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无形资产资源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要。反观现实,目前我国无形资产却常常被忽略,漏评、滥评现象屡见不鲜,流失十分严重。本文将从无形资产评估的概念入手,论述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无形资产 质量评价
一、相关概念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对无形资产的定义做了阐释,即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而《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指出无形资产为“为用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用于出租或为用于管理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资产”。
(二)无形资产评估的概念
无形资产评估是具有一定评估资格的主体,根据特定的评估目的选择公允的评估标准,依照一定的评估程序,运用科学的、适当的和公认的评估方法对评估对象在某一时点上进行确认、评价、估算和报告,为无形资产业务当事人提供价值尺度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显而易见,这定义指出了无形资产的实质及基本要素: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目的、评估标准、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
二、无形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一)无形资产在评估时没有选择正确的评估对象和范围
由于对无形资产认识不足,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中外合资合作过程中对中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或低估;二是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企业资产往往按账面原值折股或者对国有无形资产不评估、计价,不入账,使得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被排除在股本之外。有些企业虽对无形资产作价计股往往也只限于商标、专利等易于评估的无形资产,而对那些评估难度较大的无形资产则忽略不计。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无形资产评估制定了统一的标准,而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资产评估法》,更没有无形资产评估的实施细则。
(二)无形资产在评估时没有选择正确的评估方法
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主要有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三种。评估方法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影响主要表现:首先,评估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影响——没有明确评估的目的、评估目的错位或是由于最佳的评估方法中的一些评估参数难以确定而只好改用别的评估方法。其次,评估方法本身存在的风险。成本法下会存在数据资料不齐全和不精确的风险,难以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市场法下会存在无形资产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难以找到可比的市价的状况。另外,由于可使用的历史资料有限,采用市场法对这些行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必须面对数据选用的风险。现在我们运用得比较多的是收益法。因为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从本质上来说是对其获利能力的评估。
(三)无形资产评估报告信息不够明确完整
首先,评估结果表述不正确、价值概念模糊。目前,无形资产评估活动比较复杂,有以产权转让为前提的评估,也有以非产权转让为前提的评估,其评估价值类型可能是市场价值,也可能是非市场价值。但是在所有能见到的无形资产评估中,其评估价值都冠以公允市场价值并且未明确公允市场价值的概念,容易使评估报告使用者对评估结果产生误解。其次,对评估结论的成立的条件表述模糊。一种是没有充分披露有关的假设和前提,另一种情况是评估师滥用评估假设和前提导致评估报告使用者无所适从。第三,没有对评估结果的使用范围作出严格限定。这导致评估结果被有意或无意地误用,给社会以及评估行业带来不良影响。
三、无形资产评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选择评估对象
要确定无形资产评估对象,首先要明确评估目的,因为有的无形资产只有在特定评估目的下才能成立。与评估目的有关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的都应作为评估对象。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在确定评估范围时,我们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无形资产内涵,而应积极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拓展无形资产的内容,扩大无形资产的外延,从而避免由于无形资产外延狭小而漏评无形资产,造成资产流失。
(二)正确选择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主要根据评估无形资产的具体类型、特点、评估目的及外部市场环境等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评估方法。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包括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比较常用的是收益法。而采用收益法时要注意合理确定预期收益和超额获利能力,分析与之有关的预期变动、收益期限与收益相关的成本费用、配套资金、现金流量、风险因素及货币时间价值。要充分考虑法律法规、宏观经济环境、技术进步、行业发展变化、企业经营管理产品更新替代等因素对无形资产收益期、收益额和折现率的影响。当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时,要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三)规范无形资产评估报告的披露
首先,在无形资产评估报告中要披露无形资产评估假设。评估报告使用者可以根据评估师所作的假设对评估方法和参数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其次,披露所选评估方法的依据。评估师在评估报告中应充分披露选择该评估方法的理由供评估使用者进行分析。最后,披露各种参数的取值依據。只有充分披露各种参数的取值依据,才有利于评估报告使用者争取判断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作者单位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田训浩(1995—),男,河南商丘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会。]
参考文献
[1] 孔维,高兵.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5):94-95.
[2] 张秀云,张绪成,修峰.浅论无形资产评估[J].经济研究导刊,2011(34):99-101.
[3] 唐艳.我国无形资产评估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1
(1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