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质委油脱油沥青的利用方案

2018-09-12 08:18:14黄小侨
石油化工 2018年7期
关键词:针入度硬质软化

黄小侨

(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北京 100195)

溶剂脱沥青工艺是加工重质油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生产石油沥青,还可以生产高黏度的润滑油原料及加工副产物脱油沥青(DOA)。近几年,随着我国对重油加工深度的不断提高,溶剂脱沥青工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提高了脱沥青油的收率,也同时副产了大量的DOA。DOA的主要成分为胶质、沥青质及少量油分,其软化温度高、黏度大、针入度低,不能直接作为制备道路沥青的原料。DOA的合理利用一直是困扰业界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影响溶剂脱沥青工艺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DOA有效利用方案就成为发展脱沥青工艺的关键。

DOA的利用总体上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1)用作合成金刚石的矿石还原剂;2)用作大型加热炉中的燃料;3)用作钢铁铸造工业中铸模的碳加料;4)用作钻井添加剂;5)与胶质混合物混合用于煤粉压块或者金属氧化物矿石的黏结剂;6)与煤混合倒入焦化炉用于生产冶金焦;7)经过氧化产生气体用于发电厂;8)经过调合生产合格的道路沥青和建筑沥青,还可用作公路裂缝的填合物;9)作为石油焦化燃料生产蒸汽。从DOA的用途可以看到,DOA虽没有普通的石油沥青性质好,但只要合理利用,也有广泛用途。目前,采用溶剂脱沥青工艺生产的DOA若要符合道路沥青或者是建筑沥青的要求,就必须掺兑适当的软组分,才能降低硬质DOA的软化温度和黏度[2]。因此,根据DOA的特性制定合理利用方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DOA利用的难题[3-5]。

本工作针对重质委油DOA的利用方案进行研究,考察制备工艺、调和比例对调和沥青性能的影响,并对调和沥青进行PG分级,确定DOA可作为硬质沥青的调和组分。

1 主要原料

本研究所用基质沥青为3个不同厂家生产的AH-90型重交沥青(分别记作基质沥青A,B,C),DOA为戊烷脱沥青工艺所得,DOA及基质沥青的基本性质见表1。

表1 DOA及基质沥青的基本性质Table 1 Properties of matrix asphalts and DOA

2 结果与讨论

2.1 制备工艺研究

DOA是经缓和减黏后采用正戊烷溶剂脱沥青得到的,虽无明显的甲苯不溶物存在,但存在一定的“缩合”产物,这些缩合产物会影响DOA与沥青的相容性。为研究DOA与沥青的相容性,选取剪切-搅拌、搅拌两种工艺进行比较,技术路线见图1。

以3种基质沥青和DOA为原料,按基质沥青与DOA质量比9∶1混合,采用剪切-搅拌、搅拌两种工艺进行实验,制备工艺对沥青性能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采用高速剪切-搅拌工艺与搅拌工艺所得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温度基本相同。因为搅拌工艺更简单易行且更具经济性,故本研究采用搅拌工艺。

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以基质沥青B和DOA为原料,按基质沥青与DOA质量比9∶1混合,制备沥青试样并进行性质分析,搅拌温度和搅拌时间对沥青性能的影响见表3。

图1 工艺技术路线Fig.1 Technology routes.

表2 制备工艺对沥青性能的影响Table 2 Influence of preparation process on asphalt properties

由表3可知,在温度分别为160,170 ℃,时间为0.5 h的条件下,制备的沥青性能指标重复性较差,说明DOA与基质沥青未能完全混合;其他条件下制备的沥青性能基本相同,说明在这些条件下DOA与基质沥青已完全混合,以最节约原则,以下实验均选择搅拌温度160 ℃、搅拌时间1.0 h作为沥青试样的制备条件。

表3 搅拌温度和搅拌时间对沥青性能的影响Table 3 Influence of agitation temperature and agitation time on asphalt properties

2.2 DOA加入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2.2.1 25 ℃针入度

DOA加入量与25 ℃针入度的关系曲线见图2。

图2 DOA加入量与调和沥青25 ℃针入度关系曲线Fig.2 Relationship of DOA contents and penetration of mixed asphalts at 25 ℃.

