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部走罐器的设计和应用

2018-09-14 05:43付雪鸽牛云云张治华杜雪源冯楠楠田雅云杨佳曼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罐法走罐玻璃罐

付雪鸽,牛云云,张治华,杜雪源,冯楠楠,田雅云,杨佳曼



一种面部走罐器的设计和应用

付雪鸽1,牛云云1,张治华2,杜雪源1,冯楠楠1,田雅云1,杨佳曼1

(1.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 450008;2.云南中医学院,昆明 650000)

面部走罐器;针灸器械;走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中医针灸临床最常用的疗法之一,而走罐是对传统罐法的发展,属于动态拔罐[1]。面部走罐作为一种“绿色”的物理疗法日益受到青睐[2],走罐可加速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并可通过刺激面神经,提高面部肌肉弹性,促进疾病的康复[3]。但市面上少有专门用于面部的走罐器,传统的拔罐器用于面部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火罐吸附力度难以控制,面部常为此留下罐印影响美观,且用于面部走罐操作难度大,危险性高;真空拔罐器其材质亦不是面部走罐的最佳选择,又有工具繁琐等诸般限制,笔者基于现有面部走罐器具存在的诸多不便之处,设计出一种新型面部走罐器(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621348005.4)解决了现有走罐器材存在的不足。现介绍如下。

1 设计思路和结构

本实用新型面部走罐器由玻璃罐体和球囊两部分组成,球囊经玻璃罐体外的防滑纹套装在玻璃罐体上,玻璃罐体的底部中心有与球囊内部相连通的通孔,球囊上装有正对通孔用于调节玻璃罐体内负压的控制阀。

如图1所示,包括玻璃罐体1和球囊2,球囊2经玻璃罐体1外壁上的第一防滑纹6套装在玻璃罐体1上,罐体口部5外壁呈圆弧凹槽状8其设有第二防滑纹7,玻璃罐体1的底部中心有与球囊2内部相连通的通孔3,球囊2上装有正对通孔3用于调节玻璃罐体1内负压的控制阀4。玻璃罐体1高5 cm,罐体口部5外径4.5 cm,内径3 cm,玻璃罐体1呈上、下两边直径小,中间直径大的空心圆形。

图1 面部走罐器结构示意图

2 使用操作

此新型面部走罐器具体使用时,先挤压球囊,排出球囊内部的气体,然后将玻璃罐体的第一开口扣在人体面部肌肤上,松开球囊,玻璃罐体吸附于肌肤表面,并可根据所需真空度,调节压力控制阀,使玻璃罐体内形成所需负压,实施走罐操作。

3 特色与创新

本实用新型面部走罐器为玻璃罐体与球形气囊相结合而成,其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首先避免了玻璃火罐在面部操作时因操作不当产生医疗风险的不足,又解决了真空拔罐器的材质不适宜面部走罐的缺陷。其次新型面部走罐器用球囊替代了传统真空拔罐器的抽气枪,也省去了吸拔火罐所需的棉球、乙醇、止血钳。第三此面部走罐器体积小,操作简单易学,规避了医疗风险,不仅适用于针灸临床也可用于日常的美容保健。

4 讨论

拔罐是将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为目的的外治方法。中医学认为该疗法具有平衡阴阳、补益气血、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等作用[4-5]。面部走罐法集拔罐、推拿、药物疗法的作用于一体[6-7],通过带动肌肉的运动以疏通面部经络、运行气血,促进面部肌肉的功能恢复[8]。现代研究表明走罐时的刺激,可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使信号传到中枢神经,调节兴奋与抑制过程,加强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和管制功能,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患部皮肤相应的组织代谢旺盛, 吞噬作用增强,改善皮肤的功能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9-17]。针灸临床多用于治疗面瘫、黄褐斑、痤疮等疾病,疗效确切[18-21]。

但面部走罐难以在临床普及应用的关键在于没有专门用于面部走罐的器材,且运用火罐在面部走罐技术要求高,存在医疗风险[22],故多弃之不用。这种新型面部走罐器,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小巧灵便,不仅可用于面部美容及防病治病,也可应用于项部、前臂等操作范围小的部位[23-24],拓宽了其在针灸临床的应用范围,迎合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5]。

[1] 田玉瑛,王广军,黄涛,等.不同方向循经走罐对皮肤血流量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3,33(3):247-251.

