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余华《活着》中的苦难意识

2018-09-14 11:00赵玲娇
青年时代 2018年16期
关键词:苦难死亡

赵玲娇

摘 要:苦难是余华作品里一个反复渲染的主题,苦难不是别的,他是人类生存中所存在的一种必然状态,人类永远离不了、也摆脱不了苦难。所以就需要有苦难意识,在面对苦难的同时又必须与苦难做抗争,否则就会被苦难所吞噬,在抗争苦难中一步步成长。本论文从作品出发,对作品里所表现出的苦难意识进行阐释,从而达到让人们像福贵一样积极面对苦难和挫折的目的。

关键词:苦难意识;苦难;死亡

余华是我国当代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余华的成名作是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此前他发表了二十几篇小说均没有多少影响,这篇作品发表后,深得李陀等著名评论家的好评,余华于是一举成名。因其独特的写作方式和新颖的叙事方式,及其作品中对百姓苦难的描述,反映出来的社会方方面面,都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于是便出现了许多对余华及其作品的研究。尤其是余华的《活着》,已经被许多学者从各个方面研究得十分透彻,都已经没有比较新颖的论点可以拿出来研究了。《活着》是我读过的所有作品中最为喜欢也是感触颇多的一部作品,所以也就给了我想要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活着》进行自己的一些阐述的起端。《活着》里福贵的这一生,可以说是戏剧化的悲惨的一生,余华在作品中对于福贵苦难的描绘,是平淡的,也是不带任何感情和情绪的, 从而让读者能够更加自由不受作者情绪影响的去体会自己内心情绪的起伏变化。本论文从作品出发,对作品里所表现出的苦难意识进行阐释,从而达到让人们像福贵一样积极面对苦难和挫折的目的。

一、《活着》与苦难意识

(一)苦难叙事

余华的《活着》,名为活着,实则写的全是有关死亡的叙述。“这里讲述的是关于死亡的故事,而要我们学会的是如何去不死。”文中福贵老人的这一生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是苦难的一生,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他经受了人间最痛苦的事情,亲历了一家四代所有亲人的死亡,在悲痛的同时又亲手将一个个亲人埋葬,这是怎样的一种经历?他的苦难或许是从他开始堕落的时候开始的,按照我们中国民间的说法,他所经历的这一切,全是他自作自受的结果。

他是现在我们所谓的“富二代”,家人都对他寄予了厚望,然而他却是远近闻名的败家子,父亲认为他不可救药,私塾先生说他朽木不可雕也。他整天去妓院,沉迷于赌博,终于将祖业输得干干净净,父亲因为这事气急攻心而生病,之后在上厕所的时候从粪缸上掉下来摔死了。自此,苦难和厄运便充斥在了福贵的这一生中:先是母亲病死,然后是儿子有庆在医院被抽血过多而死,女儿产后大出血致死,妻子家珍病死,女婿在工地被石板打死,小外孙苦根吃豆子被撑死。一个个至亲相继死去,只剩下他。

许多批评家都觉得福贵在经历这一切苦难后,那么平静的独自活着是有悖伦理的,“他们期待福贵有所行动,去反抗自己的命运,或者愤怒抗争,或者痛不欲生,或者对现实进行质疑并进行形而上的追问,或者至少,他要以死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死相抗是中国弱势群体在面对强势力量的压迫而取胜不了的情况下,通常采取的一种抗争方式。”然而在余华的笔下,福贵即使在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后都没有为自己难过。因而在他们的眼中福贵是一个愚昧落后,麻木不仁,没有苦难意识,任命运摆布的人,在他们的眼中,福贵是没有一点存在价值意义的人。

在《活着》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在那条路上走了几步,走不动了,看看四周都看不到人影……我边走边想,怎么想都是死路一条了,还是回家去吧。被我爹揍死,总比在外面像野狗一样吊死强。”从这便可以看出,福贵在最绝望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死,在他的潜意识中已经产生了很强烈的罪恶感,死不足惜,他便抱着必死的念头去承受这个苦难和惩罚。然而福贵的父亲在大怒过后,就平静的替他把赌债还了。之后重病从粪缸上摔下来死了。自此福贵的罪恶感越感深重,父亲因自己而死,一家人都跟着自己受苦,一切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还能有什么奢望,对他来说,活着便是福便是贵。

如何面对苦难、抗争苦難,不同民族和不同阶层的人,各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不能强求一律。对待苦难,积极抗争是一种方式,承受苦难并化解苦难也是一种方式,而取隐忍抵抗的“不争之争”方式,是中国底层百姓普遍采取的抗争方式。福贵就是采取了“不争之争”的方式,去承受和隐忍命运对他的不公。

(二)面对苦难

余华在《活着》韩文版序言里说《活着》“讲述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5页)在《我能否相信自己》里他说“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人的理想、抱负,活着金钱、地位等等,与生命本身是没有关系的,她仅仅是人的欲望或者是理智扩张时的要求而已。人的生命本身是不会有这样的要求的,人的生命惟一的要求就是‘活着”。

