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欧亚最核心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最繁荣的千年,智慧、财富、勇气、梦想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汇聚到这条大动脉上,产生的影响改之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阳关、玉门关、肩水金关、函谷关、潼关、铁门关、嘉峪关……这些一丝一路上的古关不仅作为关键的军事设施、边境民众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曾起着征收赋税、监管缉私等重要的中外贸易监管作用,可以说是现代海关的过去式。
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之涣《凉州词二首》:“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句中提到的阳关、玉门关,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除了发挥大家熟悉的军事防御作用,其实还曾发挥过与现代海关相似的中外贸易监管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现代海关的过去式。
“丝绸之路”是1877年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率先提出的。他将公元前114年(这年是汉武帝元鼎三年,不仅张骞去世,而且函谷关也从灵宝迁往新安)至公元127年(西域长史班勇与敦煌太守张朗合围击溃焉耆)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通道命名为“丝绸之路”,很快就被社会各界所接受,后来逐步推广到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等线路。但“丝绸之路”这一概念,不管如何外延,其核心还是传统的“西北丝绸之路”。这条陆路大通道随着政治、经济、交通形势变化而时通时断,但对数千年间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对话发挥了重要作用。
凿空西域,开启丝绸之路,张骞位居头功。“凿空”这个词最早是太史公司马迁说的,凿壁偷光,凿空西域,一个“凿”字就把当年的艰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唐朝初期创作的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壁画,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场景。现在我们看到的壁画人物面部都是巧克力色,这与当年创作时使用的染料——铅丹有关,经过千百年的岁月侵蚀,原来肉色的四氧化三铅被氧化成了三氧化二铅,人物面部颜色发生了改变。
张骞出使西域图壁画(临摹品)
汉朝建立后,为解除来自北方的威胁,汉高祖刘邦曾亲自北击匈奴,不想却被困于山西大同的白登,史称“白登之围”。幸亏有人施计贿赂冒顿单于夫人,才得以趁着大雾逃脱,之后的汉代对匈奴的步步进逼一直采取守势。经文景之治后,汉朝国力强盛,汉武帝为了寻找同样受匈奴欺压而西迁的大月氏,打算采取东西夹击的方式攻打匈奴,这才派出张骞出使西域。因此,张骞出使西域最初是军事目的,之后才派生出贸易、宗教文化交流等需要。
函谷关关楼东门楹联
源自古印度的佛教沿着开通后的丝绸之路,经中亚、西域,由河西走廊传入内地,并在东汉明帝时的洛阳建立了中土伽蓝祖庭——白马寺。著名的石窟寺佛造像,比如北凉时代的莫高窟交脚菩萨造像,北魏云冈的“昙曜五窟”,还有盛唐武则天时期在洛阳龙门雕刻的奉先寺毗卢舍那大佛等基本沿着丝绸之路沿线分布。纵向对比,就会发现这些佛与菩萨的造型由早期的瘦骨清像逐渐过渡到盛唐时的雍容饱满,而开脸也从犍陀罗遗风逐渐完成了中国本土化的转变。
为强化对“丝绸之路”的管控,从西汉开始,中国历代政府均在西域设立行政管理机构,并在边境依托地形建城置关、屯兵驻守,负责保护商旅、监管贸易、查禁偷渡、征收税赋、接待外国使团。
现在我们经常用“天府之国”来形容四川盆地,而“天府之国”这个称谓最早指的是陕西关中平原。而所谓的“关中”即“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这一地区得山水之利,很早就沃野千里。因此从西周开始,就在京畿边境设立关卡,平时稽查行旅,护佑京都,战时则封闭城门,又成了军事要塞。
