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娜 刘正生
教学内容: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屋”四《古诗两首》。
教材简析:这两首诗都与求知有关。《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这首诗借景喻理,借方塘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所写的一首哲理诗,饱含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魅力。
2.理解古诗,从中懂得求知的道理,让名句“活”起来。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蕴含的求知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师:昨天,我们预习了《古诗两首》,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两首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启思激疑,理解感悟
1.读通读顺。
师:检查一下大家诗读得怎样。找两名同学,谁愿意?(生读《冬夜读书示子聿》。)
师:正确流畅,而且还读出了诗的节奏,请坐!下一首。(生读《观书有感》。)
师:谁发现刚才有两个音读错了?
生:“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为”应该读成“wèi”。
师:理由是——
生:注释里说:“为”是“因为”的意思。
师:根据注释,分辨读音,真会读书!
生:“问渠那得清如许”的“那”通“哪”,所以要读“nǎ”,刚才他也读错了。
师:最后两句请重新读读。
师:下面咱们师生合作,老师读题目,你们读内容!(师做动作,提示端好书,师生合作读诗。)
2.对比探究。
师:(出示两首诗。)你们想没想过,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放一起学呢?
生:诗人都是宋代的。
师:仅此而已吗?
生:都是关于求知的。
师: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课文最上面有一行字写的。
师:来,给大家读读。
生:下面这两首诗都是写求知的,你能背下来吗?你能领悟诗的意思吗?
师:真会读书!刚才这位同学读的叫“文前提示”,学《快乐读书屋》千万不要忘了读提示——提示就像指示灯,读前一定要看清。
师:那你从哪能看出跟“求知”有关呢?
生:从题目能看出。(生读题目。)
师:重点体现在是哪两个词?
生:读书、观书。
师:读得很仔细。还有吗?
生:“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也是讲求知的。
生:后两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是。
师:陆游是想让小子聿怎样读书呢?
生:想让陆子聿勤奋读书。
生:还想让他读完书要多实践。
师:哪两句体现要实践的?
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躬行”是什么意思呢?
生:亲身实行。
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中学习中,你有没有真实的体验呢?
师:关于游泳的书有很多种,做个小调查,咱班有多少会游泳的同学?呀,真不少!那谁是看书学会的?(举手的纷纷放下,师示意刚刚举手的一个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学会的?
生:我是一点点游会的。
师:这正是陆游说的纸上——
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质疑释疑。
师:我们再看《观书有感》 “半亩……”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生:老师在想题目和内容不符合。
师:对,老师第一次读跟你的感觉一样,内容明明是写水塘嘛!依我看叫《观塘有感》才恰当。你怎么看?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说。
(同桌讨论。)
师:就讨论到这,谁来说说?
生:我觉得还是应该叫《观书有感》,因为这水塘肯定跟读书有关系。
师:那你认为有怎样的关系?赞同的可以补充,反对的可以驳正。
生:我觉得水塘就像我们的大脑,活水就像书一样。
生:源头才像书本,书本里的知识像活水。
师:佩服,读书不浮于表面,很有想法!有反对的吗?(众生摇头。)
师: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其中,那我们要想头脑聪明,就得……
生:多读书,多积累!
师:表面是写方塘,其实却与读书的感受联系起来。《观书有感》和《冬夜读书示子聿》在揭示哲理上有什么不同吗?
生:《观书有感》揭示哲理含蓄,是借助方塘来说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揭示哲理不绕弯,直来直去。
师:是啊,虽然这两首诗都是关于求知的哲理诗,但朱熹用的是借喻说理,陆游用的是直接说理。(板书:借喻说理、直接说理。)
师:学贵有疑,这两首诗你有哪不懂吗?
生:《冬夜读书示子聿》为什么加个“冬夜”?
师:谁愿意帮他解答?
生:我觉得是陆游在一个冬天的夜晚读书,然后教导子聿的。
师:交代了时间,明白了吗?还有疑问吗?
生:“问渠那得清如许”结尾应该用问号吧,怎么用了逗号?
师:是呀,老师在别的书上就发现过用问号的情况。谁来帮帮他?
生:我也认为应该用问号,因为它的意思是问水塘为什么这样清澈。
生:那为什么书上用了逗号?教科书不会弄错吧?我认为是逗号。
师:其实呀,标点符号是近一百多年才有的,所以这首诗的标点都是现代人加的。大家读读,看看到底哪个更适合呢?
(生自由读。)
生:要是疑问,就得读成上扬的语气,但这句不能那样读,所以用逗号。
师:(试着上扬读。)的确不行。(生纷纷点头。)
三、入情朗读,入境背诵
师:瞧,多读读,问题就解决了,好诗不厌百回读。怎么读呢?现在就是800多年前,你就是大诗人陆游,那个冬天的夜晚,看到小儿子子聿在油灯下读书有点发困,不想读了,你怎样对他说呢?谁来读读?
师:你是谁呀?
生:小东。
师:不对,不对。大家说他叫什么?
生:陆游!
