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爱芬名师工作室是荆州市名师工作室,由19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组成。团队成员中有特级教师2名,湖北省学科优秀教师4人,荆州明星教师9人。工作室以“以研促教、团队提升、引领课改、服务教学”为宗旨,致力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工作室主持人彭爱芬是湖北省特级教师,先后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教学论文十多篇,参与编写教材教参等五部。近些年带领工作室成员对小学习作教学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软肋,究其原因,一是小学生年龄小,生活体验贫乏,习作写不得法,语言空、废、假、大,缺少个性和真情实感;二是教师缺乏对习作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在的写作能力。笔者发现从教学实际出发,紧扣课堂开展习作教学研究,勾连生活进行习作课程建设,能有效提高习作教学效益。
紧扣课堂,导法于内
通过课堂,以教师系统优化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帮助学生学会搜集素材,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习作,使学生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表述,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从而提高习作教学效益。
1.依托教材,系统梳理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至六年级共安排了61次习作(其中六年级下册5次,其他每册8次),除去重复性的训练外,共有48个训练点。梳理教材中对学生习作的内容和要求,对于小学阶段的习作,从内容上看,有写人的(包括自己、伙伴、敬佩的一个人等),写事的(包括学会的本领、难忘的第一次、童年趣事、令人感动的事等),写景的(包括校园、家乡、自然景观等),写物的(小动物)等;从手法上看,有写实的,也有写想象的(包括看图作文、听声音作文、编写童话、写科幻故事等);从形式上看,有文学性质的,也有应用性质的(包括书信、发言稿、读后感、说明文、导游词、建议书、演讲稿等)等。此外,关注学生生活,安排了三次综合性活动后的习作,还安排了学会生存、理想信念、感悟啟示、民风民俗等内容的习作。每次习作,都要求写得清楚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48个训练点体现、涵盖并细化了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二三学段(即三至六年级)习作课程的全部目标和内容,突出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集体备课,分类研究
以学校名师工作室成员为核心,将语文教师组织起来,围绕48个习作教学训练点,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将“习作课堂教学策略”细划为多个子课题:“习作指导课教学研究”“习作讲评课教学研究”“阅读与习作课的有机整合研究”“习作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研究”“叙事文写作教学研究”“XXX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等,并将子课题分到各个教研组,由工作室成员分别担任教研组组长,负责子课题的研究。
在集体备课时,先由组长对子课题的研究目标进行解读;再全组教师结合习作教学实际讨论该子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每位教师确定一个训练点的内容,围绕子课题的研究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案;然后集体讨论并修改教学案形成一次定稿。
3.创优课堂,强化指导
把习作课堂的优化作为提高习作教学效益的重锤。每位老师按照集体备课讨论形成的一次定稿教学案,在组内反复试教、讨论、重构;然后在全校展示分享,全体教师围绕执教内容与研究主题进行互动交流,实现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认识趋同;最后由学校特级教师、资深专家把脉问诊,形成二次定稿。
最后定稿的主要内容包括六大板块:习作要求、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与之配套的还有教学课件和学生佳作。
建设课程,开发于外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尝试从小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建设习作课程,从而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
1.研究学生生活,发现可写资源
留心生活是充实学生作文素材的源头,在全体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一日生活动态、一周生活要点、一月生活大事,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可写资源,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人、事、物、景,上学路上看见的一草一木;和家人朋友相处的点点滴滴;从电视广播里听来的奇闻逸事……都是写作的素材。要求同学们在生活中做“有心人”,从而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捕捉美、记录美的能力。
2.创新兴趣活动,做实活动作文
根据各年级习作训练的要求,开展学生喜欢的兴趣活动,增强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为习作“有话可写”做好铺垫。一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内活动,如“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现场书画赛”“庆六一文艺汇演”“科技艺术节”等。二是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各种丰富有趣的语文游戏活动,如“连词成句”“词语接龙”“触摸猜物”等。三是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如“红领巾远足”“福利院献爱心”“我是环境小卫士”等。教师指导学生将活动具体过程写成文。写好了一次次活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热爱之情得以加深,习作能力也得到提升。
3.建立习作资源库,编写校本教材
课程化理念一直是进行习作教学校本研究的根本。对师生共同开发的习作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建立起电子资源库,同时,工作室成员合力编写校本教材《小学“生本”习作》,人、事、景、物、理、用、图、思八大类100多个习作内容构成丰富的小学习作资源。
内外勾连,提质增效
小学习作,说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既是教学内容,又是教育活动。只有把课堂内的习作教学指导和课堂外的习作资源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1.读和写勾连
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读写勾连,提高实效。
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记叙童年生活》前,一方面在学习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儿童诗两首》这五篇课文时,除了关注阅读课文的教学,同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将事情记叙得具体的方法,为单元习作教学做准备。
另一方面,在习作教学课上,安排欣赏影集、回味生活、回顾课文、品读范文、练笔写作等环节,“回顾课文”环节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五篇课文所表现的古代、现代、当代儿童那无忧无虑、天真快乐的生活。再引导学生从《童年的发现》一文中学习把握顺序、层次分明的写作方法;从《祖父的园子》《冬阳·童年·骆驼队》中学习抓住经过、具体记叙的写作方法。
因为有读的引领,又有写的指导,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能够具体记叙童年之事,表现童年之趣。
2.课内外勾连
多读、多写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法宝。因此,学校努力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课内习作与课外习作相结合,鼓励学生常态阅读,大胆表达,常态习作。要求学生坚持每天打卡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坚持每周写周记,教师有意识地每周安排一个主题,让学生将生活中与主题有关的事件记录成文,学生一事一练、一文一得,习作能力有效提升。
只要深入进行研究,走出习作教学的特色之路,打造习作课程品牌,同时,紧扣课堂教学,建设习作课程,就能切实提高习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作者单位:松滋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