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马娟
(南通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手术室护理是一项涵盖范围广、专业要求高、实用性强的工作,在患者急救或择期手术过程中由手术室护理人员为其提供服务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但是普通护理模式下患者的体验和感受并不理想,而舒适护理模式提倡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以改善其舒适度和就诊体验,从而提升配合度和依从性[1]。为了进一步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本研究特尝试将舒适护理引入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并将其与普通护理模式相对比,详情如下。
将医院手术室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9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借助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参考组和舒适组。参考组中共包含95例受试对象,男性:女性为50:45,年龄区间20-80岁,平均(56.7±10.1)岁,手术部位:四肢23例、胸部24例、腹部20例、颅脑16例、其它12例;舒适组中共包含95例受试对象,男性:女性为49:46,年龄区间20-78岁,平均(56.5±10.5)岁,手术部位:四肢20例、胸部25例、腹部21例、颅脑18例、其它11例。2组临床资料经对比并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
参考组均实施普通护理,详细内容包括:配合临床医生完成相关检查,回答患者的提问,配合医生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遵医嘱给药等。
舒适组均另给予舒适护理,详细内容包括(1)心理舒适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侧面观察和谈话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并给予心理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所用的干预技巧有暗示法、鼓励法、注意力转移法等;(2)身体舒适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密切进行检测,做好记录并绘制动态变化图以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患者的基础情况变化,根据患者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给予针对性较强的干预和控制措施;另外,实时了解患者的疼痛、皮肤瘙痒等不适感受,并制定个体化控制对策以减轻患者的主观疼痛感和皮肤瘙痒感;在围手术期提醒患者家属为其准备棉质衣服,手术前后及时将污染的衣服进行更换,保持皮肤表面干净整洁;及时征求患者的意见和想法,为其提供全面的、精细化的舒适护理服务。
对比2组舒适度评价和对满意度的评分,其中舒适度评价采用四级法,即优、良、可、差,由患者本人或家属针对就诊体验进行评定;对满意度的评价参照医院满意度调查表评定,属于百分制,且总分越接近100分认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越理想。
借助SPSS17.0软件展开统计学分析,利用其中非参数秩和法、t、x2检验等级分布资料、计量(±s)资料、计数(%)资料,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舒适组与参考组舒适度评价结果分布情况对比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且舒适组优良率远高于参考组(P<0.05),见表1。
表1 2组舒适度评价对比(例;%)
舒适组和参考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8.4±1.2)分、(90.1±1.4)分,组间对比可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58,P=0.000)。
普通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患者中应用时能够配合临床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并保证患者对手术情况有大致的了解,还可促使患者生命体征快速稳定,保证其获得有效的药物治疗服务[2]。但是普通护理模式下患者由于自身病情、担忧手术效果、担忧经济压力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容易出现负性情绪,而心理的不适感和身体的不适感互为因果,因此手术室患者中仍存在较大一部分比例患者舒适度不佳、满意度不理想者,需要对护理模式积极进行改进。
本次结果显示,舒适组舒适度评价分布情况及优良率数据均远远优于参考组,且舒适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提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舒适度,还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舒适护理模式包括心理和身体护理2大部分,其中心理舒适护理主要利用心理学技巧疏导手术室患者的负性心理,改善其心理状态,是改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重要内容;身体舒适护理能够通过多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达到减少甚至避免患者不愉快的身体体验的目的,并且有助于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既往研究显示[3],将采用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手术室患者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可发现前者数据均明显优于后者,与本研究部分结果相符合,共同证实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由此可知,与普通护理模式相比较,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优势更为明显,并且更符合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
综上,建议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引入舒适护理模式,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并且还可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改善其满意度,临床应用的成效理想,推广的价值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