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乃萍
(江苏省泰兴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近年来,高血压患者常以老年患者为主,小部分高血压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高血压,但依然存在由于高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死亡的患者,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探究更好的治疗依从性,本次主要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影响,报道如下。
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使用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研究组患者男性占15例,女性占25例,年龄为55~80岁,平均年龄为(69.34±1.34)岁,高血压1级患者13例,高血压2级患者16例,高血压3级患者11例;对照组患者男性占16例,女性占24例,年龄为56~80岁,平均年龄为(69.94±1.28)岁,高血压1级患者12例,高血压2级患者15例,高血压3级患者1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等级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并且定期测定血压,对患者进行及时随访[1]。
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鼓励,尽量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帮助患者建立克服疾病的信心。其次,护理人员应本着热情、诚恳、亲切的态度和患者进行沟通,建立有好的医患关系,及时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2]。最后,帮助患者认识并了解高血压的知识,对缺乏知识和盲目乐观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让患者了解到谨遵医嘱的重要性,帮助患者主动或被动的坚持长期用药,和患者家属一起,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休息、坚持锻炼。
依从性好:患者按时服药,谨遵医嘱。自觉服药:患者基本按时服药,基本谨遵医嘱。被动服药:患者在护理人员帮助下按时服药。未服药: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好转后,出现未服药状况。
本篇文章出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P<0.05则表明数据差异有意义,其中计量资料“ ”用t检验,计数资料“[n(%)]”用x2检验。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首先治疗其原发病,再根据身体状况进行其他的治疗。治疗高血压除了选择有效的降压药之外,还应合理并按时的服用药物,以期更好的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作为一种慢性病,患者的病程较长,需长期服用药物,因此,在服药过程中会出现诸如未服药、被动服药、自觉服药等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部分患者对于疾病的错误认知,存在血压控制范围内可以不服药的认知,部分患者在临床无症状之后,停止使用降压药,由此导致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难以达到治疗效果。因此,对于此种情况,应对患者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干预[3]。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定时提醒服药和自测血压、定期复查等护理,并且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使得患者的生活方式处于一种健康的水平,适当锻炼、合理休息、饮食合理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因此,需要及时的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若发现不良情绪时,及时进行干预患者情绪,调整其变化,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本次研究中,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老年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显著增加,主动服药的人数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率显著升高。
综上所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压变化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有良好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