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清廉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房中闷热或较长时间日晒就会头昏脑胀,而天气凉爽或用温水冲冲头就感到头脑清醒。还有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实,相对而言,北方较寒冷地区的人较特别炎热地区的人平均寿命要长。
由此可见气温、体温与人得健康、寿命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地球上一切物质运动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温度,其温度值就是物质中分子运动激烈程度的表现。人的生命运动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多数人所处的环境温度是极其狭窄的一段(-40~40摄氏度),而人的正常体温37摄氏度又是靠近其高端的一个点。这个体温正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对地球环境逐步适应的结果。为了适应夏季的炎热,体温趋近37摄氏度;为了适应寒冬,机体逐步形成了调节机制,以使体温保持恒定。随着人类的进化,人类还学会了利用增减衣服和改善环境温度等办法以帮助体温调节,以适应多变的外界环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外界环境控制能力的提高,已经从被动适应环境的时代进入到主动控制环境的时代。
人类要想长寿,就要设法推迟衰老;而衰老可以说是人体细胞功能日益衰减失效的结果。当人体发育成熟后,人体的细胞总数基本不会再增加。若想延长自己的寿命,就应尽可能的减少细胞的衰减失效率。而气温与体温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细胞的活动,外界温度与体溫越高,细胞新陈代谢的反应就越快,细胞的衰减失效率也越高,人的寿命就越短。反之,降低温度后,生物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新陈代谢就降低,人的寿命就会延长。
根据以上理论,有人提出了“低温养生法”。研究证实,当人的体温降低3摄氏度,人的代谢率可降低一半,机体耗氧率仅为正常的50%。其中脑力劳动者在比较低的温度下,大脑工作效率最强;女性一生都离不开血液、阴津的养护,而低温则有利于的保护阴液;“阴虚生内热”,阴虚阳亢的人平时比较怕热,而在比较低的温度下有利阴液的涵养。所以,以上三类人更适宜低温养生法。
冬季气温低,故认为是低温养生的最佳季节。但是一年有四季,又该怎样实现这一愿望呢?有关专家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幼年身体发育时期,可适当多吃、吃好。而进入青壮年后,特别是中老年人则应“吃好、吃少”,“略饿为宜”。国外研究证实,适量少食可使动物体温下降,有利于细胞寿命的延长,可使死亡速度下降1/3。
2.我国很多人喜欢吃热食、烫食,这对健康长寿是不利的。特别是春夏季节,最好吃清淡的温食或凉食。在食物品种上,青壮年和身体健康、属阳盛体质的中老年人,更宜多吃些性平、性味寒凉或有养阴作用的食物,如大米、藕、萝卜、苦瓜、冬瓜、百合、冬菇、银耳、梨、越冬大白菜以及水禽如鸭子等。即使是冬季,也要少吃过于温燥和辛辣刺激性食品。
3.炎夏应重视防暑降温,居室温度最好维持在24~26摄氏度。
4.重视耐寒锻炼,平时适当少穿一些;或经常参加游泳、冷水浴,有利于降低体温。冷水浴可使人在较短时间内经历从热到冷、再从冷到热的过程,使血管收缩、扩张,有“血管体操”的美誉。
5.不宜参加过分剧烈的运动,尤其是持续时间长的连续性运动,因为它会使机体内积热而增加细胞的失效率。所以,老年人不宜参加剧烈的长跑运动。
6.太极拳是适合中老年人的最佳健身运动,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虚实相间、刚柔并济,既能健身、调节新陈代谢,又无积热之弊。而对于喜欢长跑的中老年人,则可到出野、山林、海滨去远足。
7.过分激动、紧张焦虑,特别是生气动怒都会加快细胞的代谢速度,使人积热而增加细胞失效率;精神放松,保持平和、乐观、轻松、愉快的情绪和心态,使各器官都处在良好状态下,则有利于健康长寿。
8.妇女在怀孕期间,应适当多吃些鱼、瘦肉、蛋、禽、干果(核桃、芝麻等)和蔬菜水果,促进大脑和各器官的发展,增加脑神经等的细胞数。脑细胞总数大者,有利于智力发育和延年益寿。
9.患有发烧与感染性疾病者,要及时诊断治疗,争取尽早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