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苹
摘 要:21世纪的高职生由于自身先天条件的薄弱及周遭环境的影响等诸多因素,人格上往往存在较多的不足甚至有被异化的倾向。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备的学科,在塑造学生健康完善人格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就语文教学在高职生人格塑造中的必要性,及从语文教学主体、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写作教学生态、校本课程生态建构方面详细探讨了其对高职学生人格完善的意义。
关键词:人格教育;高职语文;教学生态;重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6B-0093-02
一、 人格教育
“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来主要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人格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定义,教育学和心理学对人格的界定比较统一,认为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实际的和潜在的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活动模式的总和。人格教育是指通过学校教学活动,对受教者的人格实施教育,使其达到真、善、美,理性、意志、情感的统一。
在汉语言文化中,人格是个体的内在精神世界、道德品质修养、人生入世追求以及对外界评价的反应。人格具有差异性,在后天环境中形成,因而又具有可塑性,所谓人格教育是指教育者主动地有目、有计划地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对每一位正常的个体实施的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
二、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生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必然要求
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个体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体力和智力潜能,不断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造福社会与他人。高职学生由于经历了中考的失利,很多学生在学習中普遍存在士气低落、厌学、懒散、学习基础薄弱、综合素质较低等现象,体现在人格上则表现为自私、缺少同理心、功利心强,付出必求回报、韧性差、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弱、缺乏责任感和荣誉感等诸多不足。试想一个没有完整独立人格的学生,怎么能得到社会、集体与他人的认可,又怎能实现自我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呢?唯有健全的人格才能客观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并且按照社会的各种规则从事具体活动,同时能适应各种环境,完善的人格也有助于学生在未来漫长的人生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语文教育发展的内驱要求
语文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是一门培养人内在品格的重要课程,亦可称其为人学。语文教学依托语言,语言不但是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环境,它塑造人的文化心理,在人类活动中表现人性、塑造人性特点。语文的人格教育是语文教育者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有助于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语文教学中的伦理道德因素可以优化学生人格中的伦理结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可以优化学生人格中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便是帮助学生达到真善美的完满人格。语文教育不只是片面地培养听说读写等能力,语文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三、语文教学生态重构的策略
(一)语文教师要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语文教师是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影响者。教师首先要提升专业素养。教师的审美力、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魅力、专业知识等对学生有着深远影响。语文教师若饱览群书、腹有诗气必然能合理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欣赏到他人所无法体味到的文章之美、之乐、之趣。教师思想纯正,眼光高远、专业知识扎实,具备丰厚的人文内涵,才能迅速准确地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储备,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及时敏锐地洞察不同学生人格中的不足,恰当地考查评价学生的人格现状,帮助学生在正常的发展轨道上健康成长。
其次,语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是教师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身品格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后形成的内在品质。语文教师往往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师生对话,教师的谈吐、思想、人格会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展现,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辨别是非美丑、挖掘文本之美、生活之美等审美能力,一个不能感受美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其课堂必然是空洞苍白,缺乏感情,缺乏人文味道的,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对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大力发展一批高素质的语文师资队伍。
最后,语文教师还需具备真挚的人文关怀。高职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与中小学学生不同。中小学阶段的受教者往往参差不齐,加上学生都有升学压力,往往同一班级中学优生与学困生兼有,成绩优异者往往在诸多方面都比较优秀,这类学生对学困生无形中也产生巨大的督促力,但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经过激烈的竞争筛选下的中等生甚至是学困生,这类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相同的问题,就语文素养方面,当下的高职生普遍读书量很少,许多学生甚至连四大名著都未能完整阅读,文化积淀太少,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导致学生的文学感受能力明显较低,知识面狭隘,对学习不感兴趣。加之在整个高职阶段的学习中,专业课所占比例较大,真正对学生人格塑造起到作用的学科又极少,学生存在重技轻业方面的心态,这给学生人格培养塑造方面造成了较大的阻力。这些现象也着实需要高职语文教师具备人文关怀的素质,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语文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关怀和热爱。