作为扼守洛阳到长安故道上的要塞,历史上的函谷关有两座:秦关与汉关。秦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终军弃襦”等成语典故以及西汉贾谊政论名篇《过秦论》中“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扣关而攻秦”中的“关”都与之有关。而函谷关令尹喜则是因私自放老子出关而成为第一位在史籍上留下姓名的“海关”关长。
一座函谷关,几乎半部秦汉史。刘邦定都长安,关中作为京畿重地,当时的人们以生在关中为荣,而函谷关以東则被称为关外。到汉武帝时,楼船大将军杨仆,原籍新安县,因战功被封为“关外侯”。受人们“耻于为关外人”的地域观念影响,杨仆上书汉武帝,愿捐尽家资将位于灵宝的秦函谷关东迁150余公里至新安。在获得恩准后,杨仆于公元前114年在新安县城东关外两山之间的涧河谷底矗立起一座雄伟的城池,又仿秦函谷关在城门左右设立鸡鸣台与望气台,史称“汉函谷关”(简称“汉关”)。有了这座新关,杨仆的封地悉入“关内”,他也就成了“关中人”。
汉函谷关北依邙山、南靠青龙山,两峰之间,谷深如函,其形胜倒也同秦函谷关有几分相似。关楼二层东门上有刻联:“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层紫气万层烟”,正是对当年气势的鲜明写照。
中国海关博物馆的LOG0设计灵感便来自出自汉函谷关遗址的“关”字瓦当。阳文“关”字位于瓦头中心,这种形式与秦汉印章都是阴刻白文有关,倒模后的封泥就形成了阳文。阳文比阴文远观时容易辨认,尤其用在高大的建筑上时,视觉效果更好。除阳文这种特色外,“关”字的字体风格,受汉代以缪篆入印影响,字体结构均衡、舒朗,尤其是门字框两侧的羊角云形纹饰,更增加了一种对称的形式美,很好地体现了装饰性原则。
石染典过所文书
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 78×28.5cm
1973年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那M509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瓦当作为建筑建材始自西周,当时以瓦代草覆顶盖屋架舍,先是以板瓦仰覆依次排列,再由筒瓦扣在板瓦交会处,露出屋顶的筒瓦顶端最后用瓦当堵住,所谓当,同挡,封堵也。最早的瓦当均为素面,之后为满足实用与美观的需求,才不断加入表示使用者身份、地位和理想追求的纹饰,比如回纹、夔龙纹、饕餮纹等。汉景帝时开始出现文字纹瓦当,至汉武帝时文字瓦当已经大量普及,比如现在大量出土的“长乐未央”‘上林”“长陵西神”等瓦当。从这些实物资料,基本能看出其多用于当时的宫殿、苑囿、皇陵、政府机关和私人府宅等处。
既然古代在丝路沿线设立了那么多关塞,那它们又是如何发挥监管缉私作用的?丝绸之路上中西贸易交流频繁,但凡是进出境的货物、车马等运输工具、人员都需要通关凭证才能进出关卡。各历史时期的通关凭证名称有“符节”“传”“过所”“券”“关照”“公文”等,五花八门,材质多以金属和纸为主。
那唐代真正的“关文”是什么样呢?这件《石染典过所》就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
石染典是唐代中期新疆地区的一位商人,过所就是通行证。《石染典过所》就是石染典为通过关卡经商而向官府申领的通行证。大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上,实行严格的过所制度,凡到各地进行贸易或其他活动的人都要持有过所,否则便是非法通行,要受到缉拿。因此,对国内人员来说,过所大致相当于身份证加通行证,对外国人来说则相当于护照。
电视剧《西游记》里面经常会有师徒四人“倒换关文”的桥段。当年玄奘决定西行时,因为当时西部边境战事未平,政府严禁出境,因此他几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直到后来关中一带大旱,饿殍遍地,政府开关赈灾,他才混迹在灾民队伍中偷渡出境。
波斯银币
《石染典过所》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由三张纸粘接而成,前后残缺,但内容清楚,存文24行。文书中有朱印五处,首印为“瓜州都督府之印”,中间三印为“沙州之印”,结尾处为“伊州之印”。由此可以看出石染典当年的行程,他先是携带安西都护府颁发的过所,从安西到瓜州经商,后又请求瓜州都督府颁发回安西的过所,途中经过了铁门关。
这件珍贵的纸本文物是1959年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509号墓出土的,能保存到现在,完全得益于新疆地区干燥的自然环境。由《石染典过所》,我们可以看出唐代过所制在丝绸之路管理上的核心地位。
征税是现代海关的四大基本职能之一,那古代的关塞是如何行使税赋征收职能的呢?