[2] 洪寿海,吴菲,卢轩,等.拔罐疗法作用机制探讨[J].中国针灸,2011,31(10):932-934.

[3] 马帅,王萌萌,杨佃会.温针灸结合面部走罐治疗顽固性面瘫28例[J].中国针灸,2015,35(7):646.

[4] 邹菲.薄氏腹针配合面部走罐治疗周围性面瘫28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2,4(4):50.

[5] 孙光华,庄子齐.耳后拔罐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877- 879.

[6] 潘馨莹,陈波,陈泽林,等.浅析走罐补泻的关键因素[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2):144-145.

[7] 余楠楠,陈泽林,陈波,等.天人地三部走罐法的内涵释解[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3):260-264.

[8] 黄永兰,任士英.浅述面部走罐治疗陈旧性面瘫[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2):120-121.

[9] 张海山,高希言.针刺走罐刺络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2):119-121.

[10] 陈波,陈泽林,郭义,等.罐疗之走罐研究——天人地三部走罐法[J].中国针灸,2010,30(9):777-780.

[11] 邓媛,范郁山,黄小丽,等.浅刺针法配合走罐治疗黄褐斑20例[J].河南中医,2013,33(6):956-957.

[12] 田宇瑛,王广军,黄涛,等.不同方向循经走罐对皮肤血流量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3,33(3):247-251.

[13] 于海龙,陈波,陈泽林,等.走罐疗法适宜病症浅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1(1):50-53.

[14] 尤圣杰,张捷,卢伟.郁证的背部走罐疗法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11):2694-2695.

[15] 姜默琳,尤圣杰,张捷.郁病走罐疗法临床操作与作用机制探讨[J].北京中医药,2016,35(4):355-357.

[16] 赵义静,刘佩东,陈泽林,等.不同参数督脉走罐对亚健康人体背部局部皮肤血流量影响的初步观察[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1):18-22.

[17] 张婉容,郎娜.走罐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及对患者血清IL-4、IgE的影响[J].中国针灸, 2014,34(12):1185-1188.

[18] 唐曦,殷坚,汤清平,等.面部走罐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30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 2017,33(7):99-101.

[19] 吕晓蕊,陆伟峰,倪箐琳,等.针刺配合面部走罐治疗痤疮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3):193-194.

[20] 黄尉.沿皮浅刺法配合面部走罐治疗陈旧性面瘫12例[J].广西中医药,2009,32(3):34-35.

[21] 骆秀梅,姜维忠.大黄蛰虫丸结合面部走罐治疗中重度黄褐斑42例[J].内蒙古中医药,2009,28(3):4.

[22] 戴岳.拔火罐烧伤频发人身伤害纠纷不断[N].中国消费者报,2011-8-19(B01).

[23] 周静珠,陈欢,唐青青,等.咽喉部走罐配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咽炎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4): 432-434.

[24] 严全.手三阳经走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中国针灸,2014,34(1):66.

[25] 王雅丽.论走罐法在中医美容治疗中的运用[J].江西中医药,2007,38(7):23-24.

2018-02-27

付雪鸽(1991—),女,2016级硕士生,Email:1459638660@qq.com

1005-0957(2018)09-1109-02

R245-33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8.09.1109

猜你喜欢
罐法走罐玻璃罐
除湿祛痛,走罐更管用
鸡蛋夜明珠
除湿祛痛,走罐更管用
走罐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
张虹教授应用体针浅刺配合灸罐治疗儿童近视的验案举隅
火针刺络放血结合罐法治疗痹症的临床体会
厨房小瓶罐 办公新帮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迪氏罐法疗法简介和临床应用
煮罐闪火法的操作方法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