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红梅,胡艳香
(淄博市中心医院创伤骨科,山东 淄博 255036)
髋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发病率较高。多见于老年人群,老年人组织器官呈退行性发展,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体质会越来越差,骨折疏松症状也会越发严重,很容易发生髋部骨折,因髋部的生理结构及功能较为特殊,骨折后将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风险较大、需要长时间的恢复,且容易与术前多种基础疾病共同产生作用,由此引发的并发症也相对较多,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更高[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38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风险管理引入临床护理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以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15例,女性23例;年龄为66~88岁,平均年龄为(77.6±4.8)岁;基础疾病:高血压24例,冠心病ll例,糖尿病8例,呼吸系统疾病5例,心脑血管疾病3例,其中并存2种及以上内科疾病13例。所有患者经x线、髋部CT检查并确诊,均符合WHO关于髋部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按照临床护理方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分布、基础疾病等方面资料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术前通过心理护理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感和恐惧感,减轻心理负担,稳定情绪,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在患者卧床期间应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予以营养支持,协助其翻身,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功能恢复训练[2]。
1.2.2 观察组
在常规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成立风险预测小组。根据高龄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影响髋部骨折恢复的不安全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采取相应的预防办法,在满足临床护理需求的同时,对风险事件进行有效管控;②提高护理人员各项专业技能和风险管理意识。重视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并通过定期考核来评价培训效果。并在护理实践中逐渐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范开展护理工作,尤其是对护理流程中细节的管理;③重视护患沟通和人文关怀。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其足够的人文关怀,使护患双方能够相互理解,在满足患者护理需求的同时也能够赢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支持,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
自行设计风险因素认知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风险因素认知率、安全事件发生率。
以SPSS16.5软件包对收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率(%)描述风险因素认知和安全事件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以P=0.05为检验标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风险因素认知率(95.O%)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安全事件发生率(5.O%)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组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风险因素认知及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高龄髋部骨折是指发生在65周岁以上老人的股骨颈部位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因高龄患者自身状况较差,加之髋部生理机构的复杂性,骨折治疗难度较大。恢复也更为缓慢,给临床护理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强,高龄髋部骨折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4]。由此引发的安全事件也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做好围术期护理工作,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预防意识,对骨折的早日恢复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均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5]。本组研究共选取38例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均在65岁以上,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将风险管理引入临床护理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风险因素认知率为95.0%(19/20),安全事件发生率为5.0%(1/20);对照组患者风险因素认知率为72.22%(13/18),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2.22%(4/1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证实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的安全性,证明风险管理能够保证临床护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将风险管理引入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有效保证了临床护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