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组章)

2018-09-13 05:06张少恩
诗林 2018年5期
关键词:呼兰河足音萧红

张少恩

一条大街让我的双脚喜悦

莫名其妙,喜欢在这条大街漫步。

密蓬蓬花岗岩的羽毛。柔韧洁净,微波荡漾。轻盈的脚步葳蕤;畅快的风抚惬意;逍遥的徜徉舒爽。回味、品咂柔软而劲道的滋味。

入而忘返,行而飘逸,止而沉醉。铺展、匀称而细致的纹理,如精纺的亚麻。摩挲,微妙而有趣,如画师揉搓的手法。

来了许多次,还想来。又来了!总感觉没有品透。它有许多蕴涵,令人倾顾,双脚痒痒着让你投奔和亲近。一支美妙的曲子与倾听合影。投怀与吸引,缥缥缈缈……

方石铺筑的路面,密实实,结构严谨。走在上面像走在繁复的汉字里,走在活字印刷的模块上,走在恭谨而谦卑的礼仪中,走在《论语》和《道德经》里……喜欢。每一步都结实、饱满。心灵的书写,坚劲,稳实,力透纸背。

它只有1450米长。从南而行,兴冲冲只一会儿功夫,就走到了松花江边,或从波光上返身,低头想着一个句子,还没等敲定,就回到了一个英雄之响亮的路上。精美的端口应是绵延的,悠悠不绝。

好在可以循环,往复于它的细节。深邃的脚步沉咏。一篇精美的文章让人百读不厌;一个风情万种的女子,每一个眼神都令人迷醉和痴狂。

我理解了双脚的痴意。

它对这条大街的喜欢比我还强烈和任性。

2018.6.24

我爱这中国大街

我还是喜欢它从前的名字——中国大街。响亮、确切,精彩又气派。

优美的建筑,凝固的音乐。悠扬、典雅,浑厚而又飘逸。

倾听的目光流畅,简洁大方而又雅致。迷人的浪漫之姿,精致的雕饰与转折。新颖的古典主义和艺术的突发奇想——崇高的穹顶,扭动的珍珠,曲面与椭圆……自由奔放。铁艺的风声抒发自由。时光之辩证法深入的足音。深邃的眸子中西贯通,契合与融通。

东方的小巴黎,黑土地上嫁接的欧风。兼容而又和谐的异国情调,林林总总。不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巴洛克和折中主义,以及新艺术运动,都在中国的大地扎根、绽放。通透的思想,文明的深呼吸,兼收并蓄的胸襟。

风没有边界,飞翔的翅膀没有篱栅。人类的智慧是行走的风景,自由的云。浩瀚而璀璨的星空是大地的披肩。自然的因子,线型与花纹附丽于历史的行走。

科学与艺术的胸腔于此共鸣。

大街上的天空浪漫;大街上的脚步抒情。纷至沓来的向往,接踵的倾心,是中国大街的无限魅力。

心,华丽而雍容!

于此,我有流光溢彩的回望

记不清我是几次奔来,像秘密的约会,心照不宣。从大海那端,到松花江这边,八百里路程被高铁一笔带过,而畅想的脚步和美丽的心情在幽夜的街上细致地展开——声情并茂,娓娓道来。

