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建筑设计里的儿童观

2018-09-14 11:00朱锐
青年时代 2018年16期
关键词:儿童观教育

朱锐

摘 要:良好的建筑设计应该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发展需求与安全保障,并且可彰显儿童观和教育特色。幼儿园需建筑和环境潜移默化的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给予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支持。本文以被国际经济联合组织评为“最好的教育建筑”——日本东京富士幼儿园为例,对其彰显的儿童观及教育理念进行分析,寻找着建筑与教育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幼儿园建筑;教育;儿童观

幼儿园是学龄期儿童长期生活的场所,更是幼儿进行一系列游戏活动、学习活动等的地方。历史上,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家们(如蒙台梭利、福禄贝尔等)早以揭示了幼儿园建筑设计与环境对幼儿成长具有重大影响的道理,并对其设计和环境提出了一些要求。社会不断发展,形形色色的幼稚园建筑形式也不断涌现,如:乡村学堂式、城堡建筑式、家庭生活式等等。随着建筑设计的人性化发展,在幼儿教育思想与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完善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重要问题:什么样的建筑才能够满足幼儿各项发展的需要呢?显然,答案依赖于我们对儿童的正确认识,也就是科学合理的儿童观。

然而,偶然的机会,通过TED演讲我认识了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幼儿园——东京富士幼兒园。该幼儿园曾被国际经济合作组织评选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建筑。它之所以享誉盛名,原因是它拥有一栋无终端、无墙壁、无阻隔得环形建筑。这样一栋建筑究竟体现了怎样的儿童观呢?笔者认为,该幼儿园的建筑设计体现了以下儿童观:

一、儿童具有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与权利

虞永平教授在《论儿童观》中强调,现代儿童观的立足点之一是必须承认儿童的独立地位、并且不能剥夺他们自由活动的权利。[1]通过视频,我们可发现圆周为183米的椭圆形无终端建筑,能让老师们清楚看到每一位孩子的存在与活动,让孩子们得到同样的重视,感受到平等。此外,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幼儿园的建筑设计需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合幼儿特点和需要的环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摇篮。恰好,该幼儿园宽敞的环形楼顶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孩子们喜欢圆圈,母庸置疑;孩子们喜欢跟着圆圈走、跑或进行其他活动也母庸置疑。因此,该幼儿园充分思考了孩子们处该年龄阶段的喜好,针对其特点进行环形楼顶的创设无疑是巨大的特色和成功,这保证了充分幼儿进行有趣活动的需要。同时,众所周知,无论是幼儿园的室内环境还是室外环境都应该满足一定的空间密度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否则会造成拥挤、争吵等安全问题。因此,一个宽敞的户外环境是幼儿园的必要前提。在此幼儿园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建筑面积约为4800平方米,其环形顶圆周为183米,而且环形很宽,孩子们在上面活动时几乎不存在拥挤的状况而且该环形屋顶上没有任何的遮挡,自然地暴露在天空下,明亮而自在。此外,各个教室内没有墙壁作为阻隔,孩子们能够自由走动,自由交往,这些建筑设计都能够让孩子们进行自由探索,保障了他们进行自由活动的权利。

二、儿童需要科学的保护与照顾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幼儿处于“未成熟”状态,需要得到成人的照顾,但是,这种“未成熟”的状态却代表着可自主生长和塑造的可能性。[2]刘晓东在《儿童观简论》中也指出:未成熟的儿童缺乏基本的谋生能力,如果离开成人的保护和照顾将无法生存下去。[3]因此,结合该视频,我们可以发现,该幼儿园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该环形顶具有栏杆,而在环形旁边的三棵大树有坚固的网作为护栏,由此可见,幼儿可以在该环形建筑上自由的奔跑,翻越等。此外,三棵树有网,它既能作为攀爬游戏材料又作为安全网,一举两得充分利用。无论是安全防护栏的添加还是安全网的利用都使环境丰富了趣味性,能够吸引幼儿进行活动,还让环境的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环境中是否出现死角是幼儿园环境是否安全的一种体现。该园巧妙地运用环形作为户外活动场地,没有任何死角,加之具有一定倾斜度再标配电子监控视频后,教师能够在户外户内任何地方都关注到幼儿,这是保障幼儿安全的一大措施。这些建筑设计与安全防护措施完全能够保证孩子们得到正确的保护和合理的照顾。