贵霜钱币(2枚)
直径分别为2.5cm,2.7Cm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初期是有关无税,春秋战国时期才有部分诸侯国开始对进出关卡的商货征税,到东汉光武帝时对出入货物征税开始形成定式。北宋的《商税则例》则是古代第一部税收则例。
贵霜金币和波斯银币应该都是当年随古丝绸之路的商队流入的国外货币,但是否用来缴纳关税还需更深入的研究。很多人可能对贵霜比较陌生,但如果说到大月氏,估计就明白了。大月氏原本生活于中国河西走廊一带,后被匈奴所迫向西迁移到中亚索姆河流域。当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像壁画所描绘的去求取金人名号,而是为了联合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逐渐南下的大月氏在如今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建立了贵霜帝国,并于迦腻色伽一世时国力达到鼎盛,一度称霸南亚、中亚,成为与汉帝国、安息帝国、古罗马帝国并列的四大强权之一,并依托丝绸之路几乎垄断了全部香料贸易。
迦腻色伽一世时,崇尚佛教,为佛教沿丝绸之路东传中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贵霜发行的货币多为金银等贵金属熔铸,钱币式样受古罗马和马其顿亚历山大造币风格影响,如正反面均为浅浮雕人物形象,配图文字多用希腊字母书写的巴克特里亚语。考古发现的一枚贵霜金币,正面为一女子形象,左手執物,长裙拖地,侧坐于榻上,反面是一身着长衣的男子造型,正好与资料记载互为印证。
丝绸之路,因贸易而兴,商队往来容易遭到游牧部族的垂涎和劫掠。汉朝政府在国境内丝路沿线设立函谷关、阳关、玉门关、嘉峪关等关塞,不仅监管缉私、征收税赋,更重要的是与长城结合,一起承担军事防御功能。
古代关塞的军事防御遇有敌情时,白天生烟,晚上点火,通过燃烧火把的数量表明来犯敌人数量。“烽火狼烟”也就来源于此。
三彩胡人俑
唐
高28cm 宽13cm
西安博物院藏
除了被动防御,驻防关塞的力量还可以主动出击,因此战马在汉代军事部署中有着重要地位。汉代还没出现成熟的马镫,骑兵要靠两腿紧紧夹住马背才能奔跑厮杀,这个难题直到公元四世纪才得到解决。我们知道弩是从弓发展来的一种远程射杀武器,它依靠机械力发射,比靠人力的弓箭射程远、杀伤力大,是汉代函谷关守卫将士所使用的重要武器。
驿使图画像砖 甘肃省博物馆藏
守关的将士配备了厉害的武器,战马也该有配套的披挂。马头套就是为战马准备的,高级官员出行时套在马头上,一般认为这种披挂不仅美观,而且能增大缰绳的接触面积,马不会觉得勒得慌,在厮杀时还能方便区分敌我。
除了战时冲锋陷阵,马还承担着驿传送信的作用。通过马匹把独立的关塞串联成了古代的特快专递。
丝绸之路上的关塞,往往都是依险而建,易守难攻。其雄壮巍峨的城楼,远近闻名,家喻户晓。它们不仅是冷峻的军事设施、政治工具,也是戍边士卒、边境民众赖以生存的基础。
弩機 汉代
古代关塞建材除汉代函谷关的“关”字瓦当、残砖、滴水瓦等外,北魏时期的铜辅首也很有代表性。传说龙生九子,个个不同。既有嗜杀好斗、多见于刀环和剑柄吞口上的睚呲(睚呲必报),也有似龟好负重、人们常说的“王八驮石碑”中的赑屃,还有口润嗓粗而好吞,常见于殿脊两端、能灭火消灾的吞脊兽——鸱吻。那这个“铺守衔环”中的造型呢,就是龙的第九子——椒图。它的性格喜好僻静,忠于职守,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因而人们常将它的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以求看守门户,镇守邪妖。
滴水瓦是一种中式瓦,一端带着下垂的边儿,底瓦于檐口处,其下端有下垂圆尖形瓦片,盖房顶时放在檐口,可以保护墙壁的洁净。
嘉峪关光化楼的垂兽,从造型看应该叫“斗牛”,一般位于屋脊蹲兽之后,能固定房瓦。斗牛名字里有“牛”,但不是牛,也不是龙的九子之一,而是一种虬龙。传说能兴云作雨、祛火防灾,所以屋脊上多用它。