从早到晚,我的身子轻盈。热闹而熙攘;辉煌又朦胧;寂静又空旷……

漫步就像拥抱,流连就像缠绵,驻足犹如倾听和遐想。

悠然的足音,陌生的摩肩,疏影的低徊。麦穗的长街,紧实、饱满的籽粒,承接从前,暗许未来。

艺术之风的盘桓,欧陆的停留,为大街增添了异样的风采。来了就懒得归,去了还盼着来。满街飘香,脚步被圆融的石头吸缠和萦绕。

一条大街,撑起一座城市百年的风雨。

一条大街,沉淀着历史的足迹。

一条大街,是岁月精美的容颜,流光溢彩的回望。

大街如鸟,飞在我不尽的向往之中。迷人的声望磨砺我们奔往的足音。趋之若鹜的翅翼嘹亮。

2018.6.20

早晨,大街上有两只鸽子

早晨,两只鸽子敲着大街的键盘,输入阳光的诗,风的雅歌。

城市的交响曲还在空气中酝酿。呼吸空静而湿润。苏醒,等待脚步的葱茏。

昨天的雨献出纯洁的内心,欢喜的树用轻灵的指尖写出天空的蓝——生活最明媚的答卷。

脚步轻快,饕餮着开阔。

一个外乡人,蝴蝶一样迷惑于石头的花瓣。盘旋的蹁跹,嬉戏的斑斓与遐想。

早醒真好!心如镜子的返光照在优美的事物上,挑亮寂寞的深意。大街为我开放,接待我的足音。虔诚与祈愿被晨曦染亮。

天使的女孩在天空优美地弄弦,琴托抵着下颌,指尖上蔚蓝流淌,翅膀展开天籁的嗓音。晨风里一辆黄金的马车,高昂嘚嘚的节律。十九世纪作为永恒的雕塑融入现代的生活版。我真想乘上去,转一圈,找找从前的感觉,但我又必须尽快下车,我怕碰见枪声、刀光剑影,阴鸷的眼神。

还是得感谢今日和平的祖國。

繁华的大街不见悲怆与灾难,外强耀武扬威的身影——

不见被蹂躏的国土,马蹄下亡国奴的呻吟……

那两只鸽子在咕咕地叫;

那两只鸽子敲着大街的键盘;

那两只鸽子如白银的把手,拉开大街的铁艺门;

那两只鸽子——像开关一样将幸福的时光打开!

2018.6.25

午夜的大街

午夜的大街如一只巨鸟的栖息。

光亮而椭圆的石头是它产下的卵。

空无一人,灯火暧昧。爽风徐徐,寂静欢喜。我扩胸展臂,意欲凌波而起,乘风归去。

人们都睡去了,独我悠游、回旋。

每一块石头对我的足音都细嚼慢咽。

我借用孤独,剥离时间的虚妄,获取生命的真意。

扰攘与嚣张我不喜欢。我用孤独抵消。即使阳光四起,我亦寻觅僻静的角落眯眼、偷眠,养精蓄锐,而把足够的醒与思给夜晚,给大地的幽暗,内心炫彩的蓬勃。

夜,更容易通向神灵。

它展开、放松、引入。

而白昼于明晃晃中实施更深的遮蔽。

在夜里,世界让我看得更清楚。

世界予我以道高、防守的慧眸。我是黑夜的知己与同谋,在黑夜里闪光。

宽绰的大街迎合我。脚步从容,又聚精会神,为我输入力量。我洞微幽昧的世界中不为人知的复杂的结构,这让我兴奋。那些小丑,卑鄙与疯狂的伎俩多么可笑。我只用沉默与冷眼就轻松破之。

黑夜,因我的醒而敬畏。那些沉默的石头凝视我,端详我内心丰富的思想。

我在黑夜看到的东西比白昼多。

黑夜予我的自觉比白昼更光亮。

黑夜对我灵魂细致地打磨……

与萧红相遇欧罗巴旅馆

1

又住进了欧罗巴旅馆。算来已是第三次了。

第一次是偶然,第二次是必然,这第三次是必然中的必然。

萧红的铜像依然矗立在大堂的一侧,静怡、温和,看不出心灵的风雨——红尘之梦,浮世之伤。我伫立在她的面前,想起这“文学洛神”的一生,和她的《生死场》。整个大厅都是追忆的肃静。她轻逸飘洒的文字,恣意的性情,以及凄婉悲绝的命运,是飘絮的颠沛,暗影的沉重。她颈上的红领巾倒是一个隐喻。她应该拥有一个新鲜的时代。

