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丝绸之路上的古关”策展手记

2018-09-12 10:40周恪
读者欣赏 2018年9期
关键词:展厅丝路文物

周恪

古关是古代承担着军事防御及外贸管理任务的关卡机构,履行与当今海关事权大同小异的职能,在丝绸之路中承担着监管中外贸易、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任务。纵使“关”的名称屡次变迁、职责时增时减、身姿渐次消退,但发生在边关查禁私渡的故事流传至今。

匈奴攻城 图/烘烨

序厅实景

中国海关博物馆策划举办了“雄关漫道一丝绸之路上的古关”临展,以梳理我国古代边境关塞的职能与历史作用,理清历代政府对“丝绸之路”的政策导向、管理模式,为当前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展览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丝路漫漫”,综述历史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变迁;第二部分为“丝路之关”,介绍古关的主要职能和相关制度;第三部分为“关塞千里”,解析古关作为国家边防要塞,在传递警情及邮驿通讯方面发挥的作用;第四部分为“关情民声”,描摹边关生活和思乡游子的离愁别绪;第五部分为“关通东西”,反映丝路古关对东西方文化融容、有无互通的促进。

●物——博采旁搜为展用

作为新生的行业博物馆,中国海关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中历史文物较为匮乏,很难找到与“丝绸之路上的古关”直接相关的文物。缺少文物的展览就像无米之炊,如何能撑得起、立得住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馆内几经商议决定在展出文物上,以借展文物为主、以本馆文物为辅。

这次展览在借展文物的选择上颇具匠心,策展小组走访西北丝路沿线城市,分赴成都、兰州、敦煌、大同等地参观调研并洽商文物借展事宜,并与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简牍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大同市博物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新安县博物馆等达成了借展意向。意在从边关的制度、职能到邊关商旅的衣食住行等各方各面反应丝绸之路上的古关。中国海关博物馆向八所相关文博机构甄选借展了包括青铜器、石器、陶器、金银器、木器、织锦、简牍等110余件与主题相契合的文物,并结合自身馆藏使展览呈现文物类型多样化的特征。虽然这110余件文物只是丝绸之路遗留“见证者”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但它们在此次展览中帮助观众瞥见了丝路古关的一隅,使之对“古关”有了更多、更新的认识。

●形——错虚实以存形

原有展厅的刀把型平面会产生尽端式空间,容易让观众往返走重复的线路。在空间设计时,把描绘边关战事的壁画和烽火装置设置在平面凹陷的尽端空间,把沙盘模型置于展厅的边角;再紧靠展厅原有的结构柱搭建隔墙,尽量弱化原有的建筑结构和消防设备设施,将原来一统的大展厅分割成一个曲折洄游的展览空间,引导观众的参观路线——不走回头路、不重复、不漏展项。

展陈形式布置的一大特点是“虚实相生”。其一,将凹陷的、“虚”的石窟群场景与凸起的、“实”的函谷关复原场景组合重现,“造型”与“造景”相结合,让人仿佛置身古代边关;其二,除了以不透光的通高展墙作为隔断,局部还用到了纱幔、低平柜等介质围合与分割展区空间,有隔有透,这种与中国古代造园异曲同工的手法令观众对于空间和展线的感知大于实际的展厅面积和展线长度;其三,展品和辅助展品的布置张弛有度,用到了丝路灯箱地图、函谷关复原场景、烽燧交互装置、原创场景画、清代卫城(敦煌城)沙盘模型、嘉峪关建筑单体复原模型等,其组织“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形成良好的展览节奏。

烽燧互动体验装置

正是这些多样化的设计手段和辅助展品共同构建了一幅异时同图的西北丝路空间长卷。

●声——和六律以快耳

序厅处,背景板上大漠边关的静态“枯木”“怪石”“商队”图案配合动态的骆驼剪影,刺激观众的视觉;耳边环绕的驼铃声声,拨弄观众的听觉:应用“平面+声音+动效”的多媒体数字技术充分调动受众的感官。