师:好,陆游,读你的诗吧。(生读《冬夜读书示子聿》。)
师:这位父亲也太年轻啦。写这首诗的时候,陆游已经七八十岁了。想想他的声调,他的语气。好,你再来试试。
(生再读,声音低沉,语速很慢。)
师:读得不错,给点掌声。让我们一起把诗读给子聿听。
师:真是用心良苦,教诲谆谆。假如你现在是子聿,应该怎样读呢?大家先练练。(一生读。)
师:读得很用心,一点没犯困!不要再发困了,小子聿,让我们抖擞起精神,一起把诗读给父亲听。(生齐读)
师:有时候,我们走近诗人,把自己当作诗人,把自己当作与诗有关的人物,去体会着读,就会把诗读得有滋有味。
师:老师背诵前两句,你们背诵后两句,行吗? 有信心背会全诗的请起立,不太会的可以坐着拿课文纸看一看。注意了——《冬夜读书示子聿》。(生背诵。)
师:真棒,我为你们点赞!与陆游一样,大学问家朱熹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有一天他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了一个池塘边,看到池塘特别清澈,无比喜悦,情不自禁地吟诗一首——(指一学生)你就是朱熹,你可以吟诵你的诗了。
师:感受到了你对方塘的喜爱,此处应该有掌声。
师:听,(课件:流水声。)那源头活水正在流淌呢, 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
师: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心中展现出一幅美丽的《方塘图》,想看看吗?你们四位请起立,看老师画图,按顺序读出相应的一句诗——第一位同学注意,(师画方塘)可以读啦。
生:半亩方塘一鉴开。
师:(画云)好,请坐!第二位。
生:天光云影共徘徊。
(塘中画问号。)
生:问渠那得清如许。
(画源头活水。)
生: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真不错!下面,我们看着图画背诗……
(师指示引导,生齐背。)
四、创设情境,尝试运用
师:名诗,往往有名句。(课件出示两首诗。)哪句是名呢?
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好眼力!
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会积累,还要会运用,我们来试试吧。(课件:诗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不被社会抛弃!
(2)我們读书不能只死啃书本,只读有字之书,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不被社会抛弃!
生:我们读书不能只死啃书本,只读有字之书,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五、拓展阅读,引向课外
师:其实关于求知的诗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学习的《观书有感》只是其一,有其一就有其二,想读读吗?(课件:《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生读诗,谈理解。)
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求知的诗呢?
生:《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生:《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师:课后大家可以再搜集几首与求知有关的古诗。这节课大家表现得真不错!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写了一首小诗,来看大屏幕!一起来读吧!
生(齐):读陆游朱熹诗有感
读书观书两首诗,
字里行间为求知。
塘清还需源头水,
纸上得后躬行之。
师:下课!
评析:
苏老师这节课简约而不简单,看似平淡无奇,却洋溢着浓浓的语文气息,犹如融盐入水,无痕有味。
一、鼓励质疑,激活思维
快乐读书屋属于略读课,是连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其性质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半独立阅读。我们教略读课文,更要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把教师的干涉、讲解降到最低点,课堂上学生非常地忙,教师非常地“闲”。而鼓励质疑则是最便捷、最实用的切入点。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课上苏老师装糊涂:《观书有感》是不是应该叫《观塘有感》?这是在“示弱”,也是在示范如何质疑,为的是把学生推向主体。之后引导学生自由质疑水到渠成:“《冬夜读书示子聿》为什么加‘冬夜?”“‘问渠那得清如许的结尾怎么用了逗号?”尽管有的时候问题不一定都有价值,但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症结在什么地方。质疑与解疑的良好互动,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整合对比,引导探究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当有了一定数量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本课两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的题材特点——哲理诗,主题——求知。苏老师适时抛出“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学呢”这一小石子,顿时在课堂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把两首诗整合对比学习,同中求异,不但知道作者是宋代的、主题都是关于求知的等信息,更重要的是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发现两首诗说理的不同方式——直接说理、借喻说理。这样的整合对比学习没有无效的环节,学生对“哲理诗”这一古诗题材有了一个较深入的探究,事半功倍。
三、培养诗趣,熏陶渐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处在浓浓的古诗文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受感染、受驱动。苏老师十分注重对学生诗趣的培养,课堂上通过“角色朗读”“看板画读诗” “运用名句”“拓展阅读《观书有感二》”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熟读、理解、背记了的古诗词,不能老让它们关在学生的脑海中,要引导它们出来走一走。苏老师设计运用名句,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中感觉到古诗词运用的乐趣。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根据两首古诗所做的小诗做小结:“读书观书两首诗,字里行间为求知。塘清还需源头水,纸上得后躬行之。” “源头”“躬行”等是对名句再次强化,同时再次点燃学生的诗情,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淡化诗意,品析诵读
苏老师这节课有意淡化对诗意的理解,把重点指向品析诵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見智,教师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于诗意来说,我们认为只要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因为诗人要表达的情怀深藏于字里行间,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学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韵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得到熏陶感染。
总之,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是师生共同生成的大课堂,这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功的古诗教学。
最后需要提及的是,课堂教学要想真正体现学生的“学”,淡化教师“教”,除了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课前预习也是值得重视的环节,对于略读课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苏老师课前也布置学生预习《古诗两首》了,但只是要求熟读,从课堂上看也只是检查是否读通读顺,这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要求太低。建议苏老师对照《语文课程标准》高段目标,细化预习要求,如作者介绍、关键字解释等,课堂上适时检查反馈,更能充分体现略读课的特点,使学生真正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地学习理解古诗,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