三、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

“把儿童看做儿童”不仅表明了儿童的地位与价值,还体现了应该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的道理,此外,暗含了儿童具有个体差异性的特征,我们应该尊重儿童之间的差异。那么,在视频中,我们可发现,该幼儿园的环形建筑旁边,还修建了一栋附楼,该附楼位于椭圆园舍的旁边,高五米,共七层,利用楼梯呈螺旋状盘旋上升。螺旋状的特色鲜明,结构对于幼儿来说较为复杂,能够为大运动肌肉发展较好的儿童提供攀爬、走跳等多种活动形式,还可以锻炼儿童的勇气、坚韧等品质。此外,螺旋上升的结构是幼儿并不了解的结构形式,能够吸引幼儿,出于好奇,孩子们会很乐意到里面进行探索、游戏或活动,这样能够充分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促进他们发展的潜能。除了环形楼和附楼外,幼儿园还具有较为宽敞的操场,操场上仅有几处安装好了水龙头,其余都是无障碍活动区域,那些运动能力发展较滞后的儿童尽管不能或不愿意上附楼进行活动,但是他们可以自由地在这里玩水、追逐嬉戏。不同建筑设计满足了不同儿童的发展需求。

四、儿童需要通过户外活动得到良好发展

好动、好户外生活是幼儿典型的特点,所以要展开良好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好动是因为幼儿的动作和感觉是联通的,尚未形成自制力。那就不要过多的干涉其行为,应该放手让他们去体验、去感受。但,这并不等于就是完全的放养式教育。此外,幼儿好户外生活,那就应该提供给他们较多的、自由的户外体验机会。无界限的物质环境、活动场地干净而宽广、孩子们可以再环形楼顶自由奔跑,甚至每天在该园中其倡导孩子需要在户外进行足量的活动,每日跑上千米等,他们可以任意攀爬穿越教室到达附楼,可以在没有隔墙的室内来去自如,这都是视频中所体现的种种能够让幼儿进行无限想象与探索的自由空间与建筑设计。

五、儿童需要危险体验以获得自我保护意识与经验

孩子需要体验危险吗?在笔者和该幼儿园设计者看来,幼儿确实是需要一定的危险体验的。危险的体验能够带给幼儿更直接的经验,通过感受危险才能真切地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是不该做;通过体验危险才能真正地学会互相帮助合作;通过危险经历才能较好地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通过危险能够知道怎么生存。经历危险、探索危险中的解决办法。这样的“危险”教育其实是“安全”教育。在该园设计的里,环形建筑楼顶和操场是水泥地,它并不像中国的城市幼儿园那样为橡胶地或草坪地。这样的水泥地反而更像农村幼儿园,可是,幼儿在水泥地跌倒后的疼痛感肯定比在橡胶草坪上跌倒时重成千上万倍,可,设计者仍然采用水泥地,原因何在?中国如今倡导快乐教育,但却忽视痛苦教育和挫折教育带来的价值意义。正好是这个水泥地,让幼儿跌倒时真切感受到痛苦才能够为下一次更加注意安全的玩耍起到警示作用;让幼儿跌倒时能够学着互相照顾与帮扶;让幼儿知道,生活中他们无可避免会摔倒在柏油马路或者其他地方,而他们当在这种受伤的时候知道该怎么面对,他们会有方法有经验地勇敢站起来。这就是危险教育、挫折教育或者叫痛苦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虞永平.论儿童观[J].学前教育研究,1995(51).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9-50.

[3]刘晓东.儿童观简论[J].学前教育研究,2014(11).

猜你喜欢
儿童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儿童本位”与“儿童崇拜”
比较电影《看上去很美》《小人国》中幼儿教师的行为
现象学教育学视野下的教师角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