不光序厅部分,展览各个部分都将声音元素作为展陈的重要辅助手段,使观众有身临西北大漠古关之感,从而与古代文人诗歌中描绘的情感产生共鸣。“烽火狼烟”处结合烽燧互动体验装置和《匈奴攻城》场景画配有“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行军的马蹄声;介绍“丝路之关”职能演变时,为了突出山势峥嵘、关情险峻,呼应有“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塞外呼啸的风声;“关情民声”解说戍边生活的区域,不仅有边塞集市的喧哗声,还有“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惜别的古琴声;末篇“关通东西”,亦有“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驼队的驼铃声。

展厅实景之清代卫城沙盘模型

●色——和五色以悦目

“雄关漫道”为了突出文物,展厅采用人工照明营造较暗的光环境,各部分展墙都采用沙漠黄的背景色调,重在体现西北丝绸之路的黄沙漫漫、道阻且难;此外,标题板从敦煌壁画提取几种典型的色彩,如石绿、石黄、石青、赫黄、土红等与矿物颜料色相近的色值用作背景,在整体黄灰的基调上施以点缀。展厅整体色相温和、基调大气沉稳。

除了平面化的色彩填充,为配合展陈效果还邀请艺术家针对展陈大纲的节选内容进行艺术创作,第三部分“关塞千里”中的“烽火狼烟”用数字创作的形式布置有场景画《匈奴攻城》,第四部分“关情民声”也有对戍边生活的描绘。这些艺术创作不仅增添了展览色彩的丰富性,也增强了内容的趣味性。

●合——集各方之所长

“雄关漫道”作为中国海关博物馆第一次自主策划并且多馆借展的文物大展,集合了馆外各方的支持与馆内各部门的众志成城。

展览主创团队认真学习了“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特展”“从平城到敦煌”“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展”等西北丝路沿线相关的临时展览,结合参观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阳关博物馆、玉门关遗址陈列展览馆以及国家大剧院“唯寄歌舞寓长安”特展等的收获,同时在策展过程中获得了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在内容设计上,以中国海关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人员为主、以外聘专家为辅推进展览大纲编写工作,甘肃省博物馆李永平研究馆员、海关史专家、上海海关退休干部张耀华老师等参与了大纲的编写工作,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成军研究馆员、北京新文化运动博物馆(鲁迅博物馆)馆长相瑞花研究馆员、陕西历史博物馆董理研究馆员、上海海关学院王晓刚教授等也为大纲的评审、论证作出了贡献。

在宣传方面,宣传团队针对不同受众采取了全方位、多手段的宣传方案,不仅在传统纸质媒体《文物报》《北京青年周刊》《艺术品鉴》《文明》等报刊刊发相关文章,也在网络媒体诸如北京市文物局、海关12360微信平台、弘博网等发布展览宣传文案;电视媒体卡酷少儿频道《爱上博物馆》来我馆录制专题节目、广播媒体北京城市广播《博物馆有范逛》来介绍此次展览。另外,借助海关总署《海关发布》推出广为年轻人所接受的展览直播。最后,还委托专业公司制作了全景虚拟展厅,便于更好地留存展览资料、传播海关文化。

展厅实景之文人题壁

2017年11月23日,海关总署时任于广洲署长、邹志武副署长、国家文物局刘玉珠局长以及协办各館有关领导出席了展览开幕式,于广洲署长、刘玉珠局长为展览揭幕。刘局长对展览给予高度评价,指出该展览“总体水平不亚于许多省级综合性大馆”,其充实的内容、精美的文物、巧妙的设计、精良的制作、丰富的手段,在众多“丝绸之路”主题的展览中突围,办出了行业博物馆的特色,受到了有关文史专家、博物馆同行、媒体记者和广大观众的交口称赞,也使该展览成为中国海关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品牌项目。

秋山草堂图 立轴纸本 54×123cm 明 王蒙

猜你喜欢
展厅丝路文物
烟草产品展厅设计
党史展厅设计
党史展厅设计
烟草产品展厅设计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绸都人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