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核心素养,有效培养数感

2018-09-13 11:16王宝梅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数感核心素养探究

王宝梅

摘 要:数感是学生对数学的直观感受,它是学生掌握灵活数学知识的直观体现。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落实核心素养意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数学学习更灵性。教师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本文从落实核心素养,在探究教学中形成数感;落实核心素养,在合作学习中发展数感;落实核心素养,在直观情景中拓展数感;落实核心素养,在反思总结中强化数感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感;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6B-0084-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感”作为十大核心素养之一,数感成为了学生数学能力体现的关键词之一。在培养学生的数感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它影响着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效果,这也正是核心素养所倡导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教师如何紧扣核心素养的内涵,积极在课堂上落实,从而助力学生培养数感,实现课堂的增值?

一、落实核心素养,在探究教学中形成数感

探究式教学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过程,它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至关重要。探究活动的开展是学生的思维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一个发展过程,在核心素养下的数感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法,使学生有机会从多角度理解知识,并在探究中掌握知识。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自主學习,探究性教学模式则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发现探究的乐趣,而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的过程,数感就会在探究中逐渐形成。

如在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如果学生的数感不强,即使让其掌握倍数的基本概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何为倍数。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巧妙地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法去探究倍数的奥秘,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数感。教师先布置让学生自我探究:班级共有21人,某次大扫除过程中有3人在扫地,擦桌椅的人数相当于扫地人数的4组,洒水人数则相当于扫地人数的2组,问:擦桌椅的和扫地的各有多少人?学生在掌握倍数知识之前可能不能准确的判断题目中涉及的4组、2组即就是倍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用动手操作的方式算出三种大扫除的人数,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此为出发点来总结倍数的概念,让学生在理解倍数概念的基础的同时,进一步体会题目中涉及的数字如何用倍数来表示等。教师通过这种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从模糊到清楚,从复杂到简化的过程,进而直观体验倍数的含义,逐步形成数感。

二、落实核心素养,在合作学习中发展数感

数感的培养实质上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心灵感受,这种感受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知识。将合作式教学模式合理地应用于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学生可以广泛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让教师、同学进行点评与指正,进而听取同学、教师的意见,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感知数学,数感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且对于分数有一个直观的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合理的分配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小组通过合作学习,探讨怎样将一张纸平分,可以分成多少份?其中某一小组在探讨过程中,甲同学说:“平均分不就是分成2份吗?从纸的中间平均分成2份。”同学乙说:“你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平均分不一定是2份,可以是3份,也可以是4份,甚至更多,只要每一份的面积相同就行。”同学丙说:“我们将一张纸分成6份,我们拿出其中的2份,就可以表示成2/6,也可以表示成1/3等。”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敢于指出同学理解的有误之处,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掌握了分数的真正意义。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能够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从而,达到有效培养数感的目的。

三、落实核心素养,在直观情景中拓展数感

数学学科涉及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将学科知识同实践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且理解所涉及的知识点。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将学科知识与实践巧妙结合起来,让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更好地辅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也会在情景中更好地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达到直观理解数学知识的目的,拓展数感。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教师可以运用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全面认识人民币,以达到强化数感。教师先设置如下情境:一个笔记本2元钱,一支铅笔5角钱,一把尺子1元钱,假如你有10元钱,想买2本笔记本,6支铅笔,3把尺子,你的钱够吗?售货员阿姨还要找你多少钱?这是一个与小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将实际生活与题目内容紧密的结合起来,解题的过程既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数字人民币的面值会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它能强化了学生的数感。在培养学生的数感时,情景式教学应和数学学科的教学无痕地融合起来,学生会在情境中探究数学,借助直观的场景理解抽象的数学,以达到拓展数感的目的。

四、落实核心素养,在反思总结中强化数感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反思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发现已掌握知识的不足之处以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等。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后续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前学过的知识,且通过反思过程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巩固数感。反思教学环节的开展并非简单的以教师主讲为主,为了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数感,教师将反思与目标实现相结合,通过反思发现学生的问题,进一步调整教学方向,从而借助反思拓展学生的数感。

如在教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完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之后,教师可以精心设置反思教学环节,让学生观察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反思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并在反思中总结两者运算的一般法则。学生通过对整个学习环节的总结得出结论,即分数的加减法必须建立在同分母的基础之上,即使是异分母在加减法的过程中需要先将分母进行通分,让其成为同分母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运算。因此,两者计算的一般法则,即先通分后,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反思总结的过程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知识梳理的过程,它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反思达到熟练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对分数的加减法法则有较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这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也会在反思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进而,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助力学生强化数感。

总之,数学知识的学习并非简单地追求一个结果,而是要掌握蕴含于计算及思考过程的算理,它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所涉及的每个知识点,又要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帮助学生培养数感,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感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切不可急于求成,而要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将数感培养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数感。

参考文献:

[1]赵婷婷.浅谈小学生数感的培养途径[J].新课程(上),2015,(11).

[2]王昊.联系生活 培养数感[J].数学学习与研,2012,(20).

猜你喜欢
数感核心素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