我的想象从遥远的风雪中走出,从呼兰河畔走出。思绪复位。

我去吧台办理住宿。

欧罗巴接纳了我,让我选择房间,并向我推荐“萧红房”——当年萧红住过的房间。我惊喜,欣然同意,并提出先去房间看看,仿佛虔诚的拜访。

萧红等待我的倾听……

今夜,我的梦是否有萧红出现?这从前的文艺女神让我敬畏。

一个年代和另一个年代被一张门卡打通……

2

萧红写过欧罗巴旅馆。

那不是虚构的,是真实的情景。她发软的双膝、喘息、惊魂和爱情都在那篇文章中保存。一个流离失所的女人在此有过短暂的停靠。有爱的温暖,心灵的平复,亦有忐忑的心思和惊梦。

她住过的房间,是四分之一的圆。如今西窗已被高楼遮挡。天空不会拐弯,早晨也只是亚光。房间的橱柜里是旧时光的笔筒、墨盒、砚台、茶壶,还有鲁迅倚坐沉思的雕像。陶质的梅兰竹菊的画屏散发文人的精神和君子的风仪。

我在室内狭窄的盘桓中沉思,哈尔滨的旧貌定格在墙壁的照片里。物是人非。我又想起了萧红生命的轨迹——倏忽的流星划过中国文艺的天空。她是黑土地的光荣,亦是无奈而沉重的叹息。

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历史的阴风让她成为无定的飘絮?一个人是应该与命运为敌,抗争、突围?还是顺水推舟,向命运低头,回避、皈依和顺从?

我为萧红虚拟了许多抉择。但我又苦笑了:萧红所以“萧红”,因为是萧红。她的性格是玉的碧透,亦是冲飞的决绝,即使碎了和坠落,亦是凄绝的闪烁,永恒的美。

这一夜我久久不能入睡——

一种气息的弥漫让我无眠。

3

呼兰河负责她的诞生,不负责她的命运;张家的后花园负责她孤寂的童年,不负责她的梦想与前程;爱情负责她悲欢离合的片刻,不负责恒久如新的坚贞和守候。

一次次追逐、奔赴,又一次次踌躇、回头,最后还是决绝而去,带着无限的怅惘飘零。

萧萧风雨,萧萧落红。生于端午之国殇,陨于异地之华年。时也?命也?名成谶语——一抹微红惨淡,萧索秋风寒霜。燃烧的月华,终归枯寂的灰土。异彩只是刹那——刹那即永恒。

呼兰河是骄傲的,贡献出一个才华绝响的女子;呼兰河亦是悲悼的,它拿不出好命运给优异的女儿。

我想去趟呼兰河,看看那不凡的水土,寻找一个女子的芳颜与傲骨。我相信她笔下那些优美、温婉而又跳动的文字一定还在生长着,阳光和风雨都分外喜欢。

4

我們的人间有多少事说不清道不白——

不要相信萤火虫会照亮梦想;

不要相信蝴蝶用翅膀搬来迷人的河山;

不要相信爱是幸福永动的引擎;

不要相信神灵会给虔诚者许下美好的命运……

一切都是短暂的,都是偶然的遭际与相逢。没有什么必须,或是你的、他的、我的。不要依附于谁,相信舌头和嘴唇,不离不弃的光与影。

多么虚妄的诺言,甜美的佳话。那是风吹在事物上的声音,没有什么可以为眼神作证。

吸引、摩擦、疏离,飘逝,风烟一样无形。

变动、离隙,不灭的物质,伟大的时空。热烈与寂灭就是循环。生命的十字架,乃是深渊与险峰。

配合世界,才是道之道。

即使被死神选中,亦需愉快地相迎。

所有的火焰都是抗争。

灿烂的盛开是不朽的印证。我喜欢的两个字,不是无欲而是“超然”!

2018.6.26

猜你喜欢
呼兰河足音萧红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童年里的《呼兰河传》
雷雨
雨声
梦游呼兰河(组诗)
萧红墓畔口占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
萧红临终讲述的往事
琴声不再响起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