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丽,周 玉,董佩佩,易 莎
(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四川 泸州 646000)
在此,本文经回顾性分析,探讨研究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现总结如下:
2015年4月--2016年9月期间,选择128例患儿作为对象,设为对照组,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选择134例患儿作为对象,设为实验组。对照组,69例男,59例女,4个月-10岁,平均(5.1±1.03)岁。实验组,73例男患儿,61例女患儿,2个月-8岁,平均(4.9±0.95)岁。比较临床资料,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及年龄等虽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存在可比性。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对症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实施防范措施,具体如下:(1)护理风险因素:根据以往儿科护理情况,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可归纳为4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护理记录方面,如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第二,服务质量方面,例如,护理态度差、技术掌握不熟练、药液更换输注不及时等;第三,意外事件,包括患儿走失、坠床、碰伤、烫伤、输血与输液反应等;第四,护理差错方面,例如,用药问题、标本送检、输液问题等。(2)防范措施:第一,护士增加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沟通时,注意自己的言行、谈吐,留下良好形象,病房巡查时,语言亲切,态度和蔼,主动关心、接触患儿,向患儿家长说明护理操作的意义及目的,引起患儿家长的重视,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第二,加强职业培训,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儿科护理的相关知识,掌握儿科护理的特殊性,根据患儿实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提高护士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同时,通过实践指导,要求护士掌握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方法,全面了解、明确仪器操作规程、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等,确保仪器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另外,通过职业培训,强化护士责任意识,秉承着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至工作中去,高效开展日常护理工作,为患儿提供全面、优质且高效的护理服务,减少纠纷事件。第三,优化人员配置,根据儿科护理现状,综合考虑不同疾病的护理需求,优化配置护士人力资源。实践操作中,充分考虑护士的学历程度、业务能力、科室特点与理论知识水平掌握情况,安排值班表,使得护士生活、学习及工作等多方面均得到照顾,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第四,强调用药安全,用药时,护士向家长说明药物的名称、用药方法及用量等,叮嘱患儿遵照医嘱,科学用药,说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介绍注意事项,提高用药安全性,确保药物疗效。
首先,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调查表,评价护理质量,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其次,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以患儿家长为对象,调查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越满意。最后,统计护理纠纷事件。
本次研究所用到的数据,在EXCEL表格中录入,应用SPSS20.0软件,百分比(%)用作表示计数资料,予以卡方(x2)检查,而(±s)用作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若统计学有意义,则用“P<0.05”进行表示。
比较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实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128例患儿,17例纠纷事件,发生率为13.2%(17/128),实验组,134例,5例纠纷事件,发生率为3.7%(5/134),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x2=5.833,P=0.015)。
如今,临床护理,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衡量一家医院综合服务水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引起了各大医院的普遍关注[1]。儿科,收诊的患儿年龄小,自控力差,自我保护能力低,且配合度不高,大大增加了护理难度,容易引发护理纠纷事件,降低护理整体质量[2]。因此,儿科护理中,应根据儿科的特点,结合患儿疾病特征,综合分析护理风险因素,根据儿科护理现状,实施可行的防范措施,控制护理风险,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证护理整体质量,减少护理纠纷事件,增加护理满意度[3]。本研究显示,实验组在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纠纷事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儿科护理中,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实施防范措施,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