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关键词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8-09-14 11:11詹凤珍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度日卖艺阿炳

詹凤珍

“文本细读就是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抓住对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词语展开教学,并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下面以《二泉映月》教学为例来谈谈聚焦关键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文本研究活动的一些做法。

聚焦关键词 想象画面

每篇文章的诞生,每个词语的使用,都能品出作者写作的用途。在学习课文内容,欣赏二泉映月的美景时,我采用找词、读词、理解品味词语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体味,去想象,提高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性。

教学片段

师:文中三处写到月的美景,黑板上有五个描写月光的四字词语,我请同学来读一下。(教师出示第一组词语并在词串顶端板书:环境 月光如银 月光似水 静影沉璧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学生自由读词,理解月光美在颜色(月光如银)美在清(月光似水)美在影子(静影沉璧)

师:地上有二泉,天上有月亮,相互辉映,这样的美景用这两个词来赞美就是——

生: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齐读这组词

师:这些四字词语不仅写景很美,而且结构匀称,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读好词串有三个境界,读正确,读好节奏,读出画面。我们自己先试试,把词语读正确。

生自由读词。指名读,正音。师生按横排接读,读出节奏。

学生闭上眼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看到了什么画面?

8.生齐读词串,读得有节奏,有韵味。

教学反思:

文本细读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学在文本中。 文本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学生,文本的阅读学习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凭借。学生的阅读心理重直觉把握,重感性体验。语文关键词教学的特点就是回归语文本身,以词语为抓手,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世界,从文字到画面,让学生体会到文本汉语的独特魅力,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聚焦关键词 升华情感

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培养学生情感,让学生与作者、与主人翁同喜同悲,教会学生敢爱敢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在文本中找到这些聚焦作者情感的词语,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片段

师: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奇妙”是什么意思?十多年过去了,阿炳长大了,他听到了奇妙的声音吗?

师: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你们认为这样的声音奇妙吗?

师:不奇妙!

师:为什么阿炳没有听到奇妙的声音?听到的却是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难道是师父说错了,还是阿炳没有长大?拿起笔,到课文中找关键词。

师:我找到了“双目失明”。

师:请你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

师:阿炳双目失明后,他什么东西也看不见,他心里很难过,所以他听到的是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阿炳的世界一片黑暗,他再也看不见了。看不见什么?

师:看不见二泉,看不见美丽的月色……

师:留给他的只有疾病折磨的痛苦,双目失明的黑暗,师父离世的哀痛,卖艺度日的艰辛。此时,他听到那淙淙的流水,想到师父说过的话,想到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什么?

师:(齐读)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师出示第三组词语)

教学反思:

文本细读要立足于教师的角度,教在文本中。作为教者的细读,是多种角色融合的细读。教师的细读更讲究准确与深入,同时还是一种“为他”式解读。人文性较强的文章,思想内涵丰富,要深深挖掘才能体会作者的用意,课文中,作者对月光的柔美、经历的坎坷等词的描述,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提升主题而服务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让学生读词,而应站在多重的角度,通過品读、理解,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感悟其文字背后深藏的内容,让学生从这些词语中切身感受到阿炳所处的环境、处境、心境,是阿炳创作《二泉映月》意境的基础,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聚焦关键词 转换角色

抓住概括阿炳一生命运的词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补白,感受阿炳充满苦难的现实生活,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更深入领悟到他与命运不屈抗争的精神。好的阅读是一场精神的对话,一次心灵的旅途。只有挖掘文本,开展深度阅读,与文本作者对话,才能引领学生走向更高的境界。

教学片段

师:他真的听到了这些声音吗?

师:没有。

师:那他听到的是?

师:发自内心的声音。

师:这叫心境。(板书:心境)

师:为什么阿炳的心里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师:因为他有饱经风霜的经历。

师:如果我们同学去泉水边,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吗?

师:不能。

师:在黑暗的旧社会,双目失明的阿炳无论是初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饱经风霜的他都要出去卖艺度日,渐渐地,渐渐地,他听到了——(生很有感染力地齐读)

师:只有饱经风霜的人,只有经历坎坷的人,只有这样心境的人,才能听到这些声音。渐渐地,渐渐地,他听到了

师: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因为阿炳的生活年代久远,他的经历也很难让学生理解,在学习阿炳处境的词语时,我设计了一个读写训练。

师 :“师父离世、双目失明、卖艺度日、生活穷困、疾病折磨”这组词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饱经风霜的阿炳,看到了一个命运悲惨的阿炳,同学们,饱经风霜的阿炳会怎样卖艺度日,请说一个场面,至少以上的两个词。

生1:双目失明的阿炳操着胡琴,卖艺度日。

生2:生活穷困的阿炳在烈日下操着胡琴,忍着疾病的折磨,在大街上卖艺度日。

……

教学反思:

文本细读,发掘文本价值,教师还要善于迁移拓展,让学生感悟文本中的真情。转换角色拓展,就是结合文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也来谈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教师设计的体验活动能让学生对文本形象产生角色认同与移情体验,才能发挥他们自身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去深入文本;才能调动他们自己的所有人生经验,去认真体悟文本,放松自己的心灵与文本做最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不仅让学生在角色变化带来的情感的变化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为文本的学习打下扎实的情感基础,达到了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作者单位: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小学)

猜你喜欢
度日卖艺阿炳
卖艺人和童话盒子
测一测,如果你云卖艺,收入会怎么样呢?
张帮主
宿州地区HDD、CDD 值的变化规律与分布特征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将进酒》解读
耍猴
瞎子阿炳
勒紧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