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万寿山植物种植保护形式研究

2018-09-14 05:36赵薇淇
现代园艺 2018年17期
关键词:榆叶梅侧柏颐和园

赵薇淇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海淀 100083)

1 植物种植

1.1 万寿山

颐和园的万寿山由于其四面4个坡度以及建筑分布情况各不相同,导致万寿山的前后山,东西坡都展现出不同的景观特色。

万寿山的前山(南坡)坡度较陡,水土流失严重,同时又是阳坡,土壤干旱瘠薄,这种时候适应性最强的树种就是侧柏。所以可以观察到颐和园的前山多种植侧柏。在我们平时的认知里,侧柏与圆柏几乎同时出现,其实侧柏与圆柏还是存在有一定的差异,侧柏的生存海拔要比圆柏的低。

后山(北坡)以松树为主,因为北坡的坡度平缓,降雨时水流缓,太阳辐射小,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土地深厚肥沃,是松树的理想生活环境。这说明颐和园在最初进行植物配植时讲究适地适树,师法自然,这就造就了颐和园前后山不同的基调树种。为了达到景观效果,后山搭配种植了许多花灌木,营造良好的春季景观。例如在春季,后山就以其桃花林吸引大量游客。山桃为北京的乡土树种,种植在北坡,可以有较好的生长状态,体现了其植物种植的科学性。这些山桃的下层种植榆叶梅,榆叶梅采用装景式修剪方式,榆叶梅一年剪左边,一年剪右边,枝条曲折显老态,冬日树干可以入画,有沧桑的美感,符合历史名园的气质。另外,这样的修剪花的直径可以达到6cm,且花期长达6天,观花效果好。

万寿山的东坡是小气候非常好的地方,有建筑,山体遮挡西北风,而东南坡其本身就有光照良好的现状条件,所以在这里可以种植蜡梅,甚至在尝试种植桂花这样的边缘树种,并且很成功地让桂花存活了下来。所以万寿山的东坡树种多样。但要注意,边缘树种不可以种植太多,养护成本比较高。比如桂花就要在冬天搭罩子,防止冻害,又要避免温度过高,需在顶棚开口通气。

万寿山西坡小气候恶劣,种植的都是北京的乡土树种,如槐树、白皮松、油松、柏树、丁香等。在西坡入口处有2棵高大的油松种植在山脚下,长势良好。由于油松的习性,宜种植在山脚下土质深厚肥沃地方。种植搭配:松骨苍,宜高山,宜涵洞,宜怪石一片,宜修竹万竿,曲径淋漓,含烟漠漠。2棵油松后种植了1棵榆叶梅,榆叶梅花量大,花色艳丽,在这里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1.2 昆明湖

万寿山山脚,昆明湖东岸玉澜堂前圆柏种植有疏有密,为自然式种植,在这里有其特殊作用。2棵圆柏的树干正好形成了框景的画框,框住远处的山体与建筑,借景,同时保留较低的枝条,形成画框一个压顶的存在,丰富了画面内容。由于游人经常在这里拍照,对地面的踩踏情况比较严重,所以用木板将树池抬高,以此保护植物根部呼吸。此处的驳岸采用了防水措施,不然圆柏无法存活。

1.3 知春岛

湖中小岛,实则为2座小岛,体量小,单纯的平地,说明这座岛的地下水位比较高,要种植耐水湿的植物,所以种植柳树,要求科学艺术文化的统一。南湖岛就相对要大很多,并且在岛上堆地形,使得整个南湖岛的植物种类要多上许多。

2 植物保护

颐和园作为历史名园,对历史的保护与体现就会非常重要,历史一方面体现在古建上,另一方面就是体现在古树上,因此,颐和园的古树名木保护就显得尤其重要。

颐和园的游人数量大,在树木种植的地方是一定要有保护措施。应加上木板,或篦子、栅格。在园内可以观察到,许多古老柏树的树池都使用防腐木垫高处理的,这样就保证了土壤的透气性,就算是在人流量大的时候,也可以保证土壤不被踩踏严实。仔细观察树池周边的铺装,是传统的青砖,这种青砖拥有良好的透气透水性,又是树木根部的保护层。树池周边还会有透气井,3层保护。同样,放置大块的石头也有防止土层被踩实的作用。

颐和园的很多树木历史都非常久,总是会发生一些腐烂的情况,对于已经腐烂的地方,有2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开敞式,一种是封闭式。开敞式多用于树洞朝下,不会积水发生再度腐烂的情况下,对树洞进行消毒,在雨季涂上防水防腐剂,树洞保留还可以对树洞进行检查,谐趣园水边的一棵柳树就是采用了这种模式。封闭式用于树洞朝上、容易积水发生再度积水的地方,将腐烂的部分挖去,消毒,用石灰和沙子3︰1混合涂上,再用白灰+乳胶+颜色涂,最后钉上真皮,在颐和园内见到的封闭式处理都未钉上真皮,而在北京植物园温室附近有1棵古树就完完整整地完成了所有的程序,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封闭式处理的案例。

在颐和园内会发现1排侧柏在靠近建筑的一侧,外皮都死去,裸露了木质部份,但这些树都还可以活,输水管道为上下贯通的,所以死去一半的表皮不影响树木存活。这些伤口存在的原因是当年八国联军曾经烧毁建筑,这些树的皮就死于大火,这是历史的证明,这是古树存在的一大意义。

猜你喜欢
榆叶梅侧柏颐和园
侧柏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颐和园
西北地区的侧柏良种培育探讨
榆叶梅在园林绿化中的养护与管理
——以精河县为例
伏羲庙,侧柏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榆叶梅的园林应用及栽培养护
简述榆叶梅繁殖技术
榆叶梅的生长环境及整形修剪方法探讨
颐和园中的『园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