那守关将士的生活究竟如何?草鞋、毛毡、麻绳、料珠、勺子、锅刷、谷子、薏米、糜子等等,既有穿的、戴的,还有用的、吃的。这些全方位反映了当时的关塞生活场景。满足了温饱、放下了刀枪,其实关塞里也有诗歌和远方。
黄釉男胡俑 唐代 高31厘米
新安出土,头戴幞头,深目高鼻、络腮胡须,身穿翻领长袍,足蹬长筒靴,站立于平台之上,两手牵驼状。
边塞诗歌不仅倾诉了离情别绪、思乡之情,同时也向勇敢的人昭示着远方。古丝绸之路不仅是经贸往来之路,也是文化传播、文明互融之路。通过这条路,中国联通世界、世界走进中国。在漫长的时间里,沿线各国通过这条路,经济上开放合作,社会发展上交流融合。在这条路上,通过的中西商人、旅客数不胜数,虽然大多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留下名字的也不少。
马可·波罗曾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当时正是元朝蒙古人统治时期,马可·波罗游历元大都、元上都、杭州等地,留下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后来刺激欧洲航海家实现东方发财梦的催化剂。
丝绸之路出土文物中,有一尊唐代的男性黄釉胡人俑,深目高鼻、络腮胡须、身穿翻领长袍、足蹬长筒靴、两手做牵骆驼状。那时骆驼双峰上往往放着鞍架、铺着长毯、搭着货袋、水壶,随着驼队西去了茶叶、丝绸,同时随着丝路也东来了胡人、胡旋舞以及胡椒、胡麻、胡豆、胡萝卜等各种货品。
敦煌壁画上常见盛唐时盛行的“胡旋舞”。据说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就身为胡人,虽然肚子很大,但仍凭胡旋舞博得了玄宗信任。
沿丝路传入中原的外国器物中,有一件是来自山西大同市博物馆的金盆。经鉴定为北魏时期的物件,距今已1500多年,但现在看起来仍光彩不减当年,好像历史从未在它身上留下岁月痕迹。盘底錾刻出一圈环绕的缠枝桃形叶纹,内有四位人物形象,两位半人马拉着一架战车,其中一位右手叉腰,左手紧握吹响的号角。战车上站立着两位裸体的男性形象,前者右手握权杖、左手托酒杯,而后者左手托物、右手握杵。画面上所有人物均深目高鼻,须发虬髯,肌肉健硕发达,这些造型具有明显的古希腊罗马风格。它应该是北魏时经由萨珊波斯或粟特,沿丝绸之路传入内地的西洋器物。
元青花作为中原文化、西域伊斯兰文化和蒙古草原文化的结晶多外销,在宋代景德镇青白釉基础上创烧的白釉,尤其是印有“枢府”二字的白釉才是元代官窑。“枢府”二字源自元代的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又因釉色白微青,呈半透明状,很像鸭蛋壳色,所以又被称为“卵白釉”。
还有一块唐代的“天马”纹砖,兽头上有角,脖子上还绕着“萌萌哒”的“丝巾”,对比西安出土的北周安伽墓和太原出土的隋初虞弘墓棺椁石雕纹饰,可以看出这块砖带有鲜明的中亚粟特祆教(拜火教)风格。
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中亚栗特人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10多个小国,古人以九为多,又因为其王皆以昭武为姓,故称“昭武九姓”。粟特人的都城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撤马尔罕,粟特人沿丝绸之路经商游走,多有来华内迁。北齐时创造了“曹衣出水”式样的大画家曹仲达是曹国人,唐代藩镇节度使安禄山是安国人、史思明是史国人……
贯穿欧亚最核心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最繁荣的千年,智慧、财富、勇气、梦想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汇聚到这条大动脉上,产生的影响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同时也揭示了海关这一古老的国家职能机构在历史舞台上于不同文明交流、融合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