由图2可知,随DOA加入量增加,针入度均明显降低,3种沥青针入度降低的趋势基本一致。基质沥表B与基质沥青C的曲线基本重叠,说明要达到AH-50型重交沥青(针入度为4~6 mm)和AH-30型重交沥青(针入度为2~4 mm)针入度要求,所对应的DOA加入量基本一致,分别为4%~8%(w)和8%~18%(w)。由于本研究采用的基质沥青A的针入度略高,故达到同样针入度范围的DOA的加入量也略高,达到AH-50型和AH-30型针入度要求所对应的DOA加入量分别为6%~13%,13%~20%。

2.2.2 软化温度

DOA加入量与软化温度的关系曲线见图3。由图3可知,掺入DOA后,3种沥青的软化温度均有明显提高,说明沥青的黏度增大,高温稳定性增强;DOA加入量相同,软化温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基质沥青B、基质沥青A、基质沥青C。

图3 DOA加入量对沥青软化温度的影响Fig.3 Influence of DOA contents on softening point of the asphalts.

2.2.3 15 ℃延度

DOA加入量对3种沥青延度的影响见图4。由图4可知,随着DOA加入量的增加,沥青的延度明显减小。其中,基质沥青C与基质沥青A掺DOA后延度性质变化基本一致,由于AH-50型和AH-30型对沥青的延度没有具体要求,只作为报告值,故不作为限制指标。

图4 DOA加入量对沥青15 ℃延度的影响Fig.4 Influence of DOA contents on asphalt ductility at 15 ℃.

2.2.4 薄膜烘箱实验结果

DOA加入量与沥青薄膜烘箱实验(TFOT)后质量损失的关系曲线见图5。由图5可知,随着DOA加入量的增加,沥青的质量损失逐渐减少,质量损失均小于0.8%。其中,基质沥青C以及基质沥青A掺DOA后质量损失都小于0.5%,质量损失主要是由于沥青轻组分在高温条件下挥发造成的,轻组分越多,质量损失越大。

针入度比通常用于表征沥青的抗老化性能,DOA加入量与沥青TFOT后25 ℃针入度比的关系曲线见图6。由图6可知,曲线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DOA的加入对沥青的抗老化性能略有改善作用。

图5 DOA加入量与沥青TFOT后质量损失的关系曲线Fig.5 Relationship of DOA contents and mass loss of asphalts after TFOT.

图6 DOA加入量与沥青TFOT后25 ℃针入度比的关系曲线Fig.6 Relationship of DOA contents and penetration ratio at 25 ℃ of asphalts after TFOT.

根据 GB/T 15180—2010[6]的要求,对于 3 种沥青原料,由图2和图3得到的AH-50型和AH-30型沥青的针入度、软化温度均符合要求的DOA加入量见表4。

表4 针入度和软化温度均合格时DOA的加入量Table 4 DOA contents when penetration degree and softening temperature are qualified

由表4可知,当基质沥青为AH-90型时,加入质量分数为4%~12%的DOA,可以得到满足AH-50型要求的重交沥青;加入质量分数为9%~22%的DOA,可以得到满足AH-30型要求的重交沥青。

在表4的DOA加入量范围内,以3种沥青为基质沥青,按不同DOA加入量制备7种针入度指标符合AH-50型、AH-30型要求的硬质沥青,记作试样1~试样7,并对它们进行性质分析,其中,满足AH-50型、AH-30型标准要求的目标试样的性质见表5和表6。由表5和表6可以看出,除试样2不合格外,其余试样均合格。这说明DOA与不同AH-90型基质沥青进行调和,可得到符合GB/T 15180—2010要求的AH-50型和AH-30型沥青。

表5 满足AH-50型标准要求的目标试样的性质Table 5 Properties of the target samples meeting the AH-50 standard

表6 满足AH-30型标准要求的目标试样的性质Table 6 Properties of the target samples meeting the AH-30 standard

2.3 DOA加入量对沥青PG体系性能的影响

在沥青的PG分级中,用动态剪切流变仪测得的车辙因子(G*/sinδ)评价沥青抗永久变形能力,用压力老化实验模拟沥青在使用过程中长期老化程度。将不同基质沥青掺不同比例DOA制备硬质沥青,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测试7种硬质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G*/sinδ和相位角(δ),结果见表7和表8。根据PG分级对沥青高温性能的要求,G*/sinδ大于1.0 kPa的温度作为最高路面设计温度。由表7可知,试样1、试样4、试样6、试样7的最高路面设计温度均为82 ℃,试样2、试样3的最高路面设计温度均为70 ℃,试样5的最高路面设计温度为64 ℃。