因此全文便一直围绕着“我要活着”来展开。人生的苦难,亲人的相继死亡并没有使福贵绝望。生命并没有因为苦难和死亡而崩溃,在经历一次次的死亡后,他渐渐变得坦然、平静。 死亡是福贵无法摆脱的命运。但每一次亲人的死亡,对福贵而言都是一种真实的存在,都是福贵生命的一种直接体验。一次次残忍的生命掠夺,活着变得艰难,生存充满磨难。此时惟一的精神支柱便是——活下去。土地改革运动中,福贵因为败家,因祸得福,躲过一劫。

在小说的最后,福贵和仅剩的惟一的亲人苦根相依为命的时候。我以为小说会停在这里,毕竟福贵受了那么多苦后也应该平平淡淡的和小外孙过完下半辈子了,但余华没有就此停笔。最后,小外孙也因为吃太多豆子而被撑死了,噩梦一般的,让人难以置信,福贵失去了他的最后一位亲人,一个人孤零零的活着,惟一与他相伴的便是那头和他同等年纪的老黄牛福贵。然而那么软弱的福贵,在经受那么多苦难之后,仍然活着,与他的老黄牛一起活着,并且把他的一生以一种平静的心态讲给了作者听。这一切之后他已经能很平淡的面对死亡了,连死亡都能面对了,那么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能面对的呢?他的前半生如戏剧般的度过后,现在可以说他已经能够做到“百毒不侵”了,在他的字典里已经没有恐惧、害怕之类的词语了,这时他开始敬重生命,活着,便成了他唯一的念想。

二、苦难意识对生命的启悟

在过去的几百年中,追求生命的长久,好死不如赖活,一直都是中国人传统的生死观。中国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在生死的问题上明显表达了重生、乐死而讳死的倾向。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在生死上把求得生存和保存生命视为第一要义,因为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身处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的先秦时期,天灾、人祸使人们大量死亡和被杀戮。因此,保全生命便成了他们的愿望。在这样一些传统生死思想的影响下,便形成了中国人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传统生死观,福贵是一个正统的底层中国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受了这些传统思想的影响。

福贵从一开始的纨绔子弟变成了后来的贫苦农民,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着与命运抗争的那份勇气,而是在苦难与死亡的威逼下,从而启悟了福贵的生命意识,在这个生命意识当中苦难意识也得到了无形的彰显。福贵在晚年的时候,能够将其一生的苦痛经历看得那样淡,面对死亡和苦难那样的阔达和乐观,是在做了怎样的努力后才能这样积极的,这些努力都是不能被一些人片面的观点所磨灭掉的。

《活着》不是为了写活的无奈,而是告诉了我们活在了那个年代里的无奈与悲哀,在小说中,不光让我看到了生命是多么的可贵,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今天这个社会的好与大。让我从心底里为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骄傲和满足。

福贵从一开始的“富二代”到后来一无所有、从儿女双全到举目无亲、从相亲相爱的夫妻俩到最终只有一头老黄牛陪他孤独终老。经历了这样的苦难后,是什么在支撑着他活下来的?那便是“活着”!他的人生从大喜到大悲,他承受和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仍然在绝望、困境中活着,没有放弃自己,活着,是他唯一的追求。也是他与苦难对抗的唯一资本。

对福贵而言,生活中的苦难已经消失于无形,他的内心有的只是超然和平静地面对生活,更好的活着。死亡既是生命意义的终点,同时也是另一生命意义的起点,生存与死亡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人永远处于这一对永恒矛盾中作痛苦的徘徊与挣扎。当我们用极大的热情来关爱和珍视生命时却发现死亡又作为一个既定的难逃的劫数在前方等着,另人无法回避。死是那样的突然,然人毫无准备,幸存却又历经各种苦难,欲哭无泪,所以每走一步都很不容易。人要想好好的活着,就得不断努力奋斗,像《活着》中的那些人一样努力而顽强地活着。尽管他们表现出来的个人力量是那么的卑微,但是他們那种自信、乐观、坚定、执着的苦难意识引领着我们去开拓生活的道路,活着并无需更多的理由。

三、结语

苦难是余华作品里一个反复渲染的主题,苦难不是别的,他是人类生存中所存在的一种必然状态,人类永远离不了、摆脱不了苦难。所以就需要有苦难意识,在面对苦难的同时又必须与苦难做抗争,否则就会被苦难所吞噬,在抗争苦难中一步步成长。福贵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坚忍不拔的韧性和面对苦难时的坚强,他没有屈服于苦难,也没有像许三观一样去承受苦难,而是积极的去抗争苦难,在苦难面前体现出了生命的顽强和精神的崇高。余华的作品并不是纯粹的只反映社会,而是在反映社会的同时掏出社会的假面,将社会中隐藏很深的黑暗的残忍的一面展示给人们看,他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冷静而又平淡的展示出来了这一切,让无数的读者去思考和体会,从而感动了无数的读者,成为了无数读者接受并推崇的先锋派代表作家。

参考文献:

[1]王达敏.《余华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

[2]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猜你喜欢
苦难死亡
浅析《许三观卖血记》的苦难意识
历史齿轮上的累累伤痕
从蒙克看向朱耷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