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抗倭英雄的诗人不是好画家

2018-09-14 03:00宋梦寒
读者·校园版 2018年19期
关键词:倭寇青藤徐渭

宋梦寒

400多年前,中日之间爆发了一场长达7年的战争,我们称之为“万历朝鲜战争”。与之前戚继光时期的倭寇之患不同,这场战争是由日本侵略朝鲜引发的。以武力统一了日本的太政大臣丰臣秀吉眼看国力日渐强盛,不由得萌发了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的念头。于是,在完成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后的1592年3月,丰臣秀吉率领15万大军挺进朝鲜,一路势如破竹,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逼近了中国边境。按他的计划,先占领朝鲜,再攻下北京,待日本迁都北京之后再进军印度。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朝鲜派出多路使臣向中国求援,大明皇帝在确认日本之意在于中国之后派出了军队。

明军的抗倭援朝行动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如神兵天降一般强劲,甚至一度处于劣势。直到同年10月,由名将李如松带领4万精兵跨过鸭绿江,才扭转了战局。能让日军节节败退的,除了明军装备上的优势,还有赖于李如松在军事上的谋略。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人物,李如松的兵法老师——徐渭。

徐渭在中国历史上可称得上是位奇人。他关心时事,喜欢研究兵法,多次参加闽浙一代的抗倭战役,还曾受邀为闽浙提督胡宪宗做军事参谋,并设计捕获了令朝廷头疼的倭寇头领。因此才有了多年以后被戚继光推荐去教李如松兵法的经历。然而,这位军事家的主业并不在战场,他的诗文、戏曲独树一帜,极具开创精神,在美术、书法方面的创意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郑板桥为了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特意刻了一方印“青藤门下走狗”(徐渭号青藤道人);齐白石有言道:“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拍过一部木偶动画片,名字叫《聪明少年徐文长》,说的就是徐渭小时候的故事。徐渭的身世非常坎坷,他父亲晚年纳妾娶了他母亲,他出生后不满百日,父亲便离开了人世,10岁时生母又被赶出家门。然而,寄人篱下、缺少关爱的童年并没有妨碍他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他9岁即能作文,十几岁时被认为可与东汉的杨修比肩。

徐渭的书法被称为“有明一人”,他打破了明代书坛沉闷的气氛,推崇在书写中“时时露己笔意”,以气势磅礴的狂草引领了明代晚期的书法。他的大写意花鸟更是奇绝,笔墨恣肆奔放、酣畅淋漓,言简意赅又层次分明。他不拘泥于细节,也没有受困于传统,而是把自我的人生感悟与志趣寄托于笔踪墨韵当中。他重视绘画的主观性,追求“本来面目,由我主张”的个性表达,在“似与不似”之间呈现出与自然的生命活力融为一体的精神力量。清代文学家、书法家翁方纲评价徐渭的潑墨写意画:“纸才一尺树百尺,何以著此青林庐。恐是磊落千丈气,夜半被酒歌嘘唏。”

徐渭把王维、苏轼开创的文人画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不仅得益于他深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也与他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虽然才华横溢,可是徐渭从20岁考中秀才之后,直到41岁也没能考中举人。赏识并重用他的胡宗宪因在严嵩案中受到牵连,冤死狱中,导致他在恐惧、焦虑和愤懑中精神崩溃,先后用各种残忍的方式自杀了9次,之后又在一次狂病发作时误杀妻子而被捕,经朋友多方营救才得以出狱。在狱中的7年,这位旷世奇才竟然完成了道教经典著作《周易参同契》的注释。

徐渭的晚景极为寂寞凄凉,他厌恶与达官显贵交往,又不肯像普通人那样安家置业,缺钱就靠卖字画度日,手头一旦宽裕便搁笔。无论生活如何潦倒,他笔下的竹、菊、牡丹,甚至是杂花野草,都有着超脱尘世的不羁和空灵。“从来国色无装点,空染胭脂媚俗人”是他的审美价值观,他在代表作《墨葡萄图》中的题跋,则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总结:“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当弟子李如松在朝鲜战场上跃马扬鞭、大战倭寇时,这位被汤显祖大赞“有千人之力”的剧作家,被袁宏道评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的诗人、书法家,这位让无数后来人膜拜的大写意的开拓者,在一间破败的茅屋里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猜你喜欢
倭寇青藤徐渭
徐渭来过多次苏州
大明王朝1555,倭寇打到了南京城下
聪明的猴妈妈
风莺图诗
聪明的猴妈妈
明代中日堪合贸易终止原因刍议
试论明朝嘉靖时期倭寇猖獗的政策和制度原因
生命中的“青藤”
徐渭南腔北调
善待勒身的青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