表7 沥青试样的G*/sinδTable 7 G*/sinδ of asphalt samples

表8 沥青试样的δTable 8 δ of asphalt samples

表8中的测试温度步长为6 ℃,温度步长较大。为了取得更准确的最高路面设计温度,将两种AH-50型沥青,即试样2、试样5的G*/sinδ与δ随温度的变化绘图,结果见图7。由图7可知,AH-50型沥青的G*/sinδ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δ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明显不同。

图7 试样2、试样5的G*/sinδ与δ随温度的变化曲线Fig.7 Variation curves of G*/sin δ and δ of sample 2 and sample 5 over time.

试样1、试样3、试样4、试样6、试样7五种AH-30型沥青的G*/sinδ与δ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见图8。由图8可知,AH-30型沥青的G*/sinδ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δ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明显不同。

对照图7和图8,对G*/sinδ对数值(lg(G*/sinδ))与温度曲线进行回归,在G*/sinδ为1.0 kPa时的拟合公式及不同牌号沥青的最高路面设计温度见表9。由表9可知,不同牌号沥青在G*/sinδ=1.0 kPa(老化前试样)时的最高路面设计温度,即临界破坏温度,据此判断沥青胶结料试样的耐高温性能。

图8 试样1、试样3、试样4、试样6、试样7的G*/sinδ与δ随温度的变化曲线Fig.8 Variation curves of G*/sinδ,δ of sample 1,sample 3,sample 4,sample 6 and sample 7 over temperature.

表9 不同牌号的沥青所适应的最高路面设计温度Table 9 Maximum pavement design temperature suitable for different grades of asphalt

为准确表征硬质沥青的塑性温度范围,对表9中的7种沥青进行PG分级,试样2、试样5两种AH-50型沥青的最高路面设计温度和最低路面设计温度及塑性温度见表10。基质沥青的PG分级一般塑性温度为88 ℃。由表10可知,掺加DOA制备的调和沥青,塑性温度分别提高了3 ℃和1 ℃。

表10 AH-50型沥青的最高、最低路面设计温度及塑性温度Table 10 Maximum and minimum pavement design temperature and plastic temperature of AH-50 asphalt

用同样的方法,得到AH-30型硬质沥青的最高路面设计温度、最低路面设计温度及塑性温度见表11。由表11可知,3种基质沥青掺不同比例DOA制备的AH-30型沥青的塑性温度与同牌号的沥青相当。由此可见,DOA可作为硬质沥青调和组分。

表11 AH-30型沥青的最高、最低路面设计温度及塑性温度Table 11 Maximum and minimum pavement design temperature and plastic temperature of AH-30 asphlat

3 结论

1)研究了剪切-搅拌、搅拌两种工艺对调和沥青性能的影响。由于搅拌工艺更简单易行,且更具经济性,故采用搅拌工艺,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搅拌温度160 ℃、搅拌时间1.0 h。

2)当基质沥青为AH-90型时,加入质量分数为4%~12%的DOA,可以得到满足AH-50型要求的重交沥青;加入质量分数为9%~22%的DOA,可以得到满足AH-30型要求的重交沥青。

3)对制备的硬质沥青产品进行PG体系性能评价,表明以DOA为原料制备的硬质沥青拓宽了塑性温度范围。

猜你喜欢
针入度硬质软化
50号硬质沥青在海南省沥青路面中的应用研究
石油沥青(2022年4期)2022-09-03 09:30:04
煤基超硬质沥青改性沥青研究现状与评述
石油沥青(2022年3期)2022-08-26 09:13:06
道路沥青材料针入度与温度的关联及其数学模型的验证
石油沥青(2022年1期)2022-04-19 13:10:32
道路石油沥青针入度与温度的关联优化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
石油沥青(2021年3期)2021-08-05 07:41:06
圆盘锯超硬质耐磨被覆层下方防磨损措施
石材(2020年11期)2021-01-08 09:21:48
改善SBS改性沥青产品针入度指数的方法探究
石油沥青(2019年4期)2019-09-02 01:41:50
硬质道路石油沥青产品开发
石油沥青(2019年2期)2019-04-28 08:42:24
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的优化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30
沥青针入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早期髌骨软化症