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
“生活化”是《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这种理念决定了品德课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处理还是教学活动的设计等,都应立足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
着眼学生生活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课标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观点,明确教材设计意图和价值取向,并以学生生活实际为起点,动态生成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品德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一方面要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崇尚真善美的道德品质。
教学鄂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安全才能回家》(以下同版本教材只注明年级、册数)时,考虑到学生基本上都来自中心城区,对常见的道路交通标志有一定认知,但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不足,在实际交通行为中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设计教学时,没有把这节课的目标局限于认识交通标志上,而是立足学校周边的实际交通环境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补充了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交通事故案例,同时让学生收集一些发生在周边的不文明、不安全的交通违规行为的视频、图片等,并由此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形成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逐步形成文明交通、安全交通的良好习惯。
由于教师制定目标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起点,所以这样的目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扩大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更重要的是,目标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真正体现了“教育即生活”的理念。
着眼学生生活优化教学内容
课标指出,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所以“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把学生生活实际放在第一位。
1.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素材
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才能生发主动学习的激情与动力。“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源于学生生活、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案例和素材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教师选择教学素材时应重点关注。
鄂教版教材注重选取儿童生活事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但是教材不可能关照到所有学生的实际生活,这会导致学生因对某些教学内容感到陌生,失去探究热情。为了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在立足教材、用好教材的同时,从本地、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教学目标大胆取舍、优化教材,为学生选取更有针对性、更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和诚实交朋友》中的“诚实守信”话题,就面临着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认知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无论是教材中“手捧鲜花的孩子”的童话故事,还是“曾子杀猪”的典故,都远离学生生活。如果单凭这些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对“诚信”的理解很难深入,内化为“诚实守信的道德品格”,外化为“诚实守信的生活行为”的教学目标都不能很好地落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搜集了班级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经过艺术化处理后,将比较常见的几种不诚信行为以漫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因没有完成作业,撒谎说作业本忘在家里了;因睡懒觉迟到,撒谎说爸爸妈妈忘记喊自己起床了,等等。这些教学内容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诚信、什么是不诚信,而且让“诚实守信”的认知深入学生内心,更好地引导他们用“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类似问题。
2.补充契合时代特征的教学内容
无论多么好的教材,都不可能呈现生活的全部,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的局限性是必然的。新的教材观要求教师既尊重教材,用好教材,又不拘泥、局限于教材,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发展需求,补充契合时代脉搏的教学内容,让教材常教常新。
教材内容的补充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补充弘扬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案例;二是实事求是,适当补充一些贬斥社会丑恶现象的内容,让学生直面社会现实,了解真正的社会既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恶。教学六年级上册《社会文明大家谈》时,教师引入了一则网络文字:在欧美国家的一些公共场所,如机场、酒店、商场等,仅仅用中文标识“请冲厕!”“请不要大声喧哗!”等文明行为提示。看完这段文字,教师让学生就这种现象谈想法。学生各抒己见,既说出了自己的愤慨、无奈,又由此联系到身边的各种不文明行为,说出了自己的忧虑——不文明行为不仅反映了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且折射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从学生的发言可以发现,这段文字激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让他们认识到了不文明行为的危害性。
着眼学生生活开展教学活动
鄂教版小学品德教材是按照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的思路编写的,适宜于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活化课堂教学。
1.生活化的活动
教学六年级下册《自然灾害的预防与救护》时,教师先后组织了“感受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防震训练营”“雷击的预防”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正确预防自然灾害和正确救护的方法,体验到了其重要性。这种真实的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化为行动的原动力,能让学生在真正面对自然灾害时多一份理性,少一份慌乱。因为真正的自然灾害难以复制,所以这种活动越逼真对学生的震撼越大,越容易收到教学效果。
2.生活化的情境
还是以《自然灾害的预防与救护》教学为例。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危害”缺少真实体验的学情,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功能,合理调用各种音频、视频、图片、文字资料,配合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背景音乐,创设出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再现了地震现场残酷的场景。音(视)频营造的“真实”的地震画面让学生感受到了自然灾害无坚不摧的破坏力,以及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这种情境不仅让课堂变得真实可感,而且为后面学习“地震时逃生、自救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3.生活化的辩论
知行统一是品德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纯真、善良、美好的思想行为常常会遭遇各种困境,使其对学校的品德教育产生怀疑。面对这种现状,笔者以为,置之不理不对,迎合大众的不理性看法也不对,教师应在理性看待某些社会现象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展开辩论,让他们在辩论中厘清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近几年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老人摔倒了扶与不扶”话题,就要引导学生直面这一社会现象,直面自己——面对这种情况,你是怎么看的?你会怎么做?通过辩论,如果学生能对“扶”与“不扶”的本质产生正确认识,能找到理性解决问题的方案,他们就容易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品德课上的认知。唯有如此,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育人目的才能真正达成。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奥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