这一思想,“自然生态、温馨灵动、开放有序”成了环境创设与课程融合的思路。
从总体布局上,我们将幼儿园公共环境划分为户外、内厅、走廊、功能室四大主要区域,各功能区因用途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户外区域——野趣游戏空间”,突出整体、流畅、安全、挑战。绿色塑胶大操场与大楼内厅无障碍衔接,淘宝沙池、精灵树屋、乐高攀爬、玻璃大舞台、观趣长廊、绿野草地……步步有“景”,俯瞰全貌,俨然一个绿色生态、灵动有序的游乐场,孩子们穿梭其中,乐在其中。
“内厅操场——体现历史文化”,突出陈列、表达、人文、互动。走进宽敞的大楼内厅,是幼儿活动的风雨操场,教育理念“爱心育人、成长快乐”八个大字矗立大厅中心墙上,侧面“历史足迹”墙上珍贵的照片,仿佛在讲述着幼儿园68年的历程故事;四大彩色主体文化墙与园内外视频、橱窗、专栏、展板相互交辉,在家长、幼儿、教职工之间架起沟通桥梁,成为幼儿活动、队伍风貌、课程建设、家园共育的集中展现地,时时吸引着孩子和家长关注,成为一道活动的风景。
“主题长廊——园本特色呈现”,突出灵活、艺术、趣味、适宜。分布在四个楼层的公共走廊分为音乐长廊、美术长廊、宣传长廊、健康长廊,每一层楼因年龄段幼儿不同而创设不同主题,通过选择具有教育性、趣味性的内容与艺术性、变化性的灵活方式相结合,加之合理利用地面、墙面、空间位置,突出了“面向全面发展。习惯养成为主、艺术教育见长”的美行教育特色,满足了幼儿、成人的不同需求。特别是综合大楼两棵从一楼一直长到四楼的参天大树,格外引人注目,绿色、阳光、关爱、坚强、成长等深远意义蕴含其中。
“功能教室——主体成长空间”,突出融合、多元、开放、发展。尊重幼儿主体地位,使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是环境创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幼儿园一、二、三楼分别设置小、中、大班。甜甜绘本馆、美美舞蹈室、淘淘操作间、乐乐美工坊等以孩子名字命名的功能室分设其中,与每个班级门口的植物角、体育角相连接,虚实有度,大小不同,为方便孩子活动和教师工作提供了条件。
丰富、开放、共享的教育空间,满足了幼儿好奇、求知的欲望,对幼儿快乐成长产生积极影响。无论是公共区域,还是功能室、班级活动区角,开放的各种共享玩具、器材,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层次、有选择自由度的学习和游戏环境,幼儿在活动区域中自主探索、有效学习、主动交往、愉快分享,幼儿在园如同小鸟入林,教育环境弥漫着生命的活力,为幼儿园课程系统化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绿色灵动的环境是课程内容、形式的多样体现
园所环境的优化创设,能将活动课程在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中有机渗透,变成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游乐场”,使其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从而达到立德、增智、强体、溢美、创新,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为此,我们以绿色灵动为出发点,在具体的环境创设上,力图通过环境物化存在的形式来体现主体教育的意图,使课程开展与具体环境有机结合,从而对教育对象发挥有效的影响。
如大厅内陈放的“百宝箱”内有取之不尽的可循环利用“宝贝”,通过孩子们妙手生花,变成一件件独特的小手工,为孩子们的生活、游戏增添了许多乐趣;园内处处呈现的生态植物小景,在孩子们精心浇灌下郁郁葱葱,赏心悦目之余也将自然科学及生态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健康步尺”让孩子在游戏中达到锻炼身体目的的同时,自然获得对数量长短的认知,并树立一定生态环保的意识;摇曳在大门两侧的“心愿树”,已然成为孩子对节日的期盼、喜悦、倾诉与向往;我们还巧用彩绘对消防安全栓、紫外线开关、电闸门、裸露的管道进行了或动物,或植物的生动装饰,在对幼儿进行安全警示的同时也给生活平添了些许惊喜,绿化、美化、游戏化的校园环境成了幼儿向往的乐园。环境不再是吸引眼球的装饰,而是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综合体现,课程实施主体也不再只局限于课堂,而是在环境中一一体现,形式更加趣味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化,让环境这一隐性教育显性化,真正成为一本立体、多彩、极富吸引力的“绘本”“读本”。
开放共享的环境是课程的拓展和有效延续
幼儿是通过直接接触周围世界与环境、物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去认识事物和现象,获取直接经验的。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支持幼儿认知世界的需要,仅仅依靠课堂集体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给他们提供更加宽广的学习空间、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加充裕的游戏时间,让其有充分的机会全面感知世界。因此,一切能够纳入教育的空间资源、社会资源都可以归属课程范围,而环境以其包罗万象、开放共享的独特优势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成为课程拓展和延续的主阵地。
我们因地制宜,真正把“课堂”扩展到孩子们的一切活动场所。丰富多彩的功能室为幼儿提供专业化成长空间;精心布局的体育器械存放室可供幼儿随时取放,“开放共享玩具”“玩具回归孩子”逐渐成为共识;定期开展的绘本馆亲子共读与借阅时光增进了家园共育的温度和深度;每周定期进行的“花仙子小舞台”展演也成为美行特色教育实践中一朵盛开的绚丽之花,并由园内延伸到街道、社区。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空间、形式、内容上的局限,给幼儿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空间,他们可由兴趣出发,自主选择活动地点、内容,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感受成长的快乐。环境作为课堂的拓展和延伸表现出一定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育人的功能在这里被最大化。蝴蝶和飞鸟常常落于孩子们中,嬉戏自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吸引着孩子流连忘返,幼儿园从内到外散发着一股迷人的芬芳。
环境是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起着無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创设有益于幼儿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教育环境是每个教育者的责任。只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将教育的种子广植于环境这一沃土, 就一定能采撷累累硕果。
(作者单位:宜昌市桃花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