(二)课堂教学生态的构建
课堂阅读教学生态的重建。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师生互动机会有限。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正在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下的学生生活在媒体发达的时代,每天接触铺天盖地的信息,学生心智还不成熟、人生阅历有限、社会经验不足等限制要素很容易使学生不辨是非,价值观错乱。作为教师要积极营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通过课堂教学主持、学生讨论交流、学生课前演讲、学后拓展读书笔记等多种方式,及时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同时,媒体的发展也为今天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动力,阅读课堂可以进行创新改革,如微信平台信息推送共享、蓝墨云班课等学习软件的应用,使学生在移动环境下既高效又及时的学习。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依照解题、作者介绍、文章字词疏理、段落层次划分、语段解析、艺术手法介绍等僵化模式进行,长此以往这样的八股式教学必然使学生对学习感到索然无味,教师要于细微处积极挖掘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内容,如同是作者介绍,可以通过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遇来熏陶学生的爱国情怀,可以通过苏轼的坎坷人生教育学生面对人生坎坷时,要树立豁达乐观的坚韧品格,朱自清在郁闷中写就的美文可以教育学生如何在生活细枝末节中发现生活之美等。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品味文章,从行文中体悟文意,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传统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繁多且零碎,文章易被分解割裂,破坏美感。教师要学会适当地放手,让学生领略到文章浑然一体的大美。
(三)写作教学生态的构建
部分高职生在中学阶段基础薄弱,加之一些高职院校人文氛围不浓且功利主义倾向较重,这导致高职生写作能力欠缺,写作语言空洞苍白,写作素材陈旧,写作情感缺位,更不用谈语文人格的建构了。古人说,“言为心声”,写作本是真情与思想的流露,然而在现实写作中,学生的文字扭捏造作,言不由衷。由于高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不必过分拘泥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可以适当创新,启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首先,教师要敢于带领学生走出去,到社区、博物馆、大自然中或观察或社会实践,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写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高职学生长期封闭在校园中,每天的生活基本一成不变,再加之学生若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更无法写出厚实的文章了。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阅读既能充实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陶冶性情,完善人格,也可以深化读者的思想,高职学生写作材料的贫乏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阅读匮乏,学校可以组织阅读评比、举办读书节、师生共读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大量阅读。
最后,写作教学生态的构建需要与时代发展衔接。当下的高职生生活在各种社会媒介的浸润下,各种各样的社会信息铺天盖地袭来,教师的写作教学可灵活机动,引导学生针对社会上的热点新闻进行个人的思想阐述,既锻炼学生的思维又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走向,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完善人格,针对学生写作基础薄弱的特点,教师在写作教学形式上采用微写作模式,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微信小文往往都是真性情的流露,教师可以借微信等平台,指导学生就生活中的某一点进行细致入微的写作,只要教师敢于打破常规的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多个写作维度,学生便能放飞身心,展现真实的自己。
(四)校本课程生态建构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属于学校的课程开发活动,即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重视学校、社区及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强调学校的辦学特色和教学理念的凸显。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读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被教师的繁琐分析和频繁提问占去,缺少阅读,这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恰恰是致命的一击。校本课程应在结合地方、学校特色的基础上将中国优美的经典文章汇集起来,尤其是中国从古至今的大师作品,这些作品往往思想深邃、作品大气磅礴,文字具有无限张力,自有一种气质能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校本教材需要在专业教师的引领指导下,让学生沉吟其中,阅读文章、交流思想、读后评比等。
虽然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教师的参与,但主角应是学生,学校要给学生自主权,给学生大量的空白进行旁批,甚至还可以专设学生自主学习模块,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生本化。
四、结束语
高职语文教学生态的建设以学生的人格发展为本,从教育主体、教育形式、教育环境等诸方面实施改革,将会对学生人格的完善与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拥有完善人格才能在未来社会的广阔天地里实现个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程红兵.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 谈炳和,樊富珉.试论人格及人格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3]郭明俊.语文教学人格教育功能研究[J].语文建设,2015,(6).
[4]何小薇.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