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森栋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学习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生活动之前具有导向作用,在学习活动中能产生积极的、愉悦的情绪体验。它不仅可以减轻学习带来的疲劳,维护较长时间的学习活动,还有利于保护学习者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广泛而有中心的、稳定的兴趣,对于探求知识和培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指直接推动其去刻苦学习的内部动力,所谓兴趣是在渴望的刺激下直接促进学生进行专项活动,最后达到追求目标的心里活动过程。因此,对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兴趣鼓励立足课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更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勤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而担负着小学生主要启蒙教育任务的小学教师,是培养其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核心力量。那么,怎样去培养激发和形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根据我的教育教学经验,我觉得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一、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悬念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要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動探究的兴趣。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诱导,并不仅仅是理论灌输、精神分析和矫正认识,还应把学生的认识变为行动,把行动变为习惯。学生的行为过程反映出情绪、动机、意志、气质、意识和性格的倾向性等多种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讲,练习正确行为的过程就是心理诱导的过程,训练行为习惯的过程,也是巩固心理诱导成果的过程。
鉴于小学生入学后这些变化,在小学教学的实践中,本人认为从性格、意志行动、情感等方面加强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分析,是很必要的。性格方面:一个班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只有懂得小学生的性格,才能谈到教学过程的艺术化,即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意志行动方面:意志行动的主要特征就是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小学生心理的变化导致其行为的变化,教师要善于洞察学生心理及行动上的细小变化,从而将其引入正确的学习轨道上来;情感方面:包括情绪、情操。情绪是简单的情感,情操则是高级的情感。在教学工作中,应积累并善于总结两种基本情绪的数据,即积极的情绪与消极的情绪。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绪的灵敏度高,波动性大,学习主动性不强,不善于主动地调节消极情绪,教师应及时准确地掌握小学生学习时的情绪发展、变化的趋势,从而总结出一些规律的特点,增强授课艺术。
二、体验喜悦,鼓励为主
通过鼓励来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抑制或消除其不良行为,并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从中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小学生的注意力是短暂的,一个具体的兴趣也不会持久,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体验成功喜悦的同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在自己的主动参与下取得成功时,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创新意识增强,会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获得各自的成功。评价要因人而异,基础差的学生,其接受能力相对迟钝,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达标测评的“评”时,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测评。评价的语言要丰富,亲切、肯定的评价语言,对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一般鼓励语:“你真聪明”“你答得很正确”“好极了”等。
三、立足课堂,向课堂要实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提高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创设条件。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向,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寻求问题答案。如学习“连乘应用题”时,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从“实际问题”引入——自主探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应用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更多地是培养学生的各种习惯,兴趣。学科分配的时间都较紧。我们教师只能向课堂主战场取成效。采用“目标性”的任务型课堂教学,便是我正努力摸索,改变现状的教学模式。教学的“任务”,就是做做事,它以意义为中心,重视如何沟通信息,着重解决某一交际问题,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它贴近生活经历,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欲望。任务的执行注意任务完成,即在交际中解决问题。他的结果是评价任务成败的标志。有了明确的师生角色,任务目标,必要的构成任务的输入材料,创设的任务执行环境等组成的部分就能进行有意义,自由的练说性目标。这样做主要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入手,引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心理意向,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注重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自己探索、尝试、修正错误、总结规律、从而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下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做好了铺垫。从我们生活中来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知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创设故事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激发兴趣,”是指教师在带领学生去接受崭新学科对新鲜事物时,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的疑虑,树立自信,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爱因斯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英语以其陌生的面孔,异样地走进学生当中,他带给学生全身的好奇感。学生为自己吐出的每词,每句而兴奋,激动。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并给予学生明确的期望值,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学习是件愉快的事,也是件需要不断付出劳动的工程。要相信学生,肯定他们是一定能不断成功的。
五、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调动学习兴趣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完成英语教学和培养兴趣的根本保证。情感是打动人的心灵秘诀,是打开人的心灵的一把金钥匙,是人行为的内在力,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师生间接触,看法,需要无不包含情感因素。没有师爱生,生尊师,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顺利进入角色。某学生回答:我不喜欢英语,太难了,可我喜欢见到英语教师,她让我快乐,这不正说明师生关系的可利用性。无论是对语音的兴趣还是对教育者的喜爱。我们没有理有错过任何一个有潜力可挖的机会。教师爱学生,从自己的人格影响和发展学生,以情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尽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总之,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是完全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他们愉愉快快、轻轻松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是完